民营书业:政策之后是市场



    书商这个词并不是所指对象们所乐意接受的,这个词带有那个时代的色彩,些许渗透着不屑与不接纳,但是事实上,目前读者买的书,读者读的书,很多是出自他们之手——中国民营书业的从业者们。10年来,这个群体饱尝了艰辛,他们创造着,他们也以信念和力量抗争着。

  席殊书屋从1996年6月第一家书店开业至今已经历了十年时间,这十年也是中国民营书业发展的一段重要历程,席殊书屋自身的发展经历也折射出民营书业遭遇到的一些困惑与挫折。日前,作为民营书业界唯一的政协代表,席殊先生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受,就民营书业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畅谈。

  记者:席殊书屋从第一家书店开业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您感觉这十年来民营书业的格局变化大吗?

  席殊:民营书业现在的局面和十年前遇到的情况还是差不多,所谓差不多就是仍然要面对一个庞然大物,就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新华书店的体系。新华书店的力量十年来非但没有得到削弱,现在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推动的转制、集团化,反而加强了,尤其是这两三年和未来的两三年中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

  我们以前预期新华书店会走弱,甚至会四分五裂,但现在看来这个预计与现实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对民营书业来说,到今天仍然是在夹缝中生存,但现在这种政策和所有制的歧视还是淡了很多。所以民营书业在行业中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过去主要认为是政策问题,但现在政策的障碍几乎没有,主要是市场的问题。因为这个行业通过十年的发展,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因素越来越多,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还是有很多行政方面的问题。而面对新华书店的转制和股份化,民营书业可能也有很多机会。

  记者:一直以来,政策、资金和管理都是民营书业面对的三个主要问题,您赞同这种观点吗?

  席殊:从分销的角度来说,在政策方面几乎没有障碍,民营书业与新华书店在政策上应该说已经一视同仁,关键还是融资的问题,公司的运营主要是管理问题,但任何企业可能都存在这些问题。

  记者:几年前,您曾经就促进民营出版合法化做过相关的政协提案,在这方面您感觉是否有所进展?

  席殊:民营书业在出版方面的政策还没有任何松动,而且估计还会有进一步的规范。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因为收得太紧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中国出版业的竞争力,但放得太开又要考虑到导向问题。我想目前应当是一个过渡时期,我相信迟早会发生一些改变,但这肯定是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期,这期间一方面要保证行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以及国际上的竞争力,但也要考虑我们自身的国情,所以这个问题很难预测。因为我自己没有做出版,所以这方面的体会少一些。

  记者:目前民营书业的状况如何?

  席殊:现在民营书业受到的挤压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挤压主要来自于政府现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的转制,这种推动力度也是非常大的,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在直接投资,但对民营书业方面除了在政策上一视同仁以外,并没有很直接的扶持和推动的措施。因此,在一边强势推动和一边无所作为的情况下,民营书业的日子也更加难过。但我认为,如果没有民营书业的繁荣,这个行业就没有活力,假如从市场主体的角度看,民营书业就相当于是大量的中小企业,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中小企业势必没有活力,而且民营书业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因此我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些具体促进民营书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据有关方面介绍,今年晚些时候民营书业可能将会享受到县级以下城市增值税退税的政策,这个政策也是新华书店长期以来享受的一个优惠政策,而对于拥有600多家分店的席殊公司来说,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分店处在县级以下城市中,因此,这将是一个对我们很利好的政策。

  我感觉当前的行业危机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阅读危机,二是盗版冲击。我觉得这两大问题对中国图书产品将产生致命的危害,所以我觉得政府应该在这两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全民阅读,打击盗版侵权。这次两会期间我将有这方面的提案,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应当站在国家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增加全球竞争力都至关重要。试想,如果大家都不读书了,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是不可想象的,阅读的功能是互联网以及电视、广播等媒体无法替代的;如果大家都不读书了,我觉得国民的思想、思维、创造力将肯定弱化。有不少学者也都关注过这个问题,阅读对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成长和进步都很重要。

  记者:那么您认为民营书业当前面临哪些危机呢?

  席殊:民营书业这两年是在重新洗牌,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强的愈强,弱的愈弱,直到最后退出市场。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所以民营书业现在应当抓住机遇,做大做强。

  我觉得政策问题现在不是主要问题,资金问题还是要看行业目前的机会和竞争情况,但从目前情况看,行业机会是肯定存在的,关键是要找准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这也是投资人很看重的内容。

  行业机会应该说还是很大的,在重新洗牌过程中,这两年将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变化。如果从出版角度来说,因为政策没有完全开放,所以这方面的资金问题可能很大,但民营书业的竞争力主要还在发行分销的领域。虽然这里面临的还是一个有限的市场空间,因为新华书店占有整个市场的70%~80%,你在剩下的20%~30%的空间里有多大的腾挪空间,有没有实力和新华书店竞争?新华书店现在已经集团化,实现了区域的整合,这也意味着加强了区域性的垄断。在这样一个垄断的市场中去拓展市场的空间,确实很难,但同时确实也存在有机会。因为现在新华书店的垄断是区域性垄断,并没有形成跨区域的联合,所以有它的局限性。就席殊公司来说,我们的策略是在每个省都成为第二或第三的份额地位,那我们可能就超出了任何一个区域性的企业,这样就能形成对上游出版资源的谈判能力,转过来就可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这是在总体市场提升影响力、提升自己的利润空间,不是简单地和新华书店竞争。还有专业出版和专业图书的分销,也存在比较多的机会。

  记者:民营书业在管理和运营上要面对哪些问题?

  席殊:对我们来说,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了一种“三驾马车”的商业模式,就是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发展加盟店,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实现规模优势,再进一步进入发行和出版领域,这是我们原来的策略,但我们现在对这个商业模式也作了调整。调整的原因是因为这几年做下来,发现要做到统一采购和配送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之前我们一直在作这方面的努力,包括我们融资也是为了实现统一采购和配送。因为我们的加盟店在2002年底就达到了600多家,近年来也没有做进一步的推广活动,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能够做到统一的采购和配送。因为以我们目前总部的规模,与各地批发市场相比,很难建立起价格和速度方面的优势。

  总部仅靠加盟金和品牌费是不够的,所以我们现在要提前进入图书的发行,为出版社和一些书商做非新华书店渠道的发行代理,代理的产品可以通过席殊书屋连锁店网络和我们合作的批发商的零售网络销售,相对于一般的发行公司来说,我们多了一个零售网(席殊书屋),与批发商有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既是批发商的下游(加盟店),也是批发商的上游(发行代理),做发行就具有优势,我们将过去的批发商转型为发行商,全面进入图书的发行领域。

  十年间有过一些意想不到的挫折和打击,这次是我们对公司业务模式的一个重大变革。因为之前的商业模式。在某些地方走不通,所以现在找到了出路,进行了调整,改变了公司的盈利模式,过去是靠图书批发挣钱,现在是靠发行挣钱。

 民营书业:政策之后是市场
  我们去年3月和法国人合资,对外高调发布,但目前资金并没有全部到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在作转型的准备,年底开始启动,从目前情况看,是非常乐观的。因为出版商(社)认同这样一种模式,他们普遍对目前的渠道不满意,所以他们对这样一个新的发行模式很感兴趣,最初签约的几家出版商授权给我们独家代理的图书已经进入我们的渠道,营销的工作也已经开始启动。批发商也很高兴,因为我们建立的是区域独家代理制度,他们对这种模式也很欢迎。加盟店也很高兴,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席殊在线与全国各地近30家有实力的批发商直接交易,不仅便利了,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满足率。

  记者:席殊公司十年间都经历了哪些重要的转型?

  席殊:对席殊公司来说,比较大的一次转型是1999年。我们当时希望能够成为中国的“亚马逊”,当时投资人对我们也很追捧,因为1999年下半年最流行的概念就是“鼠标+水泥”,投资人特别看好电子商务这一领域。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的网上书店在2000年3月就已开通,当时融资的形势非常好,所以我们在2000年6月与新加坡一个投资集团正式签约,融资600万美元。那时刚对外正式发布,就在2000年在六七月间,因为非市场的原因,公司受到一个严厉的冲击,被停业整顿半年,所以最后资金没有如期到位,也就失去了电子商务的机会。虽然我们的网站一直延续至今,但规模一直做不大,就因为在资金上出了问题,电子商务不烧钱是很难发展的(笑)。

  我们那次重大的转折是冲着电子商务的机会,但最后因为非市场的原因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后来有些人猜测是否是管理问题或是网络泡沫破灭,都不是,与网络泡沫破灭没有关系、与公司管理、战略都没有关系,完全是非市场因素,使得我们最后失去了电子商务的机会。到2001年,我们重新又回到了原有的商业模式上去,还是以连锁经营为中心。所以在2001和2002年公司发展得非常快,当时也有很多融资机会。但2003年对公司又是一个转折点,就是非典,非典可能对一般的企业影响不大,但对我们来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致命的。加盟店本来在我们这里采购量就不大,大部分流失到当地批发商那里,但非典一来就完全中断了。2003年有半年时间不能发货,所以加盟店的回款也没有回得来,都流到当地市场上去了。公司一下在2003年陷入了困境。之前公司的发展势头很好,但2003年一下面临经营上的危机。所以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融资上,这几年先后与很多投资公司和跨国企业谈过,应该说谈得很深,甚至有些签了意向性协议,但始终资金没有到位。一直到2005年两个法国人入驻公司,在3月份正式签约。这几年公司的运营状况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模式中的缺陷已经完全暴露出来了,然后非典一下子给切断了。实际上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没有非典,我们可能能够继续持续一段时间的发展,然后很顺滑地实现转型,而现在再作转型可能难度就要相对大一点,因为这时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已经下降了,你在行业的信用也受到损害,尽管如此,我们对公司成功转型还是充满信心。为了确保公司能够转型成功,我们也还在继续加大融资力度。

  最困难的还是非典过后的这两年,2005年我们找到了出路,今年我们将实现一个历史性的转折。

  记者:您认为民营书业有没有可能通过别的办法解决资金问题?比如说向银行贷款?

  席殊:现在不是简单的政策问题,即使有政策推动,但市场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还有信用问题等,而且我们的银行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现在就是靠不动产抵押、担保,其他方式都没有。整个国家的融资环境是需要长时间培育的,加上过去我们在金融方面的意识比较弱,所以始终没有在银行贷过款。

  记者:今年两会期间您会做哪些提案?

  席殊:关于民营书业的问题,因为出版这块比较敏感,说也没用,还是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些政策,推动民营书业的发展。因为目前民营书业的趋势不是越来越强,而是有走弱的趋势,政府应当看到了这一点。实际上在2005年,虽然说民营书业从自身角度来看有些改变和发展,也有一些亮点,包括一些大卖场和新的经营业态的出现,但相对新华书店的转制来说还是无法相比的。新华书店在物流投资方面动辄两三个亿,大卖场一个接一个,转制和吸引外资方面都有进展,而且据说四川新华马上就要上市了,从这个角度讲民营书业就没有什么亮点了。

  2006年可能会出现民营和新华书店互相参股整合的局面,民营书业也可能有机会,但对于有些民营书业来说,可能一年比一年困难,看你能不能抓住机会,在这样一个大变局中来增加自己的优势,整个行业的危机感越来越重,肯定会有大批的死去,也有大批的长大。2006年的行业故事肯定会比2005年多。

  记者:在民营书业走过10年,有些什么突出感受吗?

  席殊:民营书业之难超出了过去的想象,因为它既有市场的因素也有非市场的因素,而且非市场的因素特别的大,这是我在进入这个行业前没有想到的。当然政策的障碍在逐步消除,但市场的风险却越来越突出,因为在其他行业没有新华书店这样的庞然大物。民营书业为什么这10年发展得比较缓慢,这是行业的环境所决定的。当然进这个行业也没什么后悔的,因为这个行业肯定是有机会的,所以我们肯定还是会坚持不懈,争取能够抓住行业的机会,真正实现过去的预期。希望能够成为国内一流的零售商和发行商,进一步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传播先进文化、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全民阅读,这是我们的使命。

  民营书业中像我们这样坚持10年的并不多,也创造过辉煌,并且要继续创造辉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31702.html

更多阅读

股市闲谈06/5/12:G股是G点,大牛不用套!

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3nt.html阿娇注:股市闲谈:G股是G点,大牛不用套!(2006-05-1219:02:25)娇:G股是市场的兴奋点,大牛市开始,不能按照过去熊市老思路套用走势!能和本ID聊股市的,如果有,最多就处在精子或卵

程定华:政策预期不明市场难有趋势性机会

新浪财经讯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程定华近日发表7月第二周投资策略报告指,目前7月上旬的货币政策较6月有明显摇摆,但是政策预期仍然不明朗,因此在短期市场虽有反弹,但仍未有趋势性投资机会。  程定华分析指,7月上旬,虽然有上缴存款准备金的

徐小明:降准是利好么?

徐小明:降准是利好么?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俗称降准。代表放松银根,市场钱多了,很多人说对股市是利好,那么降准到底是利好么?首先存款准备金率只是针对银行的,市场的钱可以留在各银行里,比没降之前多一些,但这钱流到股市的概率是极小的。当楼

大牌盘点:Lily女装是哪个国家的?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衣服是大家比美的关键,以前都说职业女装太难看,但是现在lily来了。这个引领了时尚与商务的品牌,你又了解多少呢!看今天的大牌盘点:Lily女装是哪个国家的?一、Lily女装简介:lily女装品牌是上海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使用至今

声明:《民营书业:政策之后是市场》为网友百合的盛世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