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意:一样赚大钱
包子、面条、馒头、水饺,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食品,常常被认为是没有多少利润空间的微利项目,极少有人愿意涉足其中,做大事业。但《科学投资》杂志通过调查发现,偏偏有人就认准这个领域,利用现代手段,使传统生意迅速发展了起来。
刘会平:蒸馒头每分钟赚1元
1998年,安徽农村青年刘会平听在上海做生意的姐姐讲上海生意好做,就怀揣4000元借款,准备到上海开馒头店。在这之前,刘会平凭着在老家学的做包子馒头的手艺,曾辗转在贵阳、南宁等城市开过馒头店,也算有一定的经验。他在长宁区的遵义路,他租到了一间10平米的小门面,开起了包子馒头店。然而,小店仅开了半个月就被迫关了门,原因是产品不符合当地的口味。在姐姐的帮助下,刘会平在福建北路重新开了家店,这次,他汲取了上次的教训,托一个好朋友在一个很有名的生煎店里,请来一个扬州师傅,他在上海做了好多年,并且手艺非常好。那位师傅熟悉上海人的口味,做出来的花样也多,没过多久,刘会平的小店生意开始火了起来。
到2000年时,这样的生煎包子馒头店开得越来越多,而出于健康考虑,吃煎炸食品的上海人越来越少,已经熟知上海人的饮食习惯,并已经积累了十几万元资本的刘会平有了新的打算。
为了寻找新的口味,刘会平尝遍了城隍庙的各式上海特色小吃。虽然汉口路附近三五步之内就有一间包子铺,但刘会平分析出了他们在经营和制作上的不足。小摊铺虽价格便宜,卫生却很差;而大的公司为图效率,都是采取机器搅拌制馅,吃起来不够脆。
利用大公司和小摊铺各自的缺点,刘会平在黄浦区的繁华地段先后开了两家包子馒头店,店名叫刘师傅大包。由于口感特别好,他的店得到了注重口味的上海人的认可,一时间,生意意想不到的火爆,以口味挑剔、讲究自称的上海人排队买起了刘会平的包子和馒头。
刘会平做包子的秘诀在制馅这个环节上。他发现,乡下的猪因为吃天然饲料,猪肉的味道特别纯正。因此他做馅用的猪肉都是专门从安徽老家乡下购买运到上海的。不仅如此,在制作菜馅时他还全部采取人工切碎,这些做法虽然大大提高了成本,却恰是他的独到之处。手工切的青菜口感非常好,非常脆,而机器切的口感则比较“糊”,不清爽。
费这么大成本做出来的包子,刘会平只卖7毛钱一个,即便这样,只用1年时间,刘会平就赚到了60万元。虽然单个产品的利润非常低,一个馒头的净利润只有一毛钱,但他馒头一笼是25个,5分钟就能够做出两笼,也就是50个,净利润是5元钱,换句话说,他1分钟的净利润就是1元钱。这样一算,谁还能说做传统食品是没有利润的呢?
陈士荣:卖汤包 7天流水50万
与刘会平一样看中传统生意的还有专做蟹黄汤包的陈士荣。蟹黄汤包在江苏靖江已有200多年历史,而陈士荣做汤包不过6年,却已经成为靖江汤包界数一数二的领军人物。老陈的包子一笼有6个,每笼最高50元,从早到晚来吃的人络绎不绝。
一个包子八九元钱,在我们看来,有点贵得离谱,可在当地,大家一点也不觉得贵。原因就在于这不是一般的包子。蟹黄汤包是全国六大名包之一,与其他包子不同的是皮薄,汤馅汁多。其他包子都是固体,拿到就可以吃,这种包子要把汤喝掉以后再吃皮。
陈士荣的包子比刘会平的包子更好卖。在他这里,一天五六百笼是绝对不够卖的。有一年国庆7天,每天要买1000多笼,每笼50元,7天的流水就50多万元。小小一个包子,为什么能被他卖得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