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关注:菜品“克隆”引纠纷寻求保护独创新途径



本报日前报道了南京星湖饭店因菜品专利权纠纷状告三家饭店的事件,在同行业引起了关注。随着案件审理的进展,菜品“克隆”与“反克隆”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餐饮同行的重视。

  关注?事件

  两道龙虾菜引发四店纠纷

  近日,南京市中级法院接到一起罕见的专利权纠纷——菜肴专利纠纷。原告南京星湖饭店声称,他们的两道名菜“麦场烤虾”和“清水龙虾”,被竞争对手模仿了。由于这两道菜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星湖饭店于是聘请律师,将模仿这两道菜的三家饭店告到了法院。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的夏华,是“麦场烤虾”和“清水龙虾”的专利代理人。他告诉记者,中菜西做的“麦场烤虾”,以及采用高温快速杀菌的“清水龙虾”,属于该酒店独创,在2003年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名称分别是“麦场烤虾的制作方法”和“清水龙虾的制作方法”。国家专利局最终认为,这两种龙虾做法与传统龙虾的烹制有鲜明的区别,属于独创,2005年7月,这两种龙虾做法正式获得国家专利。但是不久之后,星湖饭店就听说,同城竞争对手也推出了两道相同的菜肴。该饭店负责人带上律师,分别来到被指侵权的三家饭店实地举证。菜单上,星湖饭店的负责人发现,他们申请了专利的特色龙虾不仅名称一样,口味也如出一辙。经过调查,星湖饭店还发现这三家饭店的厨师,要么曾在他们那儿干过,要么在他们那儿学过工。于是,饭店负责人留下了菜谱作为证据,分别向三家饭店提起诉讼,索赔10万和20万不等,以及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关注?难题

  烹饪专利纠纷难以进行举证 

  在普通人眼中,专利一般都涉及发明创造,做菜也能申请专利,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惠明告诉记者,专利权就是由国家知识产权主管机关依据专利法授予申请人的一种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专有权。至于发明创造的内容,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是一项产品,也可以是一门技术。“菜肴申请专利一般是认为这种菜肴的制作方式以前没有人用过,而且也没有人申请过。但从国家专利局通过申请来看,这两道菜在创新性方面应该没有问题。”刘惠明表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网站上,记者找到了这两种龙虾制作专利。专利对龙虾原料、配料比例、油温、含水量、烹制时间、烹制流程等都做了详细规定。跟其他专利纠纷不同的是,烹饪方法专利纠纷的举证更加困难。这不但是法官的观点,就连专利的申请代理人也不得不承认。“相比较我代理的其他产品专利申请的数量,菜肴做法专利的数量屈指可数。要证明烹饪方法构成侵权,要证明侵权方完全符合专利制作方法的每个细节进行了生产和销售,这确实有难度。”夏华告诉记者,目前,有被告饭店已经配合进行了证据保全,接受了龙虾制作过程的拍摄。

  关注?态度

  寻求保护菜品独创的新途径 

  据星湖饭店营销部门的卞经理介绍,作为在南京做龙虾比较知名的饭店,这几年星湖饭店在龙虾制作的创新和研究上下了不少功夫。江苏省烹饪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彭冬生告诉记者,就他所知,星湖饭店每年投入几十万到菜肴创新上,这在南京也算难得。 

  投入这么多,却被其他饭店白白学去了,饭店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按卞经理的说法:“不在乎就不会去申请专利,也不会去打官司了。”但是目前官司正在调解中,对于谁是谁非,现在也不好评说。不管怎么样,通过申请专利,毕竟可以证明,他们的菜肴是具有独创性的。“国家专利局是具有权威性的,既然通过专利审查,应该可以说明问题。” 

  菜肴申请专利,恐怕大多数饭店老板都没有想到。虽然案件还在调解之中,但是对于星湖饭店来说,他们在这场龙虾烹饪诉讼中,无疑是占据了上风。虽然存在证明上的难题,虽然申请需要耗费财力、精力,但至少是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来保护菜肴的独创性。

  关注?现象

  “克隆”成风已成中餐通病 

  江苏省烹饪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彭冬生告诉记者,国内中餐的创新已经流于一种形式。“各地的创新比赛也搞得很多,但是真正的创新菜却凤毛麟角。”彭冬生介绍,中餐有自己的特色,很多名为创新,实际上大多是改良。中餐一直没有一个界定标准,而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洋快餐,自身对烹饪过程、颜色、味道等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业化标准。“菜原来切成方形,现在切成菱形;原来配生菜,现在配小青菜,这些都能叫做创新。但结果是什么呢,平时该模仿还是要模仿,该克隆还是克隆,造成现在餐饮业普遍不求创新。”如今,因为“克隆菜”风行的原因,造成了中餐缺乏创新性的普遍现象,如何制止克隆行为?成了摆在餐饮从业者面前的一个难题。甚至,不少专家告诉记者,申请菜肴专利并不能真正解决“克隆菜”的根本问题,他们提出了专利不适合菜肴保护的观点。 

  关注?建议

  与其申请专利不如申请商标 

  与餐饮业内人士的观点不谋而合,知识产权专家也认为专利保护并不适合用于防止菜肴克隆。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惠明认为,技术性不强的项目,并不一定要申请专利。“菜肴制作这种方法专利,跟产品专利最大的区别在于举证责任上。”刘律师给出的解释是,产品专利是别人没有的,专利人首创。一旦出现专利权纠纷,举证责任在侵权方,他必须举证自己做出这种产品,使用的方法与权利人不同。而方法专利正好相反,提出侵权的一方必须举证,侵权方使用的方法很像自己的专利一样。“首先举证难度就很大,就拿菜肴来说,必须到后场,将对方做龙虾的方法都拍下来。就是这样,官司也不一定打得赢。”举证完成之后,侵权方使用的方法是否跟专利中的方法有根本区别,就要看法官的自由裁量了。夏华告诉记者:“我们叫麦场烤虾,人家也能叫,我们提出专利权保护,人家就说做法不同。”方法专利并不保护专利的名称,这给他们的维权带来困难。刘律师认为,与其申请专利,还不如申请商标来保护菜肴独创性有效。商标保护的举证责任要简单得多,只要对方也叫“麦场烤虾”,那无疑就构成侵权。这种看法得到了彭冬生以及其他业内人士的认同。据《江苏商报》 

  关注?观点

  菜肴专利并非万金油 

 第一关注:菜品“克隆”引纠纷寻求保护独创新途径

  彭冬生告诉记者,菜肴申请专利并非星湖饭店的独创。在南京,以前也有申请专利的饭店。“在我印象中,最早申请菜肴专利的是永和园饭店一个面点师傅,他的松鼠点心做得很特别,惟妙惟肖。他申请专利很快就获得批准,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别人的模仿克隆。”彭冬生介绍,更重要的是明明对方是在模仿自己,也无法证明这一点。据记者了解,举证难是专利保护最难的环节。“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麦场烤虾的做法,‘油温控制在180~240℃’,我说我们家饭店油温在150℃左右,你说侵不侵权?”彭冬生认为申请专利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可以一劳永逸。永和园师傅遇到的难题就是,别人用他做松鼠的手法去做兔子,因此专利就失去了它的作用。所以,申请菜肴专利保护并非是维权的万金油。 

  关注?异论

  克隆能够促进创新? 

  南京一家知名清真菜馆的负责人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克隆菜肴并非一无是处。对于被克隆的一方,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被别人无偿占有。但是他们没有看到,这同样促使整个饭店业继续在菜肴上研发、创新。 

  这位负责人谈道,这两年被克隆最多的要数川菜,但是这两年最火的同样是川菜。酸菜鱼被克隆了,于是四川人想到泡椒凤爪;泡椒凤爪泛滥了,于是他们推出香辣蟹;现在流行的烤鱼也是四川人发明的。人家被克隆成这样,名声依然很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克隆之风促使四川人不断创新。 

  关注?暗战

  为偷师上演“无间道” 

  “最简单的偷师方法,就是到人家店里吃呗。”彭冬生告诉记者,到竞争对手店里试吃他们的招牌菜,这是每个饭店老板和厨师长的必修课。“在我们刚开业时,几乎天天有同行以食客身份来消费。”某酒店营销策划部部长张康说,当今同行间这种“学习”司空见惯,改头换面、重新包装,自家的新菜品就成了别人的招牌菜。南京一家酒店老总在进行饭店宣传的时候,亲自带领厨师走南闯北尝新菜也成了卖点之一。这种光明正大偷师的做法,最大的不足在于学到的菜肴只是形似,无法神似。偷来的菜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像,人家真正的诀窍无论吃上多少次都是学不到的。于是贿赂对方厨师、派员工到对方店里做小工,等等,一场场餐饮“无间道”就这样展开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35027.html

更多阅读

五年级学生作文第一单元:续编童话

五年级学生作文第一单元:续编童话范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作者:乔羽琪从前有一只非常恶毒的喜鹊,它认为自己比谁都漂亮,任何人都比不上它。有一天,喜鹊到河边散步,从远处飞来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麻雀,人们见了都称赞它,对喜鹊却不理不睬。喜

亡国公主与灭国仇人的罪爱:华胥引

基本资料亡国公主与灭国仇人的罪爱:华胥引作者: 唐七公子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 39.8装帧:ISAN:内容简介城破之日,卫国公主叶蓁以身殉国, 却被人用鲛珠复活。死而复生的叶蓁只有一个宿命:活下去、复仇。当她弹起华胥调,便可为

大唐第一军师:文武双全徐茂功

大唐第一军师:文武双全徐茂功古往今来,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后,都有杰出的军师智囊......----- 诸葛长青徐茂功(594~669):名世绩,字懋功,后赐李姓,又避李世民讳,改单名李绩,离狐人(今山东东明东北)。17岁随翟让在瓦岗起义。瓦岗军采用他的计谋,击斩

易经注解第一卦:乾卦

作者:胡晋武 点击数:更新时间:2009-4-2 8:20:57第一卦:乾卦上九九五【天】九四九三 乾卦【刚健,为君之道】九二【天】初九

声明:《第一关注:菜品“克隆”引纠纷寻求保护独创新途径》为网友夢也渺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