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小米手机突破7000万台,米柚用户超1.7亿,销售额780亿元。
另一个以影视娱乐内容为核心,从上游内容生产,到内容平台式集纳,到CDN传输,再到终端设备覆盖和外部应用输入的生态,立志构建娱乐帝国的贾跃亭则毫不客气地宣布2016年销售额要突破500亿。
两个营销狂人的交锋,原本是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并列,却在外人很难看懂的“生态圈”大旗下产生了无数戏剧化的交集和对比。
英雄问出处
2010年,一路从山西杀到北京,掌握着2324部电影、4.31万集电视剧版权的贾跃亭迫切需要从乐视网之外,再找到一个增殖的出路。握着创业板拿回的7.3亿巨资,贾跃亭实施了他关键的一步,把海量的影视内容输入家庭的客厅。
贾跃亭瞄准的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智能电视,而是视频盒子。视频盒子与机顶盒的区别是能上网,能打游戏,能点播影视剧,机顶盒不能。这个时候小米做手机小软件,贾跃亭做视频网站。
两年后,雷军和贾跃亭开始交集。雷军推出小米盒子,不可避免的向贾跃亭叫板。这个时候,雷军的想法是依托它搭建起米柚(MIUI)系统操作软件,做流量分发和家庭用户服务增值,视频盒子是最好的硬件载体。
做软件,是雷军的看家本领。2010年,雷军从金山独立门户做了个软件。第一个是在开放代码Android基础上推出了MIUI;第二个是交友软件米聊。第三个是违章查询软件小米司机。
小米司机软件失败了。但米柚软件却在一年后与小米手机结合了,2011年,小米手机问世,雷军的设想被估值为2.5亿美元,小米帝国野蛮萌芽。
此时的贾跃亭也并非今日这般辉煌,在网络影视圈平台圈子里,贾跃亭创办乐视网排名173,看不到任何能与辉煌、发达沾边的影子。
但贾跃亭有晋商的聪明,贾跃亭惦记着的是视频播放平台排名前十的腾讯和优酷,他的理由是,这个时期做视频播放平台的路子很野:盗版+低像素。消费者野蛮成长,但档次不高。
贾跃亭两杆枪出击:一方面掏钱买高清正版,发展像素质量要求高的收费会员,同时也向优酷、土豆、迅雷、普乐视频分销版权,分担版权成本;另一方面免费播放标清视频,让用户吃免费餐,赚取广告插播费,然后再悄悄把这些用户数据分流到电商、教育网站和游戏平台,赚取分流收入。
贾跃亭视频平台得到了回报,2009年,乐视网的付费用户30万人,乐视网年收入7000万元,2010年增加到8000万,版权分销收入5300万元,凭借这一点,贾跃亭成功征服创业板,套回7.4亿资本。
真金白银让人眼馋,迅雷、土豆也推出同类服务,2010年后, pps、优酷土豆纷纷模仿了视的收费与免费结合模式。这个时候,贾跃亭已经有了成就感,版权内容需要更多的增值,视频盒子成了乐视网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当然此时,谷歌、苹果早已在视频盒子上垦荒。
点评: 2010年前,雷军和贾跃亭各自在完成自己产品的初步布局,没有生态圈的概念,只是一种下意识的竞争和于对手对抗的本能。但是这个时间段内,贾跃亭的生态布局还很原始:依托乐视网进行版权购买+会员收费+免费消费者分流+版权分销。
雷军的小米仅仅开始了由软件向硬件的第一步转变,营销生态圈的还处于萌发时期。两家均处于各自帝国大厦构建的前夜,布局无所谓优劣,只是应对激烈竞争环境的生存的本能和必然。
关键布局时期
——向客厅生态延展
2011年,小米公司成立不到一年,雷军用特有的犀利眼神扫描软件市场,雷军的米柚(MIUI)软件已经是非常流畅的手机操作系统,米柚是安卓的自由代码的升级版,拥有了大批粉丝,这个时候,雷军也想像乐视一样推出电视盒子,但是雷军分不清盒子到底是一个视频播放硬件还是一个类似电脑CPU的硬件,他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和激情去开发盒子。
贾跃亭做盒子最大的动力是他6年积累,拥有4万集电视剧3000部电影版权的内容储备。顺着自己的内在逻辑去做利润最大化的产品,是两人都不需要思考的业务拓展方式。
这个时候,雷军瞄准了智能手机市场:米柚系统需要一个承载,软件研发工程师骨子里天生就有的情结。但也不仅仅是为米柚找到承载,雷军还有一个商业的设想,以手机应用来进行用户的流量分发和服务增值,所以在推出米柚的同时,也推出了类似微信的聊天工具米聊。这个时期,小米的生态布局大致是:小米手机、米柚(MIUI)、米聊。
像雷军后来自谦所言,站在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此时手机市场处于一个绝妙时间点:手机市场血战刚刚结束,苹果一骑绝尘的打败了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和HTC,互联网功能代替了手机的通话功能。
雷军以学习的姿态效仿乔布斯,搭建小米电商平台,提前定制,照搬苹果饥饿营销。但是,雷军与乔布斯最大的不同,他没像苹果一样,把智能手机当奢侈品,而是当成“潮品”,小米售价1999元,不到苹果一半,这为那些为智能手机发烧,腰包却不丰满的用户找到了购买小米的理由,上市不到半年小米出货40万台。
这个时间,乐视从股市拿回的7.4亿资金趴在账户上睡大觉。贾跃亭需要为这些热钱找出路。此时乐视网年销售额1.1亿元,与优酷和土豆视频基本持平,但乐视在视频界的影响力依然被挤在100名外。
所以贾跃亭需要把圈子再扩大一些。贾跃亭瞄准了机顶盒,他试图通过机顶盒让家庭用户收看乐视积累下的版权视频。但这不是贾跃亭的独创,这年,谷歌的智能盒子谷歌TV已经上市一年。当时贾跃亭曾效仿谷歌,推出1080像素超清播放机,但是并不叫座。这个时期PC,手机,平板(PAD)之后,电视屏幕是最后一块未被互联网改造的屏幕。谷歌的眼光应该是准的,www.aihuau.com中国有4.3亿家庭,这是个金矿,贾跃亭并不人输。2011年,贾跃亭再次推出智能互联网机顶盒——乐视TV云视频超清机,同时也与海信、长虹合作,在对方的品牌机中植入乐视网TV版来做版权分销。借着这个时机,乐视又迅速与中国网络电视台、百视通等视频播放持牌机构合作,链接这些持牌机构的版权内容,扩大视频用户选择范围。乐视从单纯的网络播放平台进入了硬件扩张时代。
这个时期的小米也已经正式由软件进入硬件时代,小米智能手机上市,限量版小米手机预售队伍,从发布会大厅排到马路边,大批的互联网风云人物站队助威:陈年、俞永福、毕胜、李学凌、傅盛,一起摔掉手里的苹果手机,高呼:我们要小米!
6个月后小米手机销售115万部,收获真金25亿元,但此时的乐视超清盒子也采取先占市场,获取流量和后期增值服务的策略,盒子售价仅399元,远低于市场同类产品,但是受网速和技术因素影响,乐视盒子漏洞百出,播放不流畅,用户体验感变差。但乐视销售还是增长到5.98亿元,而且获得了3.56亿元的版权收成。但与小米的25亿相比,差距不小。依靠手机的方便性,小米还顺势占据了一大部分视频点播市场。
点评:2011年,小米和乐视出发点不同,但延伸的路径相同:一个从视频平台起步,一个是从软件起步,目标都是硬件市场。
但结果大不同:小米赶在了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手机市场游传统向智能转变的风口时期,趋势总是比人强,雷军生逢其时的完成了对传统个手机的颠覆。此时,雷军依然不会有生态圈的概念,小米延续着金山技术思维惯性,手机变成小型移动电脑。当然视频内容只是这个小型电脑中一项小小功能。内置米柚系统的小米手机还有搜索引擎作用,上网,玩游戏,功能被大大扩展,加上不断包装,与苹果叫板的潮人形象和诱人的概念,1999元杀手式价格,满足了那些垂涎智能手机,但价格敏感的用户需求,市场一下子被激活:交预订金,网络订购。小米智能手机成了爆品。
贾跃亭也在进行着将把他的娱乐系统向客厅端扩张的进程,但是这个时期视频盒子需求并没有像手机一样被爆发式激发,此时还有广电、苹果、谷歌大批先入为主的盒子品牌,受制于整体不成熟的市场态势,乐视进展并不快。
生态布局时期
小米手机成熟的时候,但米聊并没有铺展开,这时腾讯的交友工具微信借着QQ的积累的大量粉丝,在手机上泛滥,流量的分发和增值的设想没有如期实现。雷军放弃了对米聊的培育,小米生态的三大核心只剩下了手机和米柚。
2012年,手机的成功,让雷军也有了信心,小米重新调整战略,放弃米聊。同时效仿苹果明星单品扩张策略。雷军这次瞄准乐视的机顶盒,乐视做不起来,小米不一定,机顶盒可以帮助小米聚集消费粉丝,聚集流量。
但这次雷军同样不顺,机顶盒很快就被勒令运营,原因是小米机顶盒没有取得视频内容营运牌照。
乐视倒是有牌照合作方,但贾跃亭已不再迷恋机顶盒,他意识到机顶盒有点像当年的BB机一样,只是一个过渡品。这时TCL、创维、海尔、长虹、海信等平板巨头均推出内置机顶盒功能的互联网电视。点播、下载或在线观看一键式操作,而且占据了1/3电视市场。
贾跃亭干脆直接切入智能电视市场,2013年5月,贾跃亭推出乐视TV超级电视,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一上市就祭出价格大旗,60英寸 6999元、 40英寸1999元。乐视开始了向硬件拓展的第二步。
配置高性能,价格超低,与盒子一样,贾跃亭在智能电视也赚不到钱。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贾跃亭向推出盒子一样,是利用用户观看3D、杜比影视、赛事等内容的时候,是积累大量用户后,然后依靠视频内容版权分发、广告和流量分流服务收费。
但智能电视又不只有一个视频端,智能电视还需要能为用户提供上网功能以及电视游戏下载及管理服务,为了方便用户,贾跃亭又相继推出互联网搜索引擎和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的软件开放式平台——乐视应用软件商店(LETV store),乐视应用商店,链接了4000多款电视应用,同时也能让用户下载别人的软件。这样乐视生态圈进一步由网站延展到内容有内容延展到软件和应用平台,产品逐渐丰富,产品之间开始具有互动功能。
软硬件的延展,需要更多的有个性的内容服务。2013年,乐视又以9亿元收购花儿影视,自己开始打造影视内容。
雷军也没闲着,在贾跃亭推出智能电视的6个月后,小米推出小米智能电视产品,定位为“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47英智能电视报价2999元,但是小米依然采取了类似饥饿营销的方式,缩减供应量,制造市场短缺。上市9个月销售量71万台,2014年销售150万台。不过与乐视相比还是少了一半。这时,雷军的二手机占有优势,贾跃亭的电视占优势。其生态圈中的核心产品都已经清晰起来。
在雷军眼里,小米手机的强势要小米电视的示弱重要。雷军知道,手机比电视更容易“操纵”人,这是他布局手机的真正重点。小米手机一路飙升,2013年销量1870万台,现金316亿元。这个时期似乎是一种纯硬件的扩张。此时的小米的初步生态是小米网、米柚、电视手机,外加一个正准备复苏的小米盒子。不过这个生态是一个单项的,没有回路的生态链,雷军希望在米柚之外,双管道再找一个贯通点,打通电视、手机、小米网和一切小米硬件之间的循环,将小米打造成一个可连接一切终端的大型闭环式生态系统。所以这年,雷军又推出了小米路由器,
点评:智能电视是继机顶盒之后,在硬件上又一次延展,小米和乐视的初衷并不相同,小米是出于软件的延展和不紧密性扩张的需要。乐视是延续的微内容输出寻找更多硬件平台的需要,无论初衷是什么,但是在市场占有率上,小米和乐视的智能电视都不能算是很成功。2014年三星智能电视26.2%,海信智能电视16.0%,TCL智能电视市场份额为12.0%,小米和乐视的市场份额仅为个位数。老牌电视依然占优绝对优势乐视。但是从整个生态上讲,但这只是其生态布局的一个自然过程。
不过,在这个阶段,小米和乐视的加入,激发了智能电视市场的活力,促使创维、康佳、长虹、TCL等老牌电视在这一时期,分别于阿里巴巴、腾讯、阿里云进行资本合作,由传统快速向现代互联网应用方向的智能电视方向转移。
化反时期的争夺
2013年,无论雷军还是贾跃亭各自的生态架构都开始有了清晰的路径。
只不过在机顶盒、智能电视进行交集后又迅速分道扬镳。
当年12月,小米在路由器的之外又推出移动电源,随后又推出了可用于手机解锁和计算运动量的小米手环,智能电饭煲、体重秤、平衡车也眼花缭乱的上市。 不过这些延展的产品体量似乎不大,手机环年销量1000万只,价格是69元,接近成本,空气净化器、电饭煲、体重秤整体处于市场的边缘。
雷军这种做法,应该是一种关联电子产品的横向布局,某种程度可以理解为是充实电商平台的一种产品叠加,小米大致走了一条类似与东芝、松下,韩国的三星的大帝国硬件产品横向布局生态。布局无好坏,虽然这中生态对外界来讲是封闭的,也是不循环的,但小米得到了资本的认可,估值从400亿上升到850亿美元,小米成功进行了5轮融资。
这个时期的贾跃亭在走上了另一条路子,乐视先是推出了电商平台,卖电视、卖盒子、卖葡萄酒,乐视浏览器、乐视搜索引擎也在智能电视的大旗下出现在电视界面上。2015年,乐视还加进了体育关联产业化、互联网化。超级汽车的生态概念。
万变不离其宗,乐视依赖的核心还是内容经营: 2011年3月成立乐死视影视公司,建立起了一个覆盖136座城市,1200家电影院的地面系统,投资发行影视剧,收购多数卫视版权,乐视试图通过由版权购买向制作和大剧营销过渡的办法,促使乐视生态结构由硬件向软件生态回流。
这个时候,乐视的生态进一步立体起来:平台(电商平台)+内容(内容制作、内容运营)+终端(超级大电视、乐视盒子 、LETV UI)+应用(视频搜索、 浏览器、LETV store)生态系统。
但这个生态却不玄妙,也不神奇,2014年,乐视的整体生态系统营业额60亿左右。但其中的50亿是依赖150万台电视销售收入,也就是讲,起在视频传播的广告收入以及会员发行还是版权分销,所占的业务比并不大,也就是讲,乐视的内容运作收益微乎其微。归属硬件的智能电视,是乐视的核心要素。
这时,贾跃亭已经意识到小米的真正逻辑生态,但小米已经进行新的产品串联:2015年,小米在手机基础上推出了小米指纹识别,然后又推出了小米钱包,甚至还拿到了第三方支付资质,小米已经进入了整个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布局。
当然这个布局是以金融为切入口,除小米手机之外,智能电视、小米手环、小米体系内的各种硬件似乎都被赋予了支付功能,并且快速在手机基础上推出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等金融衍生服务。甚至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形成竞争局势。小米又从硬件的扩展反向回归到软件的服务。雷军的生态布局进入了一个全面化反的时期。小米的生态图景这时才真正清晰起来,软件化反硬件,硬件化反金融,金融化反硬件、软件,客厅、手机、用户、金融全面打通。
贾跃亭这时已经意识到小米手机的真正威力。2015年4月,乐视瞄准了雷军,连开三枪:乐1、乐1Pro,乐Max三款智能手机直奔小米而来,并且价格比小米的旗舰手机——Note64G低300元,这次是一次毫不回避的对抗。
贾跃亭绝不只是看到手机市场庞大,2015年2月贾跃亭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明确了“生态化反”这个词,提出乐视整个生态系统的互动化反,与小米并不张扬软硬互通布局相比,乐视除了玄而又玄的概念,整个乐视生态圈,并不能让人发现其内在的互动联系,各个端口之间更难看到化学反应。事实上,贾跃亭在推出手机时,同时推出的是乐视的操作界面(EUI),贾跃亭试图通过EUI系统,整合打通整个生态圈中的各个环节,实现手机、TV端、汽车、互联网、应用商店的互联互通、无缝连接。
这个时间乐视的整个生态应发展到以内容、互联网云、体育、汽车,家居客厅为主的五大独立生态,胆缺少一个主线贯穿,手机担当了贯穿的重任。
点评:2014年前,无论乐视还是小米在生态圈中主要的营收来源还是手机或者智能电视。硬件依然是起获利的和营收的最大金矿。生态圈的概念也被不断的在各种场合拎出来,但这种布局,对于多数人来讲并不容易看清晰,但是凭借这些概念,2015年,乐视在突然资本市场却获益丰厚,2011年1月,乐视网市值只有48亿元, 2015年已经冲至631亿元。无论是乐视成长路径、策略、逻辑局外看的多么不清晰,但是投资者却看到业绩良好成长的希望。2011年还只有11只基金持有乐视, 2015年则增加到301支。
小米的生态圈似乎只是基于米柚系统的对硬件的简单串联,但又不是如此,小米虽然没有提出化反,但是他的软件和硬件之间的通路已经打通,并且可在内部生态之外与外部的金融实现相互的激发。但雷军又是一个能够将一个单点做细做透的怪才,小米却不断推出,小米NOTE、小米4,红米Note、红米2/2A、小米5;单点的成功掩盖了净化器和其他硬件的不足,2014年小米被估值450亿美元。此时,在软硬件之外,雷军的、资本生态也开始发力,大量投资硬件创业公司,2013年年底,小米推投资了55家公司,有7家公司的年收入过亿元,2家公司的年收入突破10亿。2016年2月,又拿下捷付睿通,进入互联金融业务。陈东升、刘永好、虞锋、任正非、傅盛等企业界最知名的大佬几乎全部云集在雷军的资本团队。资本生态的发展早于乐视,小米是某种程度上是藏在大树丛林之中的生态圈。直到2016年1月,贾跃亭宣布进入财险业务,才正式有了资本生态的雏形,显然贾跃亭在这点上落后雷军至少五年。
谁能圈住未来?
2016年,“我原想一辈子做程序员”的雷军和贾跃亭一样构建起了小米的生态圈:米柚智能系统软件、手机、小米盒子、小米电视、插线板、净化器、电源线。与乐视复杂的生态圈相比,似乎单薄,相互之间关联性激发不大,不过这不是真正的小米生态圈。小米的生态化反似乎不在于表面的软件+硬件, 2015年,雷军邀请新希望、红旗连锁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发起筹设民营银行。这似乎超出圈子之外。但是再看下面的事实,2013年,雷军就成立了小米成立支付子公司,2014年与北京银行合作进行移动支付结算业务、理财和保险等标准化产品的销售、货币基金的销售平台以及标准化、个贷产品在手机、互联网终端申请等。随后又投资P2P平台积木盒子进入网贷业务领域,到尚未提到的小米手环免密支付、小米钱包和小米众筹平台上线……
但小米真正的生态远不止是这些,小米之外,还有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但这个网络是私密的,半公开的,这个生态圈生态群体,围绕着小米或者其他项目投资融资,这其中有小米早期投资人、雷军顺为基金投资过的公司、甚至清华大学、美的、新东方这些最叱咤的风云机构,这个复杂交错的生态网络,相互化反,促进者小米生态的不断裂变。
不久前,贾跃亭对自己的乐视布局表达了新的野心,他在深圳当着马化腾、李彦宏、杨元庆这些商界大神们的面,毫不掩饰的宣布他的下一个动作——生产乐视智能汽车,向开放式的生态转变。2015年,乐视闭环生态圈的年销售额130亿。野心很大,但就目前从整体销售额上与小米的780亿比,贾跃亭的风刮的是否足够大?
如果抛开上述这些单看雷军的软件+硬件(盒子+电视+手机、手机环等等)雷军似乎是容易被超越,而且除了手机之外,小米生态圈中的所有产品,都不具备良性生态特点。2015年,小米电视销售量100万台,比乐视TV销售少了200万台。小米手环、小米盒子都在几千万之内,销量挺大,但都是保本买卖。
但是再结合小米在金融口上的布局,就会发现,小米的生态圈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含糊。而且与乐视相比,更有深度,看似平淡无奇的小米横向拓展并非是表面的类似三星的硬件布局。外表抱着一层硬件的壳,其实隐藏着小米的资本和资金的为中心核。与乐视的内容为线的生态系统不同,小米是以智能硬件为主的生态布局。
而乐视的生态圈,似乎总能走概念的在前端,但也总是给人云山雾罩的感觉。2014年,以内容名为核心的乐视购买版权费用,10.37亿元,但优土整体投入18亿。小米在版权上也不含糊,2014年就以资本的形式,投资61亿元与爱奇艺、搜狐视频、芒果TV、优酷等视频网站合作打造电影库。同时购买合并后的优酷和土豆的股票,借助乐视对手的正版视频资源,迅速完成内容从零到海量的华丽转身,达到不战屈人之兵的效果。这从反面证明,乐视的做强内容生态带动闭环内的其他生态逻辑是有非常薄弱的一面,道理只有一个,有钱能使鬼推磨,小米800亿的销售额,买内容是很轻松的事情。这个逻辑看,在小米生态圈中把手机做到极致是对的。
2015年贾跃亭实施大剧营销策略,投资2000万元购买《甄嬛传》版权,随后,有投拍大剧《芈月传》,在内容制作和营销上乐视似乎是正确的,再往前看, 2011年成立乐视影视,随后签约NBA,收买英超版权,拿下欧洲五大联赛全部赛事版权不计成本囊括了全球顶级赛事资源来看。2014年营收68亿元,硬件销售27.4亿,但版权分销、会员付费、广告收入均大幅增加。但是2015年,乐视的收入130亿元,乐视终端业务收入占去60多亿,接近总额46.7%。而版权分销、广告付费业务下行了1~6个百分点。乐视的内容投入和层次很难与中影、光线传媒、新画面这样的超级影视大佬的一个毫毛。
因此内容上的绝对优势并没有做起来,也没有能够化反平台端口的类似与“奔跑吧兄弟”这样的超级人气版权栏目。因此,乐视的化反并未在短期内达到想象中的那般神奇。乐视原本想依靠这些过硬的内容反过来制造消费乐视硬件的理由,从而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这些尚不足成为超越小米的理由。2015年2月,贾跃亭继续在生态圈里的平台建设上发力,打造出生态云服务平台,免费供企业或个人上传下载视频,依旧在内容上打转。
2016年,贾跃亭提出向智能汽车的延伸,农业生态园、葡萄酒、影视投资、按照贾跃亭的设想,未来的整个乐视的生活圈的雏形应该是:用户在家里用乐视TV看着乐视影业投资拍摄的电视剧、电影,酒杯中倒着乐视旗下网酒网的红酒,餐桌上放着乐视农业的美食…这些是一种理想的生态,但是商业生态不完全同于自然界的生态。目前还看不出真正用意,贾跃亭画得是一个大饼和无数的小饼,但足够多的饼需要足够细致,如果每个系统能够往极致处去做,像小米手机一样无限延伸,乐视也许是能够进入一个理想的化反生态,但是每个环节是不是能都协调好,对贾跃亭是个考验。
互联网基因、颠覆传统的口号,永远与时俱进的新概念,无论雷军还是贾跃亭,都在建立着和奋不顾身的支撑着一个庞大的生态帝国。
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循环,相互激发,目前来看,乐视的摊子铺得越来越大,有些产业布局可以说是为了巩固乐视的内容和与之相关的终端服务。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
雷军的名言,站在风口的猪也能飞上天,是对手机成功的一种谦逊态度,但是小米硬件之外,能否再依托互联金融,激活整个硬件生态圈,还需要能够再次站在风口上。乐视,平台和内容都不是它的圈子转动起来的真正动力,手机、电视、汽车硬件组成的单点和未来的体育生态,也许能够让乐视这个生态圈滚动的更远。
但互联网时代,无论什么圈子,能够圈住未来的,不在于圈子有多大?是看谁继续站在风口之上,小米是,乐视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