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餐饮业其实一直都在倡导进行特色经营,然而,在“快餐文化”所带来的标准化经营的大潮流中,特色经营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其真正的魅力。标准化经营也可以特色化。目前,很多所谓的“特色经营”明显缺乏底气,其经营者缺乏正确的战略定位和长期的战略规划,盲目追求所谓的时尚,以致于太过“独特”,只能利用客户的新鲜感在短期内吸引少数人的眼光。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否定针对少数人的战略定位,而是经营者在企业仍然“牙牙学语”的时候,轻率放弃大众市场,显然并非明智之举。 身处“快餐文化”风暴中心的酒店餐饮经营者应该是冷静沉着的思考者,不应该在熙熙攘攘的标准化经营大潮随波逐流,真正的智者应该是左右潮流方向的弄潮儿。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否则盲目跟风或者走一步算一步的企业永远只能屈居人下。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是影响整个企业走向的关键因素,当然排除那些把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当作纸上文章的“赵括”们。而进行战略定位和制定战略规划首先要思考的是:客户需要什么?企业能够提供什么? 在中国这个备受西方文化影响和同化的东方国度里,“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文化”已经在中国本土化,并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快餐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随着人才之间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往往忽略了饮食,“方便快捷”已经成为了选择饮食的最主要因素,只要不是很难吃,大多数时候都可以将就。这也是为什么“快餐文化”所带来的现有的大多数标准化经营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之一。 那么在人们追求饮食的“方便快捷”之余,人们对饮食是否还存在隐性的需求呢?而这种隐性需求是否又可以被经营者挖掘出来,成为一支生命力旺盛的“奇兵”呢? 在浏览网站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关于食疗的若干文章,也想起当在外漂泊的游子在回家后,父母总会张罗一桌子的菜,念叨着外头的饭菜没有营养,假期,很多人也总是喜欢在家里淘米做饭,自己“补补”……当脑子里闪过这一些片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于健康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由于生活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被压抑着,工作与健康之间虽然不存在鱼与熊掌的抉择,但仍然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健康需求退居二线,并且频频以“游击”的方式出现。人们在享受快餐所带来的速度和便利的同时,内心里潜藏了隐忧。快餐难道不能“健康”起来吗?
![职业健康标准化 标准化经营的特色化——让快餐健康起来](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174930770895.jpeg)
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里有着极其珍贵的精髓,例如食疗,简单常见的食物经过简单处理便可以成为一种美味可口的“良药”。美味可口的食物和药片之间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另外,食材之间简单巧妙的搭配便可以为健康增加一道“防火墙”。在现有的标准化经营里加入一点食材的搭配和处理的技巧,加入一种关爱身体、呼唤健康的文化主题,呼唤出客户被压抑的需求,抓住客户的心理,便可以在标准化经营的大潮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增加持久的生命力。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