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经营难,药店难经营”。笔者工作闲暇之余,到一家基层单体药店与老板闲谈,没想到他却一直唉声叹气。闲聊之间,笔者也注意到,这家药店的确门庭冷落。
药店老板说,他的几个朋友有搞废品收购的、有做煤炭生意的,7年前几乎同时起步,只有自己的生意越做越淡。这位药店老板将生意惨淡的原因归咎为利润低、房租高,监督管理严,经营风险大等等。听到这里,笔者打断了他,并告诉他:开药店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和服务,当然会举步维艰,尤其是在基层,经营好一家药店必须唱响“三部曲”。
举质量特色旗
在基层开药店与在闹市区开店大不相同,这里没有人潮涌动的场面,更不会有消费者冲着平价的旗号、促销的活动,专程赶来买药,必须要有固定的消费群或“老吃客”,而要把“老吃客”留在自己的药店,就必须注重产品质量。
药品的特殊性首先表现为安全有效性,所有经营药品的企业都必须视质量为生命。比如一些常用的西药品种,虽然国内有众多厂家都在生产,但消费者认可的只有一两家企业的产品。基层药店成本、店内空间都有限,不可能同时购进、经营同类的多种产品。在这种条件下,应选择在当地口碑比较好的品种,切忌一味贪图便宜。因为,基层药店不同于连锁药店或大型单体药店,具有自身的品牌优势,如果不能用品牌药品吸引并留住顾客,是很难与其他药店竞争的。
基层药店高举起质量特色旗,不但要让患者、顾客认可,也要让当地的医师们认可。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将获得更大的口碑效益。目前,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有一位中医师处方时善用熟地黄,可是,自己所在的医院及周边的数十家药店,就只有一家药店的熟地黄炮制符合要求。就因一味药难求,这位医师将含有熟地黄的处方全部让这家药店调剂。据了解,这家药店一年仅调剂这位医师熟地黄的处方收入,就达到四五万元。这对基层药店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这样的业绩就是产品质量创造的。
再以“小柴胡汤”为例,不同的药店调剂出的药品质量千差万别,要保证质量,确保每一味饮片的道地质量,药店经营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柴胡要无芦头、无须苗、无土杂且直径粗、片形好看、气清香;半夏是片形整洁的法半夏,而不是无止呕功效的水半夏;黄芩,色黄、质坚实、味苦,而不是常见的发绿、无苦味的饮片;大枣要色泽鲜艳、无虫蛀;党参要无硫熏、无毛须、无杂质且根粗壮;生姜要刮去外皮、鲜嫩切片。如此配方的道地饮片,自然会把一些“老吃客”拉到自己身边。
打专业素质牌
有些药店资金实力强大,选址也位于黄金地段,“平价”、“微利”的广告条幅把药店装扮的五彩缤纷,但即便如此,还是没有门庭若市的红火场面,时间一长,终因入不敷出而关门或转让。其失败的原因固然多种多样,而服务跟不上却是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把药学专业简单地等同为医疗、护理专业,舍不得花钱聘用持有资格的执业药师,聘请刚从医护院校毕业,对药学专业的认知程度有限的员工,使自己的店员队伍成了一支“杂牌军”。销售老百姓的常用药品时,店员因利薄、嫌麻烦而不屑一顾,调剂处方的时候丢三落四,这样的队伍如何能使药店的经营、服务让人满意呢?
这种情况也反过来提示基层药店的经营者们,只要重质量、重服务,小药店也大有可为。同样的发热症状,同样的腹泻症状,病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店员若能够运用药学理论实践与经验,给予不同的用药指导,帮助患者快速治愈,一定会留住回头客,还会一传十、十传百,为药店拉来更多生意。因此,基层药店老板要运筹帷幄,在其他各种环节上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多花点钱聘请执业药师,加强培训、提升店员素质。这才是聪明老板的投资之道。
重诚信服务之道“看病难、看病贵”、“因贫致病、因病返贫”是一直以来困扰老百姓的难题,缺医少药的问题在广大基层,尤其是农村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目前,同一区域内药店药品价格相差不大,所以,决定成功的因素取决于药店提供的增值服务。例如,向顾客推荐药品时要抱着诚信的态度,只荐对症的,忌荐最贵的。
由于子女外出打工,很多年老体弱的农村患者在购买药品时有诸多不便。针对乡村消费者相对固定、流动性小的特点,基层药店如果能建立药历,定期实行上门服务,根据消费者的经济条件及其病情,选定恰当的药物,将售药与诚信服务结合在一起,一定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