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讲,世界上只有两种产品:一种是卖得好的,一种是卖得不好的。
许多人反映,如今进口葡萄酒不像以往好做了。
事实也如此!
因为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是品牌速生速变的时代,企业追求的是结果文化,而不是历史文化。所以,如何跳出传统模式红利的娇宠,在平等、开放、透明中吸引用户追逐是门大学问。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在出席全国葡萄酒高端营销峰会上概括总结了进口葡萄酒市场营销的10大趋势:
1、品牌化经营;
2、品质过硬纯正;
3、线上线下组合渠道运作;
4、打造个性品牌;5、跨界营销;
6、细分需求趋向中高端;
7、渠道媒体化、平台化、扁平化;
8、传播整合化;
9、健康情感营销成热门;
10、资本运营。
同时,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老师旗帜鲜明地阐明了进口葡萄酒为什么失败的七种原因:
一、没有品牌诉求;
二、没有品类聚焦;
三、缺乏打造品牌战略决策和思维;
四、企业的核心价值、产品定位和利益主张不能清晰得到表述并被消费者认知;
五、经验主义行事,对经销商缺乏增值服务;
六、资源缺乏整合;
七、缺乏情感培育和互动体验。
因此,进口葡萄酒之所以做不好,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有四个:
一、品牌张力欠缺
互联网时代,市场已不再是酒商将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场所,而是双方互动的价值创造之地。
为此,酒商关注的重点必须从内部流程质量和效率转向与消费者互动的质量上。目前从总体上来看,市场营销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众多的酒商所接受,传统的销售理念正在被新的营销理念如体验、内容、交互、场景、感知所代替,一些中小酒商已经学会采用先进的营销方式比如内容营销来武装自己。
内容营销的前提,要么是迎合消费者的求知欲望,要么吸引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要么让消费者感到有趣。但是,许多中小酒商这方面的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信息渠道不宽、对市场营销的认识还比较片面,不明白现在已是需求决定生产的时代,他们往往把市场营销简单等同为一般推销,这在现实的营销发展过程中则具体表现为营销手段落后。
互联网时代酒商应如何发展?
很显然,必须进行全面品牌管理。
全面品牌管理是关于全组织、全过程、全人员、全指标为品牌服务的,它是一种真善美的组合,真就是品质;善就是品格;美就是品味。
那么,品牌是什么?有人说品牌是一种符号。其实,说穿了,品牌就是你选择的理由。你购买一个包,你为什么要选择LV、古奇?难道没有没有比它们更好的吗?不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在圈子里大家都知道的品牌。我们都生活在圈子里,品牌首先要在圈子里被众人所熟知,否则,它太小众难以产生销量。其次,一个好的品牌,必须被更多圈子外的人所熟知。品牌,就是让你有了一个理由,一个可以炫耀的理由,一个可以选择的理由。
卡斯特为什么在短短几年时间有了比较大的成功?难道卡斯特的酒是最好的吗?我们自己都知道根本不是。就是因为它已经出现了品牌效应。现在,如果真让我们数数国外的品牌,我们的消费者能记住几个?现在的消费者去喝国外葡萄酒,非常茫然,因为不知道选择哪个,太多了,而且形象等都一样,难以辨别。
而我们进口葡萄酒的品牌效应在哪里?
首先进口葡萄酒很多连品牌都没有,何谈品牌效应?说进口葡萄酒连品牌都没有一点都不夸张,消费者看到这么多进口葡萄酒品牌,根本记不住,也分不清,而且都差不多,怎么记住?
人们买东西都有一种心里:买自己熟悉的东西,也就是买保险。因此,不知不了解的,一般不会选择。而且,中国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怎么来区分葡萄酒的质量等级、年份、产区等。很多人都没有去过国外,谁知道那个产区怎么好与不好?年份好与不好也只不过是别人说而已,我们自己根本不知道。
消费者怎么选择?消费者凭什么选择?唯一的出路只有品牌。只有有了品牌效应我们才能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对象。
做品牌的第一步,代理商要从自己代理的诸多酒庄当中,选出一个最适合打造成品牌的。
选酒庄时要参考品质、口感、价格、产地、酒庄知名度和目标市场的特征。
在主打品牌明确之后,企业需要在国内知名的诸如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指导下,制定资源分配计划,将渠道模式、传播手段和人力资源等向该系列产品倾斜。也可以说,是用卖其他产品挣的钱,来扶持主品牌的成长。现在很多酒商已经开始进行战略部署,比如XX酒业将拉菲系列产品作为运作的重点,XX酒业倾力主推卡斯特玛茜等等。
二、渠道控制薄弱
进口葡萄酒最大的对手应是国产葡萄酒,抢占国产酒份额是进口葡萄酒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在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以区域市场找到突破点而异军突起。某些国产强势品牌由于区域战线拉的很长,渠道范围很宽,在资源分配上就难以平均,必然呈现出很多薄弱区域和薄弱渠道,加上国产品牌多是采用代理制,由于历史原因,代理政策比较粗放,厂商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资源有限,三大品牌不得不将主要资源和精力放在其主要战场上,去维护巩固其现有利益,这给进口葡萄酒制造了切入机会。
进口葡萄酒的销售渠道分三类:分销渠道、零售终端和团购直销。在经营分销渠道时,选择有价值的分销商,除了用高额的渠道利润引诱分销商之外,还应当适度给予推广层面的支持,培养最终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真正实现分销商的忠诚。零售终端当中最重要的是葡萄酒屋、西餐厅、高档超市和大型葡萄酒零售网站,代理商可根据自身产品定位进行终端的布局。
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几类终端同步运作,但需要避免线上线下的价格冲突。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些品牌已经同时出现在各大葡萄酒网店、连锁酒屋和大型超市,实现了核心终端的广泛布局。对于团购直销,一般认为这是个不可复制的资源。但实际上,对葡萄酒而言,如果充分发挥出俱乐部营销和会员制营销的潜力,完全可以衍生出更多的会员。像富X酒窖、酒X佳等,就是将自建终端和会员制营销相融合的典型案例。
同样,在价格相同和相近的情况下,进口葡萄酒仍然比国产酒具备优势。对于夜场和餐饮场所来说进口酒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会遭遇高额的进场费问题,但从价格空间上看,夜场和餐饮的利润空间已经可以支持其营销费用。
三、形象认知不足
现在的葡萄酒还不成熟,尚未达到市场细分的阶段。
当前最好的策略是适应消费者,顺应流行趋势,等行业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再结合葡萄酒文化做出个性化和专业化来。而有些酒商过分强调专业性,把葡萄酒文化演绎到极致,结果没几个消费者能看懂,最终产品卖成冷门。
从传播上来讲,依然要锁定核心消费群体进行定向传播,但传播手段可以适度创新。除了卡斯特、拉菲这样的成熟品牌之外,对于绝大部分进口葡萄酒,不建议采用大众媒体进行传播。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电视上看到一款进口酒的广告,便问身边的朋友:这酒你们见过没有?在哪里能买到?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不知道。于是大家都开始为这个企业的广告费心疼。显然,目前不少进口葡萄酒都存在这样尴尬的情况,形象识别度太低。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老师作为主讲嘉宾应邀出席有关葡萄酒营销高峰论坛他在发言中多次强调指出,对于小众产品,唯有针对其核心人群进行精准的内容和故事传播,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投放。虽然葡萄酒的消费群体非常分散,但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进口葡萄酒的主要消费群体具备以下特征:年龄在25~45岁,学历较高,收入较高,注重生活品质,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接受度,所从事行业以高端行业居多,例如金融、IT等。
根据这些特征,在传播方式的选择上,除了常用的针对会员的主题促销、朋友圈传播、社会化媒体话题引流之外,可以采取内容诱导互动、故事智造引流、互联网广告、事件营销、直投杂志(尤其是葡萄酒杂志和奢侈品杂志)和终端广告等手段。在消费氛围较好的上海、广州等地,还可考虑高端写字楼视频广告等分众媒体。当然,这些操作应当以渠道已经铺设为前提。
四、市场推广错位
首先,很多的葡萄酒代理商是没有酒业运营经验的,也就是所谓的外行资本。
大多是在和国外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地的好产品,受老外的葡萄酒文化影响,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以为老外认可的好产品中国人也认可,以国际化的眼光评判中国葡萄酒市场;但是,他们往往远没有真正理解中国酒业市场及中国的酒文化特点。此外,资本的持久力更是另一个方面的深层而又客观实际的问题。
其次,脱离产品的文化背景,缺乏渠道的规划,陷入传统的中国酒式的市场推广及招商模式。如同当局得迷旁观者清一样,一旦进入了酒类市场的生产和销售流通的实战环节,很多的商家都难以把握市场策略而迷茫,以传统的中国酒类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往往却收效甚微。因为葡萄酒现在虽然倾向于大众消费,但是,葡萄酒消费文化热潮依然没有形成主流消费文化,所以,传统的招商模式难以体现产品的价值,可以说,上万人参观的展销会的效果还不如一场只有几十人参加的品鉴会效果好。
进口葡萄酒不仅对中国酒业形成新的替代竞争力量,更是在高端葡萄酒市场对国产葡萄酒形成强势竞争,在中低端市场同样对国产葡萄酒市场赖以生存的市场空间展开竞争。
正所谓适者生存。
虽然葡萄酒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是,中国人喝中国产的葡萄酒还是按照中国的喝酒习俗喝下去的,这也是中国的本土的酒文化的特色,但是这种喝法同时也是中国葡萄酒销量增长的一个因素。
那么,在这种消费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想长久在中国市场生存发展的进口葡萄酒,如何能够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忠诚而达到品牌的长久式生存呢?是否也要象国产酒一样进行价格战、广告战、终端战等市场游戏呢?
虽然开拓市场的营销模式多种多样,所谓营销无定势;但是,营销的本质却是不变的,即发现价值、发现需求、创造价值、满足需求的过程。
而对于进口葡萄酒而言,其市场推广的营销本质则是坚持其原产地葡萄酒文化的价值核心。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看到了法国人通过销售浪漫文化而把他们的葡萄酒带到了世界各地,但是,不是所有的葡萄酒产地都是可以销售法国式的浪漫文化的,如以保守而又传统著称的英国和德国及其的葡萄酒,可以说每一个葡萄酒原产地的文化都是充满特色的,因而,最能吸引中国消费者的莫过于是其原产地的差异化文化特性。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应邀在浙江大学讲课时指出,企业要成功抓住需求实现经营成功不妨走以下3大步策略:
1、概念造势:借助生动故事,提炼个性卖点,引爆消费需求新概念;
2、心理造势:提升利益主张,让消费者对品类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
3、需求造势:增量服务内涵,打造“情感+互动+体验+功能”差异化诉求,开拓出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就中小酒商来讲,光凭老板自身对市场的悟性和敏锐,以及以往曾令自己自豪不已的高速发展,来作为参照样板,只会显示出其颓势和破绽,被以往所谓的成功掩盖住的矛盾在重压下会重新浮出水面。
因此,在这个方向的前提指导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渠道模式。
渠道的模式有很多种,但是能够适应某类进口葡萄酒市场运营商的资源和产品文化个性的却不多。传统的商超只是进口葡萄酒的一种生存模式,在企业的现有资源能够达到而又低成本的渠道终端也是必然选择的,www.aihuau.com但是,那些终端多数是以销售产品而非品牌的,因而,能够展示产品原产地的文化风情的渠道终端才是最具吸引力的。所以,(创造)与原产地的异域风情相关联的终端才是首选。
2、 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顾名思义,就是一切以人为主,依照人性来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改变过去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思维转向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的思维,通过充分满足人性的需求来达成企业经营的目的。
举一个大企业体验营销的典型例子,海尔集团是率先提出 “人单合一”、“您来设计我来实现”服务新口号的知名企业,其实质就是通过消费者围绕产品带来的切身体验与感受,让他们当家作主,积极参与进来,从中领略产品功能上的物质收获与情感享受。一般通过试用、试饮等服务顾客的方式来展开,由于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建立起了口碑和双方的沟通互动,使产品的特色和功能被消费者迅速的接纳,省下了许多广告费。
因此,中小酒商可以通过定期的以品酒会形式和主题推广比如选秀活动以及带有原产地文化交流、口碑传播是锁定忠诚消费群体引导其对葡萄酒文化认识并接受的重要过程,其实销售进口葡萄酒就是销售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的过程。而这也是目前成功率很高的推广模式。
3、 故事营销。
故事有口碑故事与产地故事二种方式,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体验异域风情,而是要解开更多的国内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未解与好奇,因为,葡萄酒的文化本质不仅在于其是一种酒,而更是内容和口碑的延伸。
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未见过的如此多稀其古怪的葡萄的品种,才是解开国人对于那么多看不懂的葡萄酒的名字的最好理解。此外,到原产地实地考察的文化之旅不仅能够满足国人出国旅游的愿望,更是对目标群体的洗脑过程,对于经销商同样有效。
4、 数据库营销。
当前中国绝大多数酒商不重视顾客资料的收集,不知道怎样有效利用顾客数据库,不知道完善作业流程,不知道怎样用售前服务提升销售效果,也不知道怎样用售后服务提高顾客忠诚度,因此不能领会服务精髓。此种状况的出现,就决定着酒商势必支撑不了多久。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通过自身丰富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及消费文化依然是个处于起步阶段的培育过程,由于干红葡萄酒的口感与中国人传统的偏甜口感上的差异,使得难以形成忠诚循环消费。
市场是由无数个消费者有消费行为组成的,所以,首先要那些对于干红产品和产地文化认同的消费者及潜在群体,要找到他们并影响他们,形成基础的市场资源,使他们成为消费者和传播者才是根本,因此,对于在目前阶段颇具个性化消费的进口葡萄酒来说,做好数据库是有必要的。而这项工作也是目前国内诸多进口葡萄酒推广机构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