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零售经营许可证 中国眼镜零售行业特色经营时代(一)



第一章 从8,000到30,000

  眼镜,这个上世纪80年代属于国家轻工业的小五类商品,如今已成为一个供求两旺的热门商品。20世纪80年代,全国仅有几千家验光配镜店;至今,全国眼镜店总数已达23,000余家,如果将连锁店的分店也计算在内,总数在31,000家以上。如此高速发展,原因何在?

 

  1、需求大小决定市场规模

  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人数全世界第一,近视低龄化状况严重,各种眼疾影响的中老年人也以千万计,长期以来,配戴眼镜是近视患者的首选。据中国眼镜协会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有3亿多人口配戴眼镜,且呈每年不断上升的趋势。按3年更新期计算,我国每年需眼镜1亿副。在中国,眼镜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庞大的眼镜市场需求给眼镜店飞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利润空间决定发展速度

  中国已形成了强大的眼镜工业生产基地,长期为国际名牌商品做OEM,产品质量已经与国际品牌难分伯仲。一般国内眼镜的出厂价仅为二三十元,到了眼镜店的柜台上,挂上韩国和日本进口的标签,就卖到了一两千元,给了投资者极大的利益诱惑,越来越多的店家欲跻身眼镜行业,导致眼镜店数量猛增。

 

第二章 惊天暴利来自何方?

  1、 价格不透明,消费者不专业:几乎没有两家眼镜店销售同一个品牌同一型号的镜架、镜框。原因何在?很多店主解释说"进货渠道不一样"。原来,全国眼镜品牌超过几千种,各眼镜店热衷于代理不同的眼镜品牌,因为产品的质量与价格都不透明,一般消费者很难从外观上区别出眼镜的好坏,同样产品相差数倍、十倍的价格,这给商家带来了操作高利润的空间。

  2、 行业自律性差,以次充好:许多小规模眼镜店,一般是从国内几个重要的眼镜生产基地进货,产品质量以次充好,挂上国际品牌,卖价翻出进货价数十倍的利润。"韩国树脂镜片"作为最通俗的一种品牌镜片代名词,在小眼镜店一般卖到40~130元左右,但这些镜片绝大多数是假冒的,成本也就是10元左右,真正的韩国树脂镜片进价要到一副50元。眼镜店将以次充好又成为作为高利润的有力保障。

第三章 暴利是否依然?

  眼镜业"暴利"究竟是否还在?多年经营眼镜店的老板一定清楚:各地眼镜店几乎饱和,僧多粥少、供大于求,低价竞争、恶性循环;行业暴利引发各方关注,质量问题不断影响美誉度;专业化程度不高,低制约眼镜店发展;顾客成熟而且更加理性,以次充优时代渐行渐远;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配镜不再是近视患者的首选;经营缺乏特色、无法产生核心竞争力,活动难做效果差,经营难度加大;高价房租吞噬利润,强制标准执行,经营成本提高;利润获取点单一、客源少、抗风险能力不足……眼镜店行业利润每况愈下,很多眼镜店经营惨淡,让店老板一筹莫展。

 

9大原因破译眼镜行业利润跌势

  1、 僧多粥少、供大于求

  各地眼镜店几乎饱和,但仍有不少人努力地往道上挤,竞争者无限制增加。行业激烈竞争的结果很简单,那就是微利!淘汰!出局!大型连锁眼镜店凭借其品牌、技术、人员优势规模不断扩大,中小眼镜店缺少品牌支撑、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缺乏特色,亟待经营突围。

  2、 行业暴利引发关注

  去年,社会各界评出的"2003年十大暴利行业",眼镜业榜上有名,位列电信行业之后,排名第六位。眼镜业被称为"很有可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后一个非垄断地位的暴利行业"。"20元的成本卖400元"的说法被公众广为流传。"现在是买方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已相当成熟,那种漫天标价的做法是自绝后路,等于是自杀!"一位眼镜店老板对我提出的"暴利问题"摇摇头说。

 

  3、 质量问题成为行业桎梏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质量"仍是影响其选择眼镜购买场所的重要因素,专业眼镜店是大多数眼镜消费者的首选,但是整个行业产品合格率低、质量问题不断曝光,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专业眼镜店的美誉度普遍较低,低价恶性竞争、"以次充优"成为整个眼镜产业的成长之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行业环境亟待肃清。

 

  4、 高价房租吞噬利润

  近年来,商业街、繁华地段除了鳞次栉比的服装店、首饰店之外,大家能看到最多的就是一家家装修豪华近乎奢侈的眼镜店。因为眼镜店的经营者长期以来基本依靠自然客流,对店面的位置要求高,房租自然高。上海眼镜协会秘书长胡东芳说:"现在上海眼镜零售业竞争很激烈,再加上上海的房价上涨,所以利润下降得很快。"眼镜行业所谓的高额利润被高价的房租无情吞噬了。

  5、 换镜周期长、客源短缺

  眼镜店顾客平均3年换一次眼镜, 3年中每个顾客基本属于一次性消费,目标人群不断减少,无法形成重复购买。中老年更换周期更长,很多消费者"一副眼镜戴到老",除非购买或更换,否则决不踏进眼镜店,如果单纯是等"回头客",恐怕眼镜店的老板等不起。

 

  从经营状况来看,当下眼镜店生意不好,周末客源相对较多,但周一到周五顾客寥若晨星。同时,也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眼镜店越开越多越豪华,消费者越不敢配镜,眼镜店客源越少,眼镜的销售价格就越高,越多的斩客现象也层出不穷,消费者更加不敢轻易配镜。

 

  6、 专业化程度低制约眼镜店发展

  零点调查的数据报告显示:人们在选择矫正用眼镜的购买场所时,"专业化程度"仍是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其次才是品牌、服务、款式和价格。其中消费者对专业化程度要求包括,配镜度数准、加工质量好(42.3%),有专业验配人员(41.3%)、验光配镜设备先进(33.4%)、店面环境好(4.4%)等。但好多老板干了十几年眼镜店,竟然不知道合格眼镜的五项指标是什么,不知怎样给顾客画俯视图解释什么是合格眼镜。曾有人统计南京眼镜行业300家眼镜店仅5位高级验光师,验光人才匮乏。手中握有高级验光、中级验光资格证书却不会验影验光(证书来源存在问题)。中小眼镜店专业化程度低,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制约眼镜店的进一步发展。

  7、 强制标准执行,经营成本提高

  国家颁布了眼镜店经营的相关资质要求,眼镜店要继续经营,就必须添置更加专业的设备,添置设备后未充分利用,变相提高了眼镜店的经营成本,如果不考虑如何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人员设备的利用率,眼镜店老板们的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8、 没有特点无法产生核心竞争力

  "你的眼镜店有什么特色吗?"在与眼镜店老板的交流中,我通常得到的回答是"和其它店一样,没有什么不同。"经营没有特点没有创新,终端就没有竟争优势,就不能吸引顾客,只能参与到与大家争夺配镜客源中去,店开得越多,每家分到的市场越少。要想把生意做好,就必须有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应该是顾客喜欢的,是你独有的,这是让生意好起来的根本。

  9、 配镜不再是近视患者的首选

 烟草零售经营许可证 中国眼镜零售行业特色经营时代(一)

  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配镜不再是近视的首选。单纯配镜,只满足一类人群的需求,预防类、保健类人群无法满足;服务项目单一,已经不能满足顾客的多元化需求,对于经营来讲,利润获取点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

  眼镜行业在步入繁荣时期的同时,数量不断增多、品牌集中度提高、终端市场不稳定,导致利润逐年减少,费用逐年增加,中小眼镜店经营惨淡,有的甚至入不敷出,眼镜行业暴利时代行将结束了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37308.html

更多阅读

雅思进入机考时代 中国白酒进入香型制胜时代(6)

六、 精美小众:我很小,但是我很强大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白酒香型类别也是异彩纷呈,白酒除了拥有规模数百亿、上千亿大香型品类之外,白酒还拥有很多小而美,小而雅白酒品类,她们是中国白酒行业娇艳夺目明珠,她们与大众香型白酒品

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 中国白酒进入香型制胜时代(3)

三、 结构清香:消费升级迎来百花齐放   面对中国白酒新一轮结构调整,清香型白酒呈现出比较良好增长局面,特别是大清香板块的细分品类给沉闷的白酒行业带来了一定惊喜。   目前来看,清香龙头山西汾酒在中低端市场销售增速比较明显,

烟草零售经营许可证 中国眼镜零售行业特色经营时代(二)

第四章 纵览全局 透视机遇连锁:构建眼镜行业新格局   验光配镜企业比较集中在大中城市等人口较密集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武汉、广州、大连、西安、杭州等地。这些地区的眼镜连锁经营发展迅速,上海的吴良材、茂昌、红

烟草零售经营许可证 中国眼镜零售行业特色经营时代(一)

第一章 从8,000到30,000   眼镜,这个上世纪80年代属于国家轻工业的小五类商品,如今已成为一个供求两旺的热门商品。20世纪80年代,全国仅有几千家验光配镜店;至今,全国眼镜店总数已达23,000余家,如果将连锁店的分店也计算在内,总数在31,

声明:《烟草零售经营许可证 中国眼镜零售行业特色经营时代(一)》为网友缥缈孤鸿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