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的钢琴声,配以委婉悠长的大提琴,时而又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整个空间成为琴声悠扬的音乐世界,如同“流畅的雕塑”。这不是音乐大师的音乐室,而是本文主人公张晓鸣在自己琴行中商业与艺术生活的真实写照。
张晓鸣出生在音乐世家,父亲是大提琴手,由于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就喜欢音乐。12岁时,跟大提琴一般高的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拉大提琴,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20岁时他凭着自己的技艺进入了宁夏歌舞团。1982年,想不断提高自己的张晓鸣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大提琴;1987年他来到沈阳音乐学院进修乐器制作及维修, 在上学过程中,开始学习制作各类木质琴。学习制琴时,因没有钱买原材料,他决心毕业后先下海挣钱,等有了钱再来做琴,从事自己心爱的事业。
1992年,张晓鸣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回到银川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后,他再次来到沈阳。经过考察,他选择了做钢材生意。其间,他一直没有放弃音乐:“我再忙,也每天坚持拉琴。”这样一做就是8年,这个过程中,他已经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2000年,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张晓鸣带着积蓄来到了北京,在北京创办了一家工厂。而就在工厂竣工投产之时,由于政策原因,工厂不得不关门,他自己创业的全部积蓄如同打了水漂。
当时已经40岁的张晓鸣,以做音乐的平静心态接受了这一切,没有怨天尤人。但他更加感受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音乐对自己的呼唤、家乡对自己的呼唤。2002年,他踏上了回银川的归途。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张晓鸣再次筹资,开始第二次创业。这次他没有犹豫直接选择了与音乐相关的琴行生意,重操旧业。“如果当时再不回到音乐上,我可能就没有机会再来做了。”
当年秋天,落叶纷飞之际,他的“晓鸣大提琴专卖行”悄然在文化街开业。由于自己的专业和诚信,经过两个月的市场培育后,生意迈上了正轨,之后他又把生意扩展到经销各类琴的琴行。由于张晓鸣是银川为数不多的修琴师,他在行业的名气渐渐地不胫而走,进一步提升了他琴行的专业品牌。
2004年8月,张晓鸣在湖滨街开起了自己第二家琴行;2005年4月,又一家分店在石嘴山市开业。“我的优势在于懂行,做起来得心应手。”张晓鸣这样说。在发展中,张晓鸣率先在银川琴行中走连锁经营之路,并和中央音乐学院建立联系,经营卡丹萨等知名品牌。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学习各类琴,已经从以前的一种特长过渡到提高孩子的素质层面,所以做专业的琴行,其前景是看好的。”张晓鸣对二次创业的前景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