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橱窗里,赤、橙、黄、红等各种颜色点缀着饰品,使每位从店门前路过的顾客流连忘返。印度河流域优秀的手工艺人以他们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创造出了这些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如今,穿越千山万水,王华将这些精品展现给省城的爱美人士,与此同时也带回了一种心情与时尚。
当文化成为一种时尚
至今,王华都无法忘记第一次见到这些饰品时的感觉,从朋友手里接过那些缀着亮片或珠串的印度纱丽、布艺时,心里马上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喜欢。仅仅一次的接触,王华就跟着朋友去了北京,去了三里屯,进行专门的实地考察。女性的直觉告诉王华,这些印度饰品在承载美丽的同时,也传承了被精心保护与延续的印巴文化和古老传统,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同自己一样喜欢这些饰品。从北京回来,王华又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太原市的大街小巷,她发现,省城不缺乏专营印巴饰品的小店,但制作粗糙、品种单一,更有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完全扭曲了印巴饰品的真正内涵,很难真正占领市场。
“在我心里,印巴饰品首先是一种文化,再是精品,最后才是一种时尚。”王华告诉记者,她认为做生意赚钱是主要的,但并不是唯一的目标。
手工制品市场需求潜力大
一走进王华的店里,扑面而来的印度香让人感到异域的气息,从手镯、手链、耳环、腰链、臂镯、鼻环等饰品到鞋、围巾、披肩、纱丽、服装,再到挂毯、壁挂、烟灰缸等居家饰品,300多种纯进口的商品样样都称得上是精品。手工缝制、手工扎染,浓郁的民族味道完全蕴涵在这粒粒珠子、针针刺绣之中。许多顾客进来之后,仔细地观看,认真地揣摩,是在欣赏也是在学习。据王华讲,曾经有位顾客在看完之后,说了一段让她颇有感触的话,“现在工业太发达了,大批量的机器制造,物品只有同一性,而没有了个性。”
手工制品也许笨拙,但选料十分讲究,手工也很精湛,一件手工艺品的诞生往往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与心血,王华的店里有的壁挂,是印度当地的妇女用一年的时间手工缝制的,虽然价格昂贵,却不乏识货之人,纷纷跑来订货。
只在精品上做文章据了解,店里的商品价位从50元~3万元不等,相应的消费阶层是中高档。但面临的问题是,与外省相比,省城的消费意识跟不上,大众消费档次低,对新鲜事物消费的迟钝性也不容忽视。价位高会不会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
开业到现在,店里都非常热闹,络绎不绝的顾客让店里人气很旺,许多有经济实力的人基本上是看上了就买,当然也有爱不释手,但因为价格而放弃的顾客。王华说这不是主要问题,只要顾客心里认可了这件商品,一旦经济水平达到,还会再回来买走的。王华有自己的看法,大众的消费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培养和预热。她举了一个例子,省城到了冬季,在大多数女性身上能看到的饰品只有戒指、耳环、头花等简单的几样,远不如夏季的品种多。其实这就是一种消费的惰性,冬季仍然可以有许多的装饰品,如各种质地的毛衣挂件、铁艺手镯等。
在北京有的年轻人头上缠上了一种叫“布郎达”的头饰,在编辫子的时候巧妙地编进去,既时尚又个性。现在她的店里有了这种东西,一些来逛的年轻人惊奇地问这是什么玩意儿,知道它的功能后就会买下来并戴出去,再引得一帮朋友成为回头客。所以王华认为,必须学会去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给消费者制造消费的机会,因为无论什么商品都会找到它所适应的消费群体。
王华表示,她有信心也非常有耐心等待这个市场的成熟,目前的营业水平已经表明她的选择没错,她不会为了追求利益而降低商品的档次和品位,要做就做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