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实践1:“单线结合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black">在创新发展上,一条技术线只与一条产品线发生产研结合关系,并通过技术升级(1代、2代技术等),不断升级产品(1代、2代产品等),以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在“技术-产品矩阵”中,这种“单线结合型”的实践做法属于“1+-1+”模式。在我国初创或转型发展企业中,这种模式比较普遍;一些集团公司和综合性研究院所,虽有多条技术线和产品线,但多是一一对应关系,根本上仍属“单线结合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1+-1+”模式是我国多数创新发展企业很想采取的一类做法,尤其在认为产业生命周期长、有长远发展前景时更是如此。但由于产研循环体系尚缺乏有效建立等原因(相关研究参见《产研结合:我们忽视了什么?》一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速度很慢、甚至根本没有,结果多数退化成了其它模式,“1+-1+”模式只成了设想。上图3给出的几种情形,实践中很普遍:
1)技术与产品第一次结合后(初次形成产业),最初几年一直没再出现技术成果,产品也一直没能升级,只持续经营着最初创新产品,——该阶段(图中第一、二阶段)产业发展模式实为“1-1”模式(是11种创新发展模式中最低级的一种),而非“1+-1+”模式;
2)之后几年中(图中第三阶段),企业虽然有了新一代的技术成果出现,但转化太慢,没能在该阶段实现相应的产品升级,——这是创新发展模式中的一种问题模式(1+-1);
3)在此期间,由于一直没有产品升级,产品中源于创新技术的竞争力逐渐降低,以至于需要主要依靠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常规运营发展手段来维持生存,——此时(图中第四阶段),已不再是创新发展了,只是常规发展而已;
4)很久以后(图中第五阶段),之前(第三阶段)形成的技术成果得以运用到产品升级上,开发出了新一代产品,但该技术成果已经落后(此时市场上已普遍为第5代技术),对竞争力的贡献很弱,——从做法上看,这中情况属于创新发展模式中的另一种问题模式(1-1+);但从实际竞争力贡献看,与上一阶段一样,也不再属于创新发展。
如果出现上述几种情形,往往不需要其它创新发展企业的进攻,就连传统企业都能成为其强劲对手。某研究院下属的产业化公司,多年前利用院研发的钛合金技术生产高尔夫球头,试图走“1+-1+”模式。开始几年增长很快,一度达到4个多亿的年销售收入;但期间自身的技术创新一直出不来,院里的创新技术成果又无法输入(因产研结合原因),以至于这期间走的实际是“1-1”模式。同时,由于这项技术逐渐成熟,其它传统企业通过更好的服务和营销策略很快夺走了大部分市场,导致该产业公司业务在第5年出现断崖式下滑,年收入跌落一半以上。
如果所在行业技术发展速度较慢,不可能几年一个创新,那么就根本不适合使用这种模式,因为即便做到位也还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仍表现为低级的“1-1”模式。还以上面的企业为例,实际上作为常规性的材料技术,即使加大技术研发,也很难在创新发展方式下实现高尔夫球头业务的长期发展,——该业务的发展只能靠常规发展方式,靠深度经营。
此外,从具体实践情况看,我国很多采取“1+-1+”模式的企业,其实际创新发展体系非常简单,只有一条技术线和一条产品线,所谓“技术单一、产品单一”,亟需不断增加技术和产品,向多线结合模式上发展。成熟的、老的技术公司有“老本”,技术线和产品线很多,如IBM、GE、3M、ABB等,即使采取的是“1+-1+”模式(一段时期内不再增加新的技术和产品),其实际的发展质量和抗风险能力仍然很强。而我国很多企业是创新发展的新手,刚刚起步,并无多少家底,长期走“1+-1+”模式会导致产业非常脆弱,极易被其它发展模式轻易打败。
典型实践2:“单对多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2015年11月下旬,中航工业集团宣布将全面进军石墨烯产业,其设想是:成立中航石墨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该公司输出技术成果,然后由陆续成立的子公司进行产业化发展,从而打造石墨烯产业集群。从原始创新技术看,这类在某单一技术线上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发展出多条产品线并持续升级已有产品的“单对多型”做法,比较接近传统上所说的“技术同心圆型多元化”。该模式在11种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中,属于“1+-n+”模式,如下图所示(产业创新发展体系表达与分析参见《产业创新发展系统:案例与表达》一文)。
如果技术处于快速进步期,且现有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则走“1+-n+”模式在一定阶段内可能是较好的选择。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在转方式过程中,一旦对某个重大领域有所涉猎时,极易想到这种“产业似乎无极、管理非常简省”的发展模式。但其风险在于常面临“技术供给不足”问题:由于要求同时响应多个产业的升级需要,其产研结合相较于单线结合要复杂太多,所以经常导致已有产品很难得到及时升级,很容易就走成相对低级的“1+-n”甚至“1-n”模式。例如上图3所示:在第二和第三阶段,虽有技术成果输出,但只用于形成了新产业,原有产业没能得到技术升级;而到了第四阶段,甚至没能有技术成果形成,只得利用上一阶段的技术形成新产业,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退化。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被专业公司各个击破,反而败给走“1+-1+”模式的企业。事实上,就算是比其高级的“n+-n+”模式也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IBM遇到的正是这类问题。
运用该模式的另一关键,在于多产品间所形成的商业模式。形成了较好的商业模式,就可以获取巨大的经营优势和策略选择空间。比如在产品生产和市场环节形成范围经济优势,或者在某些产品上少盈利、甚至不盈利,从而对单一经营这类产品的企业造成严峻挑战,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早已提供了比较成功的实践案例。
另外,该模式下不能选择那些同时涉及多项技术创新的产业,否则会败给“n+-1”或“n+- n+”等多对单、多对多型产业发展模式。
典型实践3:“多对单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实践中,一些综合性科研院所和集团公司,设想并尝试利用自身的多专业技术,源源不断的将多类技术成果运用到一个战略性产业上,以支撑产业公司以创新方式持续发展。如某研究所集中液压、低温、电控等多专业研发力量,重点发展一类特种新能源车辆。这种多技术线对单一产品线的做法,具体看包括两种不同的产业创新发展模式:“n+-1+”和“n-1+”——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新技术线的同时原有技术是否有升级。现实中,采取“多对单型”做法的企业,大多是想以“n+-1+”为目标模式(参见下图2)。
如果某类产业涉及多项技术(分属不同原始创新技术家族),且各技术本身存在进一步应用创新空间,那么“n+-1+”模式是个别发展阶段的可选模式之一。比如当前很多如手机一类的电子终端产品,正是依靠多项技术的创新叠加实现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虽然该模式在产品技术竞争力上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但在实践运用中,其风险也是比较大的——且相对隐蔽,往往是走过了几个阶段之后才能发觉。其最大风险是“技术需求不足”——导致增加的技术不仅后续升级缓慢,而且对产品实际竞争力贡献不大。该风险实际发生后,虽然从模式类型上仍继续表现为“n+-1+”或“n-1+”模式,但从发展质量和实际市场效果看实与“1+-1+”模式无异(参见上图3)。当年,微软在PC中加入即时通讯技术MSN,由于该技术并非微软产品中的主导技术,缺乏来自市场的直接检验,发展压力自然也相对较小,所以在技术进步和服务更新上显得若无其事。从而,也成就了腾讯和它的QQ。对于当时的腾讯而言,即时通讯技术和相应的产品是它的身家性命、全部希望所在,必然全力以赴,更加之该技术作为独立产品的生命,直接经受市场考验,所以对此项技术会有更多、更严苛的要求,创新发展因此动力更大、痛点更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n+”和“n+-1+”是两个对偶模式,不存在二者谁比谁更高级,关键看各自的优势如何发挥以及所在产业的实际情况:前者靠富于进攻性的商业模式,后者靠高强度的技术创新和良好的技术布局;如果所在产业正处于技术的快速进步期,则对后一种模式更为有利——技术创新会在根基上毁掉商业模式,缺乏技术创新支撑的商业模式实际上不堪一击,否则前一种模式会大行其道。
如果说“1+-n+”是技术的精益使用模式,那么“n+-1+”则是技术的粗放使用模式——重要技术缺乏再创新或者不向多种产品中运用,都是对技术的粗放使用。该模式通常只适合在特定阶段下使用,但由于某些原因,我国很多企业却长期走在这种粗放的创新模式上:专利技术不断出来,却很少有产品问世;技术成果用到已有产品上去的不仅不多,且无关疼痒。微软在MSN上的粗放是源于其对PC操作系统的自负,以及缺乏对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洞见;而我国企业的粗放,则一方面是因为对创新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根源于体制和机制的弊端,根本上缺乏产业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
典型实践4:“多线结合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国际上优秀企业,大多走的是“多线结合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如苹果公司不仅在软件技术上有多类创新技术,而且在核心硬件上也越发如此,目前已有自主研发的应用芯片(AP),而且还将自行设计开发显示芯片(GPU)和基带芯片(BP);在产品方面,也是涉及多种类型,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据说还要推出电动和无人驾驶汽车等;更重要的是每类技术都与多类产品进行结合,或者说每类产品都用到了其创新的多类技术。这是一种“多线结合型”的做法,在11种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中属于“n+-n+”模式(最高级模式,见下图)。我国有条件的综合类科研院所和集团公司,应将该模式作为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模式。
如果所在行业涉及多类快速发展的技术,并且技术应用范围较广,那么需要采取这类发展模式。但是作为最高级的产业发展模式,相对来说也更不易掌握和运用,很容易在体系上做得非常松散:虽然有多条技术线和产品线,但各自相互独立,每条技术线只与很少、甚至是一条产品线结合;而且技术没布局,产业没模式。一旦如此,虽形式上为最高级发展模式,但产业体系的内在质量很低,相当于多个单线结合体的简单相加,很容易被其它发展模式、甚至是“1+-1+”模式打败(参见上图3,产业创新发展体系表达与分析参见《产业创新发展系统:案例与表达》一文)。
在采用该模式时,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考察实际的体系构成,关注发展质量。该模式的理想状态应该是:
1)有多条技术线和同等数量的产品线(在技术得以精益使用的同时,技术上既不会“供给不足”也不会“需求不足”);
2)一项创新技术被用到所有产品(从单个技术看是“1+-n+”);
3)一种产品用到所有创新技术(从单个产品看是“n+-1+”);
4)形成良好的技术布局(在产业运用上有广泛的选择性和辐射性);
5)形成良好的业务模式或商业模式(价值上相互强化,经营上相互带动,整体上形成市场黏性)。
苹果公司之所以是“n+-n+”模式的实践典范,正在于其实际创发体系非常接近于理想态。在业务模式或商业模式上,大家都看到了其封闭的iOS移动生态,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方面,深入到其体系中考察,其技术布局、技术和产品的关系模式等6个产业创新发展要素所形成的高度契合系统,才是背后或内在的隐形力量,更难模仿、更难打破。
实践该模式时,特别需要对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做出规范表达和良好规划,否则走不出质量。事实上,长期以来企业缺乏对复杂创新发展模式的表达和分析方法,使得即便学习,也只能限于对优秀企业的表面模仿。(关于产业创新发展体系与模式研究,参见《产研创新发展模式——T++与快创新》一文。)
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
11种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各有各的适用条件,在不考虑市场竞争和企业自身情况的条件下,仅从技术和产品的内在属性分析,影响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六个:
1)未来该项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速度(技术发展速度);
2)未来该项技术进一步应用的范围(技术应用范围);
3)该项技术对提升技术布局的贡献(技术布局可提升性);
4)该产品的生命周期;
5)未来该产品还将进一步涉及的技术领域(产品涉及技术领域);
6)该产品成为业务模式构造成分的可能性(业务模式可构性)。
这六个因素均是指站在当前时点向未来看时所作的判断,下图是各模式的适用条件和相互对比情况。
很多企业之所以在创新发展上没能成功——大多从开始阶段的“1+-1+”模式走成了“1-1”模式、直至传统发展模式(非创新发展方式),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升级意识,以至于越走越窄、越走越衰。缺乏模式引领,再多的投入与努力,也摆脱不了受困恶性竞争的迷局。(了解更多理论、知识、案例等研究,加微信公众号“FUTH企业创新发展”,免费获取复斯公司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我国企业正处于创新发展早期,绝大多数连产研结合这类基础性问题还没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就应该停留在单线结合模式上继续努力。相反,产研结合这类基础性问题之所以很难解决,产业发展模式低级往往也是重要原因,需要在“1+-n+”、“n+-1+”甚至“n+-n+”这类较为高级的模式下进行整体性的解决,才会有出路。创新发展,既是发展方式的转型,也是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转型。(关于产研结合的探讨,参见《产研结合:我们忽视了什么?》一文。)
当应选模式很高级、离现实起点较远时,可设置必要的模式升级路径。实际上,一方面,各种条件下都有多个接近的次优模式可供选择(参见上图);另一方面,各种模式下的实际产业体系又都存在着由简单到丰富(技术线和产品线更多)、到复杂(技术线与产品线结合更广)的连续变化,www.aihuau.com所以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存在较大的路径选择空间。一般而言,我国技术线和产品线较少的企业,现阶段应交替选择“n+-1+”或“1+-n+”等模式;技术线和产品线较多但仍为单线结合模式的企业,应着重在多线结合的质量上下功夫,以不同结合水平的“n+-n+”模式作为升级路径。(关于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参见《产研创新发展模式——T++与快创新》一文。)
当前,国家层面正在出台各种鼓励政策激励科研机构、尤其是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作为企业创新的外环境,这些法规政策的出台非常有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升级的需要,创业企业在体制和机制上要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成立之初就应在设计上预留下进一步行动的空间,防止股权固化、利益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