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短信聊天”成老板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自从手机普及以来,短信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节日到了,大家都喜欢发个短信祝福,现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面创业商机杂志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就是“短信聊天”创业成功的大学生!

 大学生创业:“短信聊天”成老板
  缘起:短信聊天摆脱抑郁

  因为学习压力及其他原因,高中时的贾林海远不像现在这样开朗和健谈,那时焦虑和抑郁时时纠缠着他,但心中苦闷却不知向谁诉说。进入大学校园后,贾林海的心理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其间,他看过心理专家,吃过药物,但收效甚微。有一年寒假,难以承受心理压力的贾林海给一位外地同学发短信倾诉。“短信发出去的一瞬间,我心里特别紧张,不知对方是什么态度。”同学的理解就像一缕春风一样吹进贾林海的心里,他顿时觉得无比轻松。在和这位同学短信聊了十个晚上后,贾林海的心结完全被打开。

  大学期间,贾林海发现很多看似正常的人都有心理问题,一位同学的突然自杀更是深深地刺激了他。“其实,心理问题通过倾诉是可以解决的,但这对很多人来说却很难。”贾林海说,和朋友面对面很难彻底打开心结,心理门诊也缺乏人性化,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周围人来人往,人们更难开口了,而短信咨询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不受环境时间的限制。

  创业发展:从一窍不通到内行

  从有了短信心理咨询的想法到真正开办公司,贾林海酝酿了两年多。因为学行政管理专业的他对药品、心理咨询可谓一窍不通。后来他开始借助网络和书籍慢慢了解医药行业,并尝试着去做一些事情。在此期间,他曾在网络上以免费心理咨询为名做相关调查,每天十几名咨询者给了贾林海很多信心。

  进入大四,贾林海意识到社会是不会等人成熟的,何不早点出来接受社会的考验呢。就这样,2007年底,贾林海注册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公司。

  考虑到一些心理咨询者有用药需要,贾林海决定代理一些相关药品。先从网上寻找药品和货源,选好后也曾担心被骗,于是尝试性买了2000元药品,后来双方一直合作得不错。药品是找着了,但还需挂靠医药公司来销售。“最初找的一家医药公司不愿和我们合作,但对方禁不住我的死缠乱打,后来又给我介绍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就做成了。”现在的贾林海说起药品销售环节、心理咨询事项如数家珍,堪比专业人士。

 创业愿景:立足北京辐射全国

  现在,贾林海的心理咨询工作已经正式开展了。公司聘请的都是有二级资格证的心理咨询师及研究生学历的,其次还有一些兼职人员。心理咨询采取包月形式,两名心理咨询师24小时值班接受用户咨询。因为只有一个人,很多事情难以顾全,贾林海对员工待遇采取提成制,以减轻自己的负担和风险。即使这样还是有许多事要操心,如为了让药品销售好一些,贾林海还要不断和药店营业员沟通等。

  贾林海告诉记者,公司成立投入的两万多元一半是家里支持的,一半是自己借的,到现在公司还没有盈利。“由于缺乏经验,公司比预想的进展要缓慢得多,但毕竟是有进步的。”目前,贾林海正在通过各种宣传来提高公司知名度。“这种新兴行业必须做推广,否则很难产生效益。”下一步他打算把总部设在北京,然后辐射全国。他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打开心结,有能力时就多做一些公益活动。

  创业感悟:做就比不做好

  提到自己的经验教训,贾林海称到目前为止还算顺利,自己并不善于总结,也总是爱忘记曾经的困难,所以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觉得人们应该在思想上有所转变,固定的工作不是惟一出路,也不要被自己臆想的一些困难吓退。“只要做就比不做强,如果不做就永远没有经验可谈。”

  创业商机杂志总结:大学生创业,不能前怕狼后怕虎,敢想敢做,不断努力,坚持到最后,才可能成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0108.html

更多阅读

大学生创业:毛线绣工艺品绣出“千金订单”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一个由大学生创办的仅8个月的公司,不仅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而且出口金额达到了50万美元,直接带动400多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这是发生在青白江区大学生创业园内的成都千倍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真实事。但千倍公司董事

三名大学生创业:从卖盒饭开始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同往常一样,大学生锲臣熟练地将盒饭整齐地放在保温箱里,然后和同伴陈艳艳、达布希拉将保温箱搬到电动三轮车上,直奔呼和浩特市满达商场和宝马商城附近,他们必须抢在中午12点半之前将100多份盒饭送出去。 大学生创业

服饰店秘笈:短信留住回头客

    成功秘笈      李小姐抓住广州市青年人的“云南情结”,适时开设原装少数民族服饰店,重视选址,通过热心短信服务留住回头客,从不盲目打折,经营效果良好。     作为服装产业基地,广州街上的“改良”民族服饰店数不胜数,

李岩:短信掘金记

在十年创业、两次辍学、数次行业危机之后,李岩说创业已经宿命般融入到他的血液之中。在外人看来,这个35岁的小伙子和他的亿美软通公司做的事情似乎就是“帮人发短信”,但是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他就这样成功了。   “假如有一

大学生贾林海:用短信创业成大老板!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贾林海   贾林海他曾受抑郁症的折磨,而摆脱抑郁症的困扰全靠和一个朋友短信聊天。正因如此,正在上大四的他创立了以短信形式做心理咨询的“24小时心理花园”。  缘起:短信聊天摆脱抑郁  因为学习压

声明:《大学生创业:“短信聊天”成老板》为网友枕上听雨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