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宁波江北天成跑腿公司的兼职大学生金磊忙坏了。炎热的8月,公司生意异常火爆,金磊每天在外跑个不停。
今夏,跑腿公司火透了苏、浙、沪,各公司打出的广告语几乎如出一辙:“您没时间,我们代您买票、挂号、派帖子;您想喝咖啡,吃麦当劳、肯德基,我们代您送上……”冲着客户“不方便”、“不高兴”、“没时间”、“天太热”等词汇,跑腿公司寻到了商机。 杭州“快马”跑腿公司经理刘方舟感慨道:“有人因为怕晒黑,即使隔了一条马路,也要跑腿公司帮买肯德基快餐;而财大气粗的某电力公司最近则主动上门,希望跑腿员代为收电费”。
据记者了解,目前长三角生意较好的跑腿公司,每日订单普遍在500件以上。每天午餐时间、宵夜时间两个高峰,跑腿公司几乎倾巢出动为客户送餐,人员吃紧就火速招聘兼职大学生。
跑腿公司走的大多为“薄利多销”之路。南京一个跑腿员,每天清早傍晚负责接送孩子,月酬仅180元;为病人送饭,单程报价不到10元,一般用自行车代替助动车,以降低成本。这些生意利虽薄,但稳定且长期,仍算得上是跑腿公司眼中的一块“肉”。至于临时业务,跑腿公司则可适当抬高价格。上海一家大学生开的跑腿公司接到的首笔业务来自外地,委托他们去七浦路某店铺跑一趟,取得老板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事后收到30元跑腿费。温州一家跑腿公司的客户,在福建遇上汽车违章的麻烦,没时间处理,求助跑腿公司派人赴福建解决问题。此类业务耗时费力还得动嘴皮子,因此收费不薄。
一位资深跑腿员告诉记者:“生意虽好,跑腿员也有三怕”。一怕代人买火车票———排队等上一两个小时,排到了却被告知“没票了”,跑腿费打了水漂;二怕送伞———夏季多雷阵雨,跑腿员好不容易将伞买来送到了,雨却停了,客户也溜了;三怕遭“忽悠”———有人打电话要我们去趟火车站,看看某日某地的班次是否有票,但等跑腿员折返告知时,那人却说:“有就好,以后我要买的时候再来麻烦你……”
跑腿生意这么火爆,最疯狂时,杭州一个月内就开出十几家跑腿公司,这惹得不少人蠢蠢欲动。上海跑腿网刘姓负责人却以过来人的甘苦告诉记者,跑腿公司目前面临三大尴尬———含金量低、体力不支、缺乏行业规范。
刘先生说,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跑腿的活不值钱,譬如,有人不愿挪步去买冰激凌,跑腿公司帮他送上门并收取10元跑腿费时,客户却翻脸:“一个冰激凌才2块多钱,你跑个腿还要10块钱?”刘先生担心,由于跑腿行业是一个几乎没有门槛的行业,将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可能会继续压低原本就不高的跑腿费。
“体力不支”也是跑腿公司普遍的困惑。在一大批跑腿公司一夜冒出的同时,也有不少公司开业不久便关门大吉,原因就在于“太辛苦”、“跑不下去了”。
跑腿公司的第三个困惑,在于缺乏行业标准和保障。昆山好日子跑腿公司陈方诉苦说:“我们和顾客一般都是口头协议,很不牢靠,有时会出现被顾客玩弄的情况。吃了亏之后,我们变得小心翼翼,再三确认,但这又遭客户反感”。
尽管“生也快死也快”的困惑困扰着跑腿业,但依旧有人看好这一行业。一位年前曾办过跑腿公司的汪先生认为,长三角经济发达,生活节奏快,是跑腿公司的沃土,如建立覆盖面广的运营网络就能够做大。据了解,苏州跑腿服务公司早有此打算,已在昆山、太仓、苏州市区设立了分公司,形成小型的运营网,还同上海的一些公司建立合作,在跨省业务方面争得优势。业内人士建议,如果由政府出面,协助跑腿公司在各个居民社区内与便民服务中心联网,并建立行业规范和保障措施,那么跑腿公司就能真正方便百姓越跑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