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说赤壁之战曹操的骄横与危机管理
当许多人在研究战争手法与企业管理的规律联系时,亦发现从枭雄到狗熊瞬间转变,一个有“逼格”的头脑至关重要,倘若认识到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依然刚愎自用,我行我素,只能吞噬失败的苦果。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
建安十三年七月(公元208年7月),曹操拥兵十多万南征荆州,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则联合孙权,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施展进图中原的策略。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大战一触即发。曹军多北方士兵,不善阴雨天气,其步骑面对大江,威势便失了大半。此外,曹军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船船相连,与联军隔江对峙,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
见此情景,孙权谋臣周瑜决意用计速战。随即命黄盖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www.aihuau.com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而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遇泥泞,垫草过骑,才得以脱逃。
兵法有云:智者所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则务可伸;杂于害,则患可解。意思是说,一支部队行军打仗,聪明的将帅,总要保持头脑清醒,统观全局,兼顾利害两方因素,在不利形势下能看到有利的一面,才能坚定信心;在顺利的形势下却要多看出不利的一面,才能防患难与共于未然。
赤壁一战中,曹操却没有表现出将帅的智慧。纵观战役全过程,无一不显露着曹操的傲慢。因熬而不顾荆州人心未稳的隐患、军队急需休整,而冒险进兵;因傲而无视军染疾病之实情;因傲而长时间疏于防犯,致使全军一败涂地。故与其说曹操为周瑜所败,倒不如说曹操是被自己的傲慢所伤。
危机四伏的弊端
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非常大:第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它诸侯自然在政治正确性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
如此优势,何以兵败如山倒?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曹操在得势又得利的情况下,没有把潜在“危机意识”放战略位置上,而招致了败局。
这种“多元化”蜕变具体表现是:
1、道术不一
危机管理之“道”是企业危机之“术”的纲。从根本上讲,危机就其本质而言,是无法预知的。赤壁大战爆发前,就有部下问及曹操,如果遭遇孙刘的“阻击战”,曹军应如何应对危机时,曹操大体是这样回答:我不认为危机是可以准备的。也就是说,曹操本身的“纲”就出现了问题。
治军如此,同样治理一个企业亦如此。危机管理有道亦有术。字面上看,“危机”中既包含“危”——危险和危难,也包含“机”——时机和机遇,危机的危险性和机遇性是同在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辨证地阐明了危机本质的双重性。首先,危机可以暴露企业的弊端,使企业能够对症下药,为进一步发展清除障碍;其次,企业在危机中往往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危机处理得当,可以比在常态下更为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提升企业公众形象的一次机遇。
所以,赤壁之战如果曹操当时在潜意识中有危机处理意识,未雨绸缪,凭借它强大的军事力量,也不至于溃不成军。
2、盲目集权
曹操向来自负,不仅睥睨群雄,而且对孔子敬而畏之的鬼神也不以为然,普天之天我为大。曹操的主力部队和孙刘联军对垒赤壁时,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但一部分将官认为,荆州水军还远没有达到让主公放心的地步,需要再训练,才可委以大任,但曹操依旧一意孤行,坚持己见,最终葬送了水军的士兵。
现实中,危机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公司免遭损失,而是能在危机中发展。很多企业将危机管理与业务发展看成是一对相互对立的矛盾,认为危机管理必然阻碍业务发展,业务发展必定排斥危机管理。从而导致危机管理与业务发展被割裂开来,形成“两张皮”。因此,很多企业的危机管理机构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往往不考虑其对业务发展的可能影响,业务部门在开拓业务时则是盲目地扩张,根本不顾及危机问题。
3、关联无通
赤壁一战在曹军和孙刘联军交战的过程中,曹操没有及时准确把握各路军马的作战情况而延误了战机。攻打孙刘联军的“连锁船”的先遣部队,在遭遇火烧得时候,指挥部里的曹操根本不知道情况,以至于继续增派弓箭手,前往支援,但当他得知先遣部队遭受重创的消息后,已是另一番景象:士兵仓皇逃窜、船只被烧得破烂不堪、几万只弓箭无偿奉献给对手。此外,战前曹操也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获得胜利的果实,比如“团结”刘表,可是刘表胆小如鼠,只能是“降服”,根本谈不上联合;蒋干也是如此,曹操本想“团结”蒋干夜盗书信,达到无间道的效果,怎奈笨拙的蒋干反被周瑜突施“反间计”,落了个空欢喜。
反观孙刘则将“互通”效应发挥到极致。他们尽管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实力正面抗击曹军,但孙刘两家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并凭借周瑜的聪明才智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珠联璧合,获胜当然如“探囊取物”了。
因此说,“信息传输”的失灵,也是曹军溃败的一大原因。试想,如果当时曹操有微信微博的话,会不会好很多呢?不过,上天总有不测风云,谁又能保证他的手机在那时话费是否交够、电池是否满格、信号是否畅通呢?
“谋动”解困局
赤壁大战中周瑜的表现客观冷静,他认为曹操师名不正,天下人心背弃;且曹军久战成疲,不习江南水战;更可联手刘备共同抗敌备战。周瑜的分析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战事一起,周瑜便主动请战,身先士卒。在具体攻打曹军的过程中,周瑜严密部署,集思广益,前期采纳了黄盖的诈降火攻之计,凭借江风,取得了火烧赤壁的大捷。后又运用吕蒙之计,成功地解除了甘宁之围。赤壁之战,可以说是周瑜军事能力最全面的展示,其中周瑜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对于战争走势的预测,以及对于整场战争的指挥,无不展现了周瑜的杰出才华。同时周瑜善于博采众议,果断决策的胸怀和品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对曹操而言,周瑜可谓一个“屌丝”而已。屌丝要想逆袭,首先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以点带面去把控全局。在战场上兴趣的超常发挥,往往需要勇气,需要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的智慧。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通俗的说就是使用谋略胜敌。无论是战场还是商场,最终较量的始终还是谋略与行动。
一招失误,满盘皆输,窥一斑而见全身。一场战争如此,一个企业的运作亦如此。一个企业长久的前行发展,一个准确地战略布局是相当重要的,而掌控这个全局的人需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更是不可或缺的。
不言而喻,整个赤壁大战实质上是一场敌对双方斗智斗勇的心理博弈。曹操“百万雄兵”杀至,使得东吴上下,陷入一片混乱。诸葛亮、周瑜和鲁肃等不为所惑,精辟分析局势,穿针引线,促使孙刘联军达成联合抗曹的战略联盟。之后,孙刘联军的计中计环环相扣: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曹操误杀两员水军大将的“反间计”、庞统献曹的“连环计”,加上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等精准确凿,扎实有效的行动,得以使孙刘联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占据了主动,最终打败了老谋深算的曹操,奠定了赤壁鏖战以少胜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