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到农村创业去”口号一喊,10名“泥腿子”老总招徒的消息一出,大学生们热情响应。 而昨天,老总们的农村创业故事,更是让大学生们激动不已。 “什么时候能跟老总们见上面,真想快点开动,大干一场。”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的陆雨兴,很心急。 杭州团市委、杭州市农办、青年时报联合举办的“到农村创业去”青年就业创业体验行动,招募仍在继续。 刘巍立:爱闯荡的浙大硕士 刘巍立,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在读研究生。 或许从他的学历和专业技术来说,比这些“泥腿子”老总都要强,但刘巍立很谦虚,“我要找份工作是挺容易的,但出来创业还是有很多不足。” 最直接的,就是资金。一般100亩的大棚,如果设施做得好一点,至少要150多万元,而收回成本要等到三四年以后,“我父母是典型的山东农民,在家种桃树,如果我要创业,启动资金靠我自己,肯定是很困难的。” 另外,就是经验。研究生导师经常会让他们到基地参与实际操作,“但这跟我独立去操作一个项目,还是有很大差别。” 喜欢闯荡的他,不光要跟“泥腿子”老总学习,他还考虑,如果项目做得好,要把他的研究生导师拉入伍,与“泥腿子”老总一起,三方共同创业,“就跟招募里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起去农村干出一番事业。” 刘西蒙:优势是有4年工作经验 “到农村创业去”,不光吸引到浙江本省的大学生,还有外省的有志青年。 刘西蒙是四川人,2005年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 毕业后,刘西蒙做过语文老师,做过企业市场营销,也自己办过公司。 刘西蒙办的公司是做电子通讯的,就是在电话与电话之间,通过网络设立一个中转站,可以让电话费缩减到原来的60%左右,“经验、对政策的了解都不行,公司办得不是很好。” 目前,刘西蒙在杭州做电子产品的营销,但内心依旧渴望创业,“国家现在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我有一个同学,在成都郊区搞养殖,做得很不错,所以也想试试,就是一直没找到机会。” 报名体验活动后,刘西蒙对自己很有信心,“大部分报名的,我估计都是学农业专业的,但我不觉得我有什么劣势,毕竟在外面闯荡了4年,沟通能力或者营销能力,肯定比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强。” 陈莹:我又报名了 在报名表里,记者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陈莹。 去年,时报与省学联、杭州团市委、杭州市农办,共同推出了“给你一家企业”创业野战计划,25个大学生分成5支团队,到企业学创业。浙江工商大学杭商院英语专业的陈莹,就是当时被选中的大学生之一。 “上次活动,我因为脚受伤,后半段几乎没有参加,很可惜。”陈莹说。 陈莹一直很想踏踏实实学点东西,做点事,所以这样的活动,她很乐于参加,“看了施建军的故事,比较感兴趣,年纪比我大不了几岁,想法应该比较接近。这次我要多花点精力,把上次错过的经历补上。” -招募令 只要你敢来 现代的大学生,流行干什么?当农民。 丁磊都去养猪了,你还在无动于衷吗? 没拿过锄头,甚至分不清小麦和韭菜的大学生们,你对农村是不是望而生畏?你对当一个现代农民,是不是缺少胆量?没关系,我们给你帮助。 杭州团市委、杭州市农办、青年时报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在杭州寻访了10位创业非常成功的“泥腿子”老总,他们有的织布有的种草莓有的养鳖……但他们“身家不菲”,最关键的是,他们的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让人羡慕。 这10位“泥腿子”老总要隆重招收徒弟,尤其青睐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师傅们将拿出10个创业子项目,等你去完成,并郑重承诺:只要你敢干你能干,子公司总经理就是你。 10位老总要的徒弟不多,每人带2名,经过100天挑战后留下1人,特别优秀的两人都可能留下。 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开始创业,还有什么好怕的,快来拜师吧,一起去农村干出一番事业!
![南阳大学生创业园 “泥腿子”老总的创业故事 大学生看了很激动](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26393556074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