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瞩目的“汇可恋”3月18日被商务部用反垄断法斩断。汇源果汁今后的发展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而汇源的创始人就是来自山东沂源大山深处的朱新礼。
背景材料: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事件进展
08年9月3日 可口可乐向汇源发出24亿美元收购要约
08年11月19日 汇源最后一次向商务部提交补充材料
08年11月20日 商务部正式进入反垄断调查程序
09年2月28日 朱新礼表示可口可乐收购意愿未变
09年03月18日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未通过中国审查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加强,果汁饮料成为继汽水饮料、奶饮料以后又一崛起的饮料。在狼烟四起的果汁饮料市场上,每个企业都如履薄冰,想方设法顺应市场的发展。作为引领我国果蔬汁饮料时代的北京龙头企业??汇源集团,却在党支部书记朱新礼的领导下镇定自若地有序发展着。
据了解,汇源集团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果蔬汁加工企业,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饮料工业十强”,被国家农业部等9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汇源集团2003年的销售额将近20亿,企业员工1万人左右。十二年来,汇源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向国家缴税近10亿。
汇源如何能从一个负债千万元的山东小企业,发展到国家9大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门走访了汇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朱新礼。
经过几次协调,记者好不容易在一个周六的中午约到了朱新礼。采访安排在东方广场,朱新礼书记笔直的脊梁,坚定的步伐,和蔼的笑容,勾勒出朱书记亲切诚恳的老共产党员的形象。
“汇源果汁”叩响北京大门
担任过农村党支部书记、县外经委副主任等职的朱新礼,作为一名常年工作在基层的党员干部,对农村、对果农有着浓浓的眷恋之情,更为“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深感忧虑。
1992年6月朱新礼辞去公职创业。80年代后期,‘要致富,种果树’一度成为沂蒙山区的开发之路,但由于交通、信息、加工业的滞后,果农丰产不丰收,有果卖不出。有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熟的苹果烂掉,有的干脆砍掉山坡上的果树再去种粮。”
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犹如一股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机遇和责任激励了许多人,走进商品经济的大潮。于是,朱新礼毅然扔掉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决心为广大果农闯出一条致富之路。
“我当时接手的是一个负债千万元、停产三年、已经倒闭的县办罐头厂。工人吃饭的钱都没有,去银行贷款更是困难,因为人家看不起你,不信任你。我们就用补偿贸易的方法,用外国人的设备去挣外国人的钱。”朱新礼回忆着。
93年,第一批浓缩苹果汁生产出来了,朱新礼只身一人带着样品,背着煎饼去德国参加食品展。请不起翻译,就请朋友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客串帮忙;没钱吃饭,每天在宾馆用煎饼充饥。优质的产品连同朱新礼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外国公司。第一批价值500万美元的订单拿回来时,许多人仍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初尝胜果,朱新礼并没有就此而止。94年,朱新礼带领不到30人的队伍来到北京顺义安营扎寨。亲人和员工十分不理解:刚过了几天安稳舒服的日子,又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创业,岂不是冒险!但朱新礼有他的想法:要想为广大果农带来更多实惠,就要把事业做大;要想把事业做大,就要走出大山。
北京独特的地理、交通、信息、人才、市场优势,是一展身手的最好选择。朱新礼讲述了他当年的想法:“风险肯定有,但怕风险,一辈子也成不了大事。在北京创业的日子里,我们30多个人,夜间是车间工人,白天是营销人员。几辆老掉牙的破旧面包车,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虽然困难重重,我却信心百倍。因为我坚信我的选择,坚信我的产品。”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汇源果汁”终于叩开了北京市场的大门。从此,汇源的名字叫响了京城,叫响了全国,叫响了世界。随着企业名声变大,随之汇源面临着进一步的合作。
1998年以来,各地政府、企业、甚至国外企业来找汇源投资、合作的络绎不绝。对此,集团内部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审慎行事,稳扎稳打;一种是快速出击,加快发展。
正在艰难抉择的时候,朱新礼看到了长白山区那漫山的苹果梨,看到了山西右玉那殷红的沙棘果,看到了河北保定那一望无际的草莓,看到了重庆那几十万亩柑桔林。朱新礼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动和激情。朱新礼了解果农,知道那种丰产不丰收的滋味,了解他们渴望脱贫致富的心情。
朱新礼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尽自己所能,去解除果农们的忧愁。这些年来,朱新礼带领着汇源集团,先后在经济欠发达的河北保定、山西右玉、吉林延边、湖北黄冈、陕西咸阳、重庆万州等地投资建厂。尽管有风险,尽管有的厂确实见效比较慢,但真正能为“三农”做点贡献,朱新礼认为“冒风险也值!”
学习和工作是他最大的爱好
据汇源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朱新礼书记经常把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挂在嘴边:“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些年来,朱新礼书记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已到了痴迷的程度。汇源集团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为了赶时间,朱新礼书记竟然从办公室的玻璃门穿破而过,玻璃碎了,幸好人没事;大白天走路竟也掉进了一米多深的下水道,因为心中想的装太多了。”
当被问道朱书记为什么会这样时,他不好意思的说:“我的两大爱好就是学习和工作。”由于对事业的痴迷,朱新礼书记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业余爱好,不能抚琴对弈,不能唱歌跳舞,不喜行觞宴飨,远离纸牌、麻将……。
朱书记也不免感慨的说:“其实在学校,我是个活跃分子。毕业后,我当过团委书记、宣传队长。我爱文艺,爱交友,爱音乐。可现在,我的爱好只有两个:除了工作,就是学习。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如不努力学习,如不时时求新,日日求进,就会被时代无情地淘汰。”
尽管工作非常繁忙,可朱新礼仍然发扬“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经常学习到深夜。周六周日朱新礼还在进行深造,记者的采访就是安排在周六的午休时间。朱新礼除了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外,还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管理、中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等等。
通过长期的认真的学习,使自身的政治、经济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设计企业文化等全局性的决策上,都给了朱新礼很大的帮助。从创业到现在,12年以来,汇源没有出现过大的决策失误,这给集团的发展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使企业少走很多弯路。
朱新礼自己尝到了刻苦学习的甜头,就开始致力于把企业办成学习型组织,通过创建自己的培训中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法,通过考核、激励等手段“逼”着员工去学,“因为你不学,就跟不上这个时代,跟不上这个行业的发展。”
有人说朱新礼活得累,但是朱新礼觉得累得有价值,累得有成就。朱新礼动情的说:“像不像一个大老板的样子无所谓,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作为党的人,没有什么比得到党和社会的认可更有意义的事了。”
92年创业时,朱新礼提出了“勤奋、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勤奋是一切成功的前提。12年艰苦创业,4380个日日夜夜,朱新礼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星期天,每年除夕夜都是在车间和员工们一起度过。
据汇源集团的员工介绍,每到水果盛产季节,前来送果加工的车队排起了长龙,大清早朱新礼就和员工一起去卸车;每到发货高峰时,深更半夜朱新礼也和大家一起去装货;出国参加食品展时,朱新礼与同事们一起布展,忙得一头汗水。这使外国公司深感疑惑:这难道就是汇源的总裁?
朱新礼告诉记者:“一个人再勤奋,他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好的团队。他们都和我一样,爱事业、爱岗位、说到做到、雷厉风行。”外国人预言要4个月才能安装投产的设备,朱新礼带领着员工仅用40多天就完成了。在陕西咸阳建一个投资过亿的工厂,从签字到建成投产,才半年多一点,被中外同行誉为神奇的“汇源速度”。
在民营企业中率先成立党委
三年前,汇源集团在企业建党委,在民营企业中实属罕见。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民营企业建什么党委啊?”
到底如何建党委,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朱新礼却坚定不移地坚持建。92年公司一成立,汇源就在山东建起了党支部。朱新礼认为,企业所有制不同,但性质却一样,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都是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下。在北京建立党委时,汇源实行无候选人,无差额,无记名的投票方式,就是要看看哪些党员是群众最信任的。
朱新礼常说:“一生中,我最恨那种偷奸耍滑、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人。一个泱泱大国,一个几千万人的执政大党,我们不缺理论家、不缺评论家、不缺干部,缺的是实实在在干事业的人。尽管我们走过弯路,国家还不算富裕,经济还不算发达,但毕竟那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今天。”
12年来,朱新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企业家,带领大家去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用自己的思想、行为和榜样的力量去感召人、团结人、影响人,同心同德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朱新礼要求企业的党员干部“人人都是一杆旗,一盏灯”,做到“四带头”:带头讲奉献,带头讲廉洁,带头讲诚信,带头讲团结。
在朱新礼和党员干部们的带领下,很多员工常年累月奔波在生产、营销第一线。越是节假日,越是最忙的时候,许多个春节朱新礼和员工们也都是在车间里、市场上度过,连除夕夜与家人吃顿团圆饭的时间都没有。
汇源人一直坚持义利并重观,既讲物质,也讲道德,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朱新礼在汇源提出,要优化本企业的内部小环境,绝不允许一些歪风邪气在这里有市场。朱新礼把名利、钱财看得很淡,提倡生活俭朴,对奢侈浪费深恶痛绝。
据有关人员介绍,出差在外,朱新礼经常与工作人员一起住在工厂;吃饭更是简单:一碗面条,一个煎饼是常有的事。朱新礼常对员工们说: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浪费,该花的钱再多也要花。
在朱新礼的带动下,员工们都自觉地从节省一度电、节约一张纸等小事做起,杜绝大手大脚、挥霍浪费的现象。而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奉献上,却是慷慨解囊,倾力捐助。从1993年慰问我国赴柬埔寨维和部队,到去年抗击非典,累计赞助支持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投入达4000多万元。
这些年,朱新礼得到了许多奖励和荣誉,但奖金他一分不要,全部上缴了工会,用于员工福利,平均一年有几万元。在朱新礼的带领下,汇源已形成一种风气。从领导到员工,凡是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的礼金、回扣、实物都主动上缴工会,目前累计价值已超百万元。
12年来,汇源从没有偷税漏税、以次充好等现象发生,保持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依法经营,照章办事,不靠钻政策的空子、投机取巧、短期行为来为个人、为企业谋取私利。
汇源有一大忌讳,在公司绝不允许“打工”这样的字眼出现。因为朱新礼认为,是共同的事业把大家连在了一起,人人平等。要同甘共苦,你就要真正把员工当亲人,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汇源在资金并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拿出数千万元建起了培训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职工公寓,用以满足员工们成才的愿望、生活的需要。真正让员工们感到,在这样的公司有学头、有干头、有奔头。
我欠亲人的实在太多太多
“认准的事就要做到底,共产党员要有永恒的追求”是朱新礼的又一大信念。朱新礼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
包括公司领导在内的许多人问朱新礼:“汇源做得这么大,这么好,即使不发展,也会令同行赶一阵子。你还这么拼命,图什么啊?”
朱新礼恳切的告诉千龙网记者:“说实话,创业时仅凭着那一种热情,我也没想到会做到今天这么大。但干到这个份上,我已离不开这个事业,离不开我的员工。图就图个为社会、为国家多做事,为果农多做事,更好地体现我的人生价值。”
重庆万州是三峡库区移民最多、淹没土地最多的地方。汇源是北京市第一个在库区投资建厂的企业。一方面是因为国务院三建委和地方政府的邀请,更重要的是,看到库区移民期待的目光,朱新礼认为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会按捺不住。
目前,投资1.9亿的首期30万吨柑桔加工项目已竣工。计划20万亩的柑桔种植基地已实施5万亩。这个项目投资大、见效慢,但它真正利国利民。全部项目建成后,可以解决20万库区农民的出路问题。
同时,实行柑桔加工国产化,还可以结束橙浓缩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个项目深得党和国家重视,吴邦国、温家宝、曾培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亲临视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具体指导。
1999年9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铁一般的朱新礼痛苦万分:“当时,我的父亲突然去世,是心肌梗塞,特别突然。我没能在父亲临终的时候见上他一面。我回家的时候都不能相信这是真的。”
当时朱新礼情绪一落千丈,这个打击使他猛然醒悟:“我欠父母的实在太多太多了。”这么多年,朱新礼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办公室,难得与父母呆上几天,没有让他们过上个幸福的晚年。
99年的10月1日正好是建国50年大庆。为了参加祖国的庆祝活动,朱新礼仅仅在家待了一天,就风尘仆仆的登上了回京的车。朱新礼对千龙网记者说:“当我站在观礼台上的时候,我的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
但每当朱新礼看到满山遍野的果树,看到送水果的车队排着长龙,看到上万名员工对自己期盼的目光,心中一切苦、累、愁,都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有责任、压力和动力。朱新礼经常提醒员工,“我们要永不言成功。”
朱新礼和我的同事们有个约定:在自己退休之前,在未来的十几年或者更长的一点时间里,我们要力争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亿,上缴国家税金过百亿的宏伟目标。
朱新礼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艰难险阻,但朱新礼坚定的表示:“我无悔我的选择,无怨我的奋斗。既然认准了这条道,就要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地走下去!我的人生信条就是:扎扎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