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须加强人文关怀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只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源消耗的减少、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这样一些‘物’的问题,而要把以人为本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要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
如果说改善用工环境主要是企业和工会的事,那么加强人文关怀就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的事。因此,根据中央的部署,广东省也要加快建立和落实优秀农民工进城入户制度,对公共租赁房政策也将作出相应调整,将考虑新入职员工和优秀外来务工人员的租房需求,而在未来建设推出更多公共租赁房。所有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更好地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实,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平等”。政府和社会应该为实现“平等”的人文关怀而调整我们的各种政策。“同工同酬”早已被鲜明地写在共产党人的旗帜—《共产党宣言》里。但150多年过去了,“同工同酬”对于中国的劳动者依然还只是个“理想”。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还多少有点“同工同酬”,但追逐利润的特性使劳动者的报酬被压缩到生活难以为继的地步。而在国有企事业单位里,编制内、编制外、合同工、临时工、还有劳务公司租赁用工等,身份不同,待遇更是天差地别,代课老师就是最典型代表。这种不平等,已经使社会主义的“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本质,变成一种处在“看得到、永远也不可能走得到的地平线”上的海市蜃楼,正极大伤害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在社会上,城市和农村,因为“户口”不同,“生而平等”的中国人,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改革开放以前,农民要进城,买汽车票都要大队出证明。想要跳出“农”门,比鲤鱼跳龙门还难。改革开放以后,农民进城做了农民工,但城市居民的任何公共服务他们都享受不到。本来劳动收入就不高,可住房、医疗和孩子读书所花费的成本比城市市民却要高得多。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进程已经是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城镇建成区成倍增加,城镇人口成倍增长,但我们的户籍人口却增加有限。许多城市外来人口远比户籍人口多,但他们就是不能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不能租住“公共租赁房”,不能免费入读公立小学等等,让他们感受到极不平等的待遇。当然,农村人口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不同、农村政府资源配置也远低于城市,农民利益的代表“农会”迟迟不能成立,这些权利的被歧视的状况同样需要调整。只有把实现社会平等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核指标,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会有“得到劳动者支持”的强大动力!
更多阅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习心得体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对于促进经济社会跨
曹维新在省文化厅“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专题报告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曹维新在省文化厅“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1-07-21 09:28:06】(2011年07月12日,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同志们:很高兴有机会和省文化厅的同志们一起学习交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哪里?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两会”前,《人民日报》有篇署名任仲平的重要文章,称我们的问题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还把转变发展方式说成是“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可是,在我们见到听到的“两会”上,房子的声音、低碳的声音高过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声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区域政治经济问题研究
1.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政治特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统一。经济结构的特点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征。关于国家的经济结构合理问题应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国内国外因素等。我国正处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