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生意也有穷尽时?在越秀区明月二路开了6年鞋店的关姨,眼睁睁看着生意从几年前的日进两三百元,降为日进7元,甚至为零。“回去带孙还好过。”这些日子,关姨已在清货,打算就此关门大吉。
鞋店门面约四五平方米,隐于明月二路住宅小区的楼梯间底层,门前就是东山实验小学的后门。“巷口未装铁栅栏前,每天出出入入的街坊不少。”从2002年开店伊始,关姨就将鞋摆在门口,不少街坊顺手帮衬,每日平均可卖两三百元。儿子见状,很快就把店铺买下来。
“儿媳进什么,我便卖什么。”关姨表示对卖鞋没有做过多研究。以前儿媳进的货多为拖鞋、凉鞋、布鞋、胶鞋等日常多穿的休闲鞋。前年,儿媳进了40多双木屐后,则让关姨领教到货不适众的厉害。一位街坊买了木屐,没穿几天便回来投诉,“楼下邻居以棍棒戳我家楼板,抗议太响”。剩下的几十双木屐,关姨降至半价甩卖,也足足卖了两年多。
退休以前,关姨在医院工作,她说看鞋店是为了打发时间。她在铺前摆张躺椅,平日就在楼梯间旁与过路街坊拉家常,有顾客光临,看中掏钱便是。不过,这几年隔街也有一两家鞋店开张,而从她的店铺去华润万家五羊新城店步行也仅需10分钟。加之今年初,居委会在鞋店旁装了铁栅栏,仅在早上7时至晚上9时打开一扇门,平素年迈老人想到关姨的店来,都得迈过高约10厘米的铁栏。关姨觉得,她的生意由此日渐萧条。
“不卖了,变成倒贴了。”今年以来,关姨早上要接送孙子去共和小学,下午3时多再接回来,店铺由此时停时开,曾多次一天仅买出一双7元的拖鞋。现在鞋架上仍有四五十双鞋,如果这月仍清不完,关姨打算将其打包回家。
专家号脉
定位不准倒闭不稀奇
关姨的生意为何从原来的日进两三百,变成最后的关门大吉?专门做商业顾问及商业策划的“广州楚睿商业”董事长黄文杰表示,社区商业的特点非常明显,如果不符合这个特点,最后落得关张结业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认为,想做社区商业、街坊生意,必须要做到两点:便利性和重复性。开在社区里的小店,应该是供附近居民经常光顾的地方,也就是说,有人“图方便”,它才会有生意上门。其次,社区店辐射范围不大,消费者比较固定且数量有限。因此社区店里卖的东西,重复性必须很高。而关姨开鞋店,一双鞋至少能穿上半年至一年,销售量当然有限了。
很多人认为,开店成功的秘诀是“把价格降下来,把产品质量提上去”。但黄文杰则表示,作为社区商业,其“便利性和重复性”是排在价格之上的。一些开在社区的便利店,不仅生存得很好,且部分产品价格还高过大超市。所以,想做好街坊生意,关键还是定位。
金手指
哪些店适合开在社区里
黄文杰分析,目前有三类店比较适合开在社区里:一是日常用品类,如柴米油盐店,这种店可以高度地体现“便利性”,谁家缺了,可以马上过去买,不用跑太远。二是服务型的店,如洗衣店,它的重复性非常高,刚洗完的衣服,可能过几天还要再洗。第三是小食店,如卖包子、豆浆等早餐店,占地不大,但每天都会有人买。
不过,黄文杰也提醒,虽然社区店有时价格可以高过外面,但仍不适合开设一些销售中高档产品的店。因为这类产品,资金投入大,比较性也强,老百姓购买时,一般会多去几家大商场,仔细比较挑选后再做出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