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切实防范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作为消费者应不断学习掌握相关的食品安全和添加剂知识无疑是提高自身防范能力的有利武器。而由一本书——《活着要懂添加剂》——所掀起的一场学习添加剂知识风潮,即“剂风行动”也正在不断升温中。
“灭顶行动”缘于一年前的台湾“馊水油”事件。2014年9月警方查获台湾强冠公司以“馊水油”等回收废油混制食用油案件,涉案油品达数百吨。接着,顶新集团也被卷入此次风波,据称,其旗下的正义公司从越南进口饲料用油用于生产食用油,虽然相关事实尚在调查处理,但要求顶新集团滚出台湾的“灭顶行动”随即在台湾展开。
2015年8月间,一段“台湾导游呼吁大陆游客抵制康师傅”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视频中,一位操着台湾腔、自称导游的女子声称:“康师傅在大陆使用的馊水油数量是台湾的56倍”,让“灭顶行动”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人们不禁在问,“灭顶行动”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灭顶、灭顶,灭的是顶新集团的顶。如果顶新集团干出有违食品安全法的事,它为此付出“灭顶”的代价恐怕也是咎由自取。但灭了顶新集团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当然不能。透过“灭顶行动”,它传递出的信息更多是体现在“民意”和“震慑”。
消费者作为消费主体,承担着食品安全事件的最终后果。因此,民众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痛恨,对于造成这一切后果的经营者的痛恨情绪可想而知。民众要维权,要相关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的心情借助于“灭顶行动”向社会传递了出去。
对违法企业的“震慑”影响恐也将随着“民意”被一同传递出去。
这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就像笼罩在食品中的“雾霾”,始终挥之不去。2005年的苏丹红毒辣椒粉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牛奶事件,2011年台湾塑化剂毒食品事件,2013年进口毒奶粉事件,2014年台湾“馊水油”事件,再到2015年的硼砂毒馄饨事件,无时不刻不在威胁着消费者的身心安全。而这些毒食品事件经常和各种名目的添加剂有关,它们中既有属于非食用物质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硼砂等添加剂,也与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有关。
切实防范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作为消费者应不断学习掌握相关的食品安全和添加剂知识无疑是提高自身防范能力的有利武器。而由一本书——《活着要懂添加剂》——所掀起的一场学习添加剂知识风潮,即“剂风行动”也正在不断升温中。
有读者反映,《活着要懂添加剂》这本书把看似枯燥的添加剂知识溶于故事之中,读起来很轻松,很多情节似曾相识,有些当自己也上过,深有同感。如果早看这本书,一些关于添加剂的错误观念就能得到纠正,很多以讹传讹的事儿就能避免。
《活着要懂添加剂》自2015年2月出版以来,半年时间销售十分火爆,屡屡进入图书畅销榜的行列。以当当网“家事窍门”近24小时图书畅销榜排名为例,2015年6月6日《活着要懂添加剂》即已进入三十强,7月3日又挺进二十强,8月17日更是位居第十五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添加剂畅销书!
《活着要懂添加剂》销量好自然有其道理。其作者俞惠星为著名食品专家,曾担任浙江省金华火腿公司法定代表人,对食品生产等了如指掌。无怪乎该书编辑坦言,专业人写专业事,的确不凡。同时,该书又从消费者的实际感受出发,既还原了添加剂的本来面目,也解决消费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读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生活中本以为了解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些对于添加剂的理解和观念,竟然和实际情况相距这么远,差了那么多。无怪乎《活着要懂添加剂》能掀起这场“剂风行动”!
面对“灭顶行动”,面对食品安全事件发生过后的被动出击,我们更应从防患于未然的大局来思考对策,从这个角度看,消费者确实需要更为积极的去应对,这其中,就应包括像“剂风行动”这样的主动行动,就应多读《活着要懂添加剂》这样的好书。只有全社会的齐抓共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才有可能逐步下降,笼罩在食品中的“雾霾”才会终将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