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价格司5月20日介绍,今后将继续关注全国高铁运营和车票试行运价实施情况,适时通过法定程序,正式制定高速铁路票价,但近期核定高速铁路正式运价“条件尚不成熟”。(见5月20日《广州日报》)
发改委在阐述不成熟的理由时说,目前高速铁路还处于运行初期,在运量仍保持快速增长的时期测算运输成本、核定物价,可能带来平均每位旅客分摊成本的上升,推动票价上涨。如果深入分析,这个理由明显牵强。所谓的“运量仍保持快速增长”有三个因素:首先是节假日乘高铁旅客确实不少,其次是普通车压缩后,无奈乘坐高铁者越来越多,第三,现有武广高铁、郑西高铁等被人为地控制了每天发车班次,看似上座率高,完全是由于发车数量少、压缩发车量造成的,其实还不及实际运能的十分之一。看似运量增加较快,实际上是铁路部门人为造成的紧张局面。
令人不解的是,既然“条件尚不成熟”,为何比绿皮普通硬座车票贵了6倍的畸高票价就这么容易、这么快出炉呢?为何一些部门对大众乘客出手这么狠、用高门槛把多数人拒之车外呢?笔者百思不得其解。
高铁已经出现极大浪费现象。日前,笔者乘坐高铁到长沙开会,到各个车厢转悠了一下,发现许多车厢空无一人。整个列车四分之三没有发挥作用。现在可是旅游旺季呀。再如,郑西高铁投入上千亿元,而现在单程发车间隔在一个半小时以上,每天单向列车仅8趟。与此同时,陇海线郑州到西安段平均每两分钟就经过一趟列车。要知道,建造郑西高铁花费了巨额投资!
高票价使得普通阶层不敢问津,乘坐高铁都是公款出行者和高收入阶层,普通百姓偶尔坐个新鲜,也不由得心痛一阵子。而仅靠公款和高收入者,高铁根本吃不饱,无奈就采取压缩普通列车数量的做法,这种即使高铁空跑也不让普通百姓乘坐的做法,很值得商榷。
如何把高铁运能充分发挥出来,如何避免严重浪费,如何让普通百姓共享中国高速铁路成果?笔者认为,最为现实的选择是,改变目前畸高票价的做法,采取“薄利广销”的策略,降低票价,大幅度增加车次,吸引更多的阶层乘坐高铁。
中国13亿人口,节假日多,劳动力东西南北流动量大,如何解决客运紧张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决策层。铁路作为客运的主力军,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高潮的汹涌而来,铁路客运形成了低、中、高不同档次和票价的客运梯次,满足了不同收入水平和阶层的出行需求,很值得肯定。但是,高铁票价实在太高了,需要铁路等有关部门顺应民意,现在就开始合理核定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