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杨 北京采访报道
方兴未艾。这是我对2010年PE行业的预判。
宏观经济预期好、行业有机会、股市又热闹,势必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更多的人关注甚至直接跳进来做PE,或者是打着PE的旗号做其他事情。从目前看,国内在纷纷成立人民币基金;而外资基金业无一例外地想进中国,竞争多起来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能脱颖而出的永远都只是少数,毕竟做PE对专业要求极高。GP、LP都不够成熟使得一些让大家日后都后悔的事情发生成为不可避免,但其中混乱也可理解,事物从萌芽到成熟总需要有个过程,其中有人做先锋,彩票鼗嵊腥俗鱿攘摇
怎样才能做先锋而非先烈?每个基金都必须立足自己的长处,实现投入产出的最大化。而这必须要有长期战略考量为前提,否则只看眼前利益,是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的。
PE好年景
2010年对于PE行业而言,无论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上讲都会是非常好的一年。
中国经济增长从中长期看都是向好的。由于PE不是短期投资人,对宏观经济的这种判断会增强整个行业的信心。中观上说,中国经济明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多个产业都会进行重新整合,这对PE尤其是像鼎晖、弘毅等这样规模型的基金带来诸多的发展机会。加上在微观层面,整个行业经历了过去1年多的经济危机洗礼,行业人员也得到了锻炼,其未来的投资能力诸如对项目、对人的判断力也会有所提高。
明年的经济动荡、产业调整是必然的。但市场好的时候有市场好的做法,市场不好的时候有市场不好时的做法。实践证明,如果PE能在市场修正时做投资,往往会得到更好地回报。
无论是人民币基金还是外币基金,未来的前景都会很光明。在未来1-2年的过渡期,人民币基金东风压倒西风也会是一个“暂时现象”。所以弘毅也会坚持两条腿走路,人民币基金和外币基金都会十分重视。
因为外资基金对中国PE领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有人误认为中国不差钱,不再需要外资基金。我认为这是种短视,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是资本净输入国,现在其他经济实体在金融危机的重创下还没缓过劲来。
当前中国成了世界上成长最快、尺度最开放的消费市场,企业需要大量投资。但企业对投资的需求是很多样化的,希求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技术、管理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中国的银行业只要投钱就可以做好的话,为何还要寻找战略投资人?后者从中国银行[3.55 0.00%]业改革中确实赚了钱,但他们也带来了银行改制所需要的制度、技术。
当然竞争肯定是会越来越多。但总体上说,中国投资机会的供给远远大于资金的供给。短期内不太会出现PE打架的现象,在某些地区、某些行业中或许会零星出现。以弘毅为例,很难想象会遭遇这样的肉搏。我们已经把触角伸到了中国内陆的二三线城市,而接触的项目尽管有些并不那么性感,但有投资价值的确实很多。
对于开掘国企改革的投资机会而言,虽然现在这个领域有更多的进入者,但国企改革历史积淀越久难度越大,所以现在比过去更有挑战。弘毅过去六七年的时间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和一个经过验证的操作平台,弘毅被认为更可靠、更规范,地方政府也认为弘毅更有可能做好,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中国的外汇投资领域仍然受到限制,弘毅旗下有人民币基金确实也增添了我们的优势。
寻找自己的“根”
在经历了这场危机之后,我觉得有三点经验、教训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首先,PE基金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要关心自身长远战略的制订。在认真研究确定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后,坚持就变得尤为重要。这种核心竞争力的确定并不仅是基金做怎样的投资,还要对基金怎样才能帮到所投公司做长期关注。这个世界上总充满了这样那样的诱惑,坚持做自己,不要学别人去赶潮流、赶时髦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以弘毅为例,我们的投资理念是“通过增值服务创造价值”,因此一直在训练自己面对项目时的耐心和能力。比如2007年Pre-IPO投资风生水起的时候,弘毅也不是没看这类项目,看了很久但最终都没做。彼时很多企业选择投资方,都是看谁出价高就要谁的钱,这并不符合我们的理念。因此这个热闹我们没凑,或者确切地说没凑成。正因此,后来金融危机中弘毅也没受到伤害。
要意识到的一点是,PE基金并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做强做大的,其投资和服务于企业的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投资过程中,弘毅会看自己除了钱之外,还能帮企业做点什么,如果没有什么我们能帮上的,这种案例弘毅也不投。
第二点,要关心所投企业的成长,无论是在企业经营情况不好的时候,还是在其运营非常顺畅时。比如在这场金融危机面前,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出口外贸型的企业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如果此前没有积累,PE基金即使想重视恐怕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弘毅从去年6月开始就帮助企业做过冬计划。对于一个PE基金,Deal maker(做成交易)的能力很重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的能力也同样重要。一旦所投资的公司出现问题,对PE基金的品牌影响力是破坏性的。在PE这样一个以信誉为基础运作的行业,做成10个好案子并不见得会有人记得,但一个做差的案子却会在很长时间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
这种能力却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时间和实践中慢慢摸索积累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最好的反例是:2007年有很多人相信这种能力可以一蹴而就。但回头看:那些当时融到钱的新基金,活下来的有多少?
这其实是种告诫:PE从业者首先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理准备。戒骄戒躁、把每一件小事做扎实是唯一的路径。我想说的是,即使按照这个“傻”办法一点点来,弘毅的成长速度也很快。反过来呢?一次做差就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了。而这种清醒的认知是建立在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上,建立在政府为这个行业提供更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之上。
投资效率倒推论
弘毅确实对明年的投资领域做了一些调整,这是建立在对具体情况的分析基础上。每年弘毅都会拿出3个月的时间来做总结、复盘,在此基础上形成未来的战略。这是惯例,有没有经济危机都会这么做。所不同的是此次经济受冲击大,也使得战略调整幅度比较大。
对弘毅而言,对PE行业发展的这种判断,并不直接导致明年我们的投资节奏会加快。我们的投资节奏一直是比较快的,除了在金融危机大爆发的初期,2008年的第三、第四季度,当时的投资节奏稍微放慢了些。
这轮调整为弘毅今年第一二季度再次回归快节奏投资奠定了基础。同时恰逢市场信心开始调头向上。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弘毅在去年三四季度调慢了投资节奏,但整个公司的工作节奏却比任何时候都快。
当时的这一调整,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去为所投公司做过冬计划,这样自然就使得留给前段投资的精力减少了。其次,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面前,为了拨云见日,所以做了大量研究。而在所有的观点尘埃落定之前,投资节奏放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其三,我们也看到了这场经济危机对于全球经济、产业格局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在给PE投资创造了诸多新的投资机会的同时,也使部分旧的投资机会不复存在。弘毅的投资布局也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
以建筑业为例,早在2003年前后弘毅就开始关注建筑材料。我们认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今后建筑材料需求会持续上升。诸如建筑材料、节能等领域这些以前我们就重视的领域,以后会更重视。
有一些行业则可以用“回归”来形容,比如汽车零配件,2003—2004年间曾是弘毅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随着中国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对汽车零配件的需求也势必增加。另外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汽车行业在学别人、仿造的基础上,在节能技术革新上极可能会引领世界潮流。
但是我们并不是什么行业都投。弘毅还是一家小基金,只能有几个重点关注领域。作为一个投资公司,投资的效率、怎样的投入才能产生理想的回报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那些市场足够大,我们自身在行业、技术和人力资源又很匹配的,才是重点领域。否则很容易人云亦云,投资却又总比别人慢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