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100置业集团董事长易小迪是房地产市场化的坚定拥趸。 “房地产1998年开始走向市场化,但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房企在土地和政策的夹缝中生存,几乎每年都有宏观调控。2008年后,楼市发生了重大变化,那就是,市场化的机制开始替代政策调控的制度,尤其是二线城市地方政府开始完全采用市场化手段。”易小迪说。 易小迪认为,多年来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希望房价下跌都没有达到目标,本次市场调控却使房价下降了。政府意识到市场机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也是在这种形势下,房企经过年初以来的“小阳春”,艰难局面有所缓解。不过,成交量转暖并不代表着市场可以高枕无忧。 易小迪强调,牛市的特点是量价齐升,目前这种情况还没有到来,市场仍处于振荡期,但房企最大的改变出现了,就是认为库存土地要保持合理水平,而不是一味储备土地。企业的注意力从过去高度关注投资、土地变成关注市场和产品,产品精细化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
![易小迪:市场化、城市化带来大机会](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364280868619.jpeg)
易小迪向记者坦言,2007年以前,企业卖房都是卖预期,公司只要把通胀预期强化给客户就可以获得市场。但2008年以后,包括阳光100在内的很多房企都转为卖产品和性价比,跟同行竞争。所有公司都感受到同行打折、跳水带来的压力,定价时不得不考虑周边项目的定价水平。市场化的机制已经发生转变并将持续,可以预见宏观调控会越来越宽松,而市场化的力量越来越强,这是本质的变化。 市场化的竞争转变,也促成了“地根”和“银根”的转变。过去土地供应紧张,银根相对宽松。但如今由于银行对房地产还是实行积极谨慎的态度,资金面并没有宽松到2007年的水平。相反,土地已经变成宽松的供大于求的市场,去年以来不少城市土地价格降幅在40%以上,政府还允许开发商分期付款。 “地根松了,资金虽然还有所紧张,但并不会影响真正市场化企业发展的步伐。大家不是把钱赌到土地资源占有上,而是在产品专业竞争和市场对客户的争夺上。现在政府推动投资,从供应到需求的链条是宽松的,也不会出现供不应求。”易小迪分析。 当前背景下,易小迪认为,市场新的机会是要将刚性需求转变为真正普通大众的需求。如果土地价格不是大幅度的上升,随着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房价就会处于较合理的水平,房地产的需求将持续放大。此外,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尤其是二、三线城市不仅是规模扩大,关键的是城市将进行升级换代。城市升级换代,小城市变成大城市,大城市要变成国际化大城市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亮点和发展机会。 “外在的机会导致企业内部的改变,房企要提升管理能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提高服务水平。而对社区的经营和持有物业的经营能力也是未来重要的竞争手段。”易小迪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