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华 (blog) 根据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消息,2009年我国出口额为1.2万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16%,但因为德国降幅更大,我国一举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出口冠军。 面对这来之不易的世界出口冠军奖杯,我们有理由感到高兴,同时也不无隐忧。 值得高兴的是,建国六十年,我国对外贸易发生了沧桑巨变。从建国之初我国年贸易额约10亿美元,到今天仅出口贸易就达到1.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六十年间,从遭遇封锁、自我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到完全市场经济;从申请复关、加入世贸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中国外贸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理念、制度、国力和地位的变化。我们手中握有的大量外汇,是这次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率先走出寒冬,迎来春天的信心和底气,也是西方政要对中国趋之若鹜和在世界变局中增加中国发言权的实力。扩大开放,发展外贸,融入世界,是我们今后和未来坚定不移的方针。 我们有理由为获得世界出口冠军奖杯而鼓掌。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我国只能算是外贸大国而不是外贸强国。我国这1.2万亿美元出口额中,大部分是附加值较低的廉价商品。据《品贤文谈知识产权》一书介绍:“在中美贸易的交往过程中,中国开往美国的货船大都是满载而去,而从美国开往中国的货船却几乎都是空空而来。原因何在呢?因为中国出口美国的大多是衬衣、牛仔裤、电冰箱、电视机等有形商品,并且大都标注着美欧企业的著名品牌。而美国出口中国的大都却是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使用授权和许可权。他们的产品大都刻录在光盘里,装在手提包里。”这就意味着用中国工人血汗制造的价廉物美的商品输出到了国外,供老外享受,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体力超量透支留在了中国,这种人口红利、资源掠夺、环境破坏的游戏注定难以为继,必须尽快调整。 调整外贸结构是国家调结构的应有之义,政府应该从税收、财政等政策上推进外贸结构调整工作。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营、管理和保护,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注入外贸结构调整之中,拓展由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变的道路。 我们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要注重防止“美元陷阱”。因为当今美元在世界贸易市场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绝大多数国家的贸易用美元结算。我国经过长期省吃俭用,积攒的巨额美元外汇,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由于美国是一个不讲诚信的国家,他们随时会根据政治和经济需要加速印钞机的运转,将我们手中的巨额美元外汇化于无形。如果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倾尽国力,挥洒血汗换来的大量美元外汇除了统计意义上的心理安慰和官员考核政绩之外,对广大国民来说没有多少积极意义。 我们应当抓住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格局变化的机遇,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逐步融化美元霸权坚冰,推进世界货币改革,加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发言权。另外,我们应当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及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范围,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外贸易风险。 外贸隐忧远离之日,我们炎黄子孙的笑容会更加灿烂!
![叶建华:出口第一喜忧参半](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364325793465.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