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一个与众不同的新首富



这是一个只要劳动就完全可以创造财富的时代,是一个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意义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宗庆后

阳春三月,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福布斯财富榜放榜了。在长长的名单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杭州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庆后,以70亿美元的身价在榜单上排名第103位,成了中国大陆新首富!

 

对这份排行榜,对这个“首富”的称号,宗庆后淡然一笑:“别人怎么排,那是他们的事情。我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娃哈哈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在他看来,这份榜单的意义更多的是对企业价值的肯定。

1995年,这位以勤奋著称的企业家,这位公认的“中国经营大师”,光荣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成为中国亿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时隔15年后,福布斯财富排行榜的最前端,又出现了他的名字。

 

劳动创造财富。他动情地说:“我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正是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做点事情的机遇,正是这些政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创造财富的平台。”

的确,宗庆后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新首富,一个卖水卖成的首富,一个奉行要富大家一起富的首富,一个过着“苦行僧”式生活的首富。

卖水卖成的首富

在这个充满娱乐精神、各种新闻层出不穷的年代,中国新首富是谁可能已经不太引人注目。然而,宗庆后这个靠卖水卖出来的“首富”,这个从传统快速消费品行业走出来的“首富”,还是吸引了无数媒体、国人的眼球。

据资料,中国钢铁企业的龙头,总资产达2000亿元的宝钢,全年的利润也不过72个亿。而宗庆后掌管的娃哈哈,去年一年的利税高达126个亿。要知道,这是靠卖一元、两元的饮料赚来的利润啊。

卖水卖出来的首富,他的卖水经历开始于23年前,不过那时候,他卖的是:冰棍、汽水。

创业初期的条件十分艰苦,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宗庆后从校办企业办公室,借了14万元钱,也不敢全部用完,只用了几万元钱,简单地粉刷了一下墙壁,买了几张简易的办公桌椅,就开张了。

作为校办企业经销部,首先要为学校做好服务。所以任何时候,只要接到学校电话,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宗庆后都会马上蹬上三轮车,走街串巷把冰棍送到学校去。“一根冰棍4分钱,卖一根只赚几厘钱。”宗庆后至今记忆犹新。

利润虽然微薄,但宗庆后坚信付出总有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庆后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开始为人家代加工产品。到年底一算账,居然有了十几万元的进账。

没有自己的产品,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第二年,宗庆后与人合作,成功开发了属于自己的产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没想到投放市场后一炮打响,订单雪片般的飞来,产品供不应求。到1991年的时候,娃哈哈的销售已经过亿,宗庆后掘得了第一桶金。

1991年,宗庆后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资不抵债的杭州罐头食品厂,并将工人与退休工人全都留了下来。为了让兼并的工人有活干,宗庆后开发出娃哈哈果奶。之后,宗庆后又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生产纯净水、碳酸饮料、茶、果汁饮料等100多个品种的产品。

这么多年来,宗庆后始终坚持主业经营,在饮料行业的一方天地辛勤耕耘,不断把主业做大做强,建起庞大的“饮料王国”。如今,娃哈哈在全国58个生产基地建有近150家分公司,3万多名员工,拥有300多条生产线,年生产饮料1000多万吨,连续十二年领跑中国饮料行业。

纵观近十年来的财富排行榜,从事实业的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从事金融资本运作、房地产等暴利行业的,这也说明制造业是最辛苦的,赢利也是比较低的。那是什么信念,使宗庆后甘愿当制造业的“守望者”?他认为,搞虚拟经济来钱虽然快,但毕竟是纸上富贵,实业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根本,真正创造财富的也只能靠实业。因此,就是比人家要辛苦一些,只要对国家和社会有利,宗庆后都心甘情愿。

的确,当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很多富翁的财富一夜之间缩水,有的甚至到了破产的境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差钱的宗庆后可以一下子拿出60多亿元,拉起近百条生产线,抓住了危机中的机遇。他说:“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同时也有责任为保增产、保就业尽力。”

宗庆后首富的桂冠,是与他的勤奋相连的。他每天工作时间一般在16小时以上,23年来从未改变过。一年中,他有200多天在市场一线奔走、考察,用脚丈量土地,因此有“中国最勤奋的企业家”的美誉。

没有最勤奋,只有更勤奋。时至今日,贵为“首富”的他,仍身体力行、事必躬亲,每天审阅文件到深夜,平均两三天就撰写一份销售通报发给各地市场。就连中国人最注重的春节,也照样能在厂区、办公楼里见到他忙碌的身影;每个月,他都要召集全国各地的部厂长商量战略决策,往往要探讨到深夜;每天,清泰街总部那幢并不起眼的六层小楼里,只要他没有出差,他的办公室总是最后一个熄灯。

或许是出身穷苦、又有着15年的上山下乡经历,使宗庆后身上有一种特有的吃苦与勤奋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特有的基因,使他通过卖一瓶一瓶的水卖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新首富。

凡是了解他的人,在谈到他的成功时,都会有相同的感叹——“迟早的事,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这么勤奋、用心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

要富大家一起富的首富

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理,这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作的英明决策。如果只有东部地区的富裕,只有少部分人的富裕,而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仍陷贫穷,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实现不了繁荣富强。只有大家一起富裕起来,国家才会强大。宗庆后为此而作出了长期的努力。

涪陵公司是娃哈哈在外地设立的第一家公司。想当年,与有着“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比起来,川东涪陵交通不便、气候潮湿、各种工作生活条件都无法让人满意,据说那时组建工作班子居然派不出人来,原因是无人肯去那个穷乡僻壤。

宗庆后耐心地做员工的工作: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是国家的号召,涪陵的老百姓为了三峡工程已经做了很大牺牲,再说我们能够先一步发展起来也是得益于国家政策,现在国家要求我们支援库区,我们有责任去帮助他们。

最后是他自己带领着二十多个人,在那里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在他的身体力行下,涪陵公司很快就成为重庆当地的支柱企业。产值、利税连年增长的同时,还为库区移民盖起了新房,员工生活得到很大改善。面对一些媒体的镜头,一位员工用他浓重的川音发自肺腑地说:我们以前住的是几十平米的破旧小房,现在住的是一百多平米的新房;我们以前一年的收入只有几百元,现在是几万元,娃哈哈来了之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涪陵公司取得成功之后,宗庆后并没有停步,支援帮扶的步伐反而越迈越大。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贫困落后地区、民族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都是他支援、帮扶的对象。迄今,他已经在这些地方共投资53.84亿元,建起了57家分公司。

凭着品牌、资金、网络优势,娃哈哈创办的外地公司建一个、赢一片,不仅解决了大量就业、增加了当地的税费收入,更带动了运输、包装、水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了拉动当地发展的“火车头”,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经销商和供应商则是得益于娃哈哈发展而走向富裕的又一个群体。

不少经销商在开始做娃哈哈生意的时候都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临街小店,而如今都成长为很有规模、气派的贸易公司了,来自东北的洪超英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谈起自己的变化,她说:以前自己的店资产只有十几万元,还是贷款来的,而现在的资产已达到上千万元,这一切都是娃哈哈给她带来的。她充满感激地说:“宗庆后老板就是我的老板”。

农业、农村、农民,在我国的现代化道路上有着特殊的分量。因为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亿万农民的收入提高,没有广大农村的小康就无所谓“共同富裕”。

作为一个食品饮料企业,娃哈哈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在现有的3万名左右员工中,大约80%以上都来自农村。有的地方,一个村中就有好多人在娃哈哈打工,他们不少人因为在娃哈哈工作而改变了生活,有的在城市中安了家,有的在老家建起了漂亮的小洋房,过上了殷实的日子。

娃哈哈主营产品中,茶饮料、果汁饮料、乳及乳饮料、八宝粥、方便面等均是以农产品[17.32 -0.46%]为主要原料深加工而成,所以每年都要采购大量的各类农副产品。二十多年来,累计采购茶叶、白糖、糯米、鲜奶等各类农副产品230亿元,直接和间接解决了130余万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不少农民跟着娃哈哈的发展不断调整农作物结构,通过种“放心粮”走上了致富发展之路。

江苏金田野公司是娃哈哈的糯米、米仁供应商。娃哈哈通过他们与当地20000多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解决了当地农产品的出路问题。对此,缸顾乡陈书记说:“自从签订了收购合同,老百姓就种上了‘放心粮’,人均年收入也从2003年的2000元,增加到现在的上万元。我们村村修起了水泥路,建起了冲洗式的公厕。老百姓盖起了一幢幢小洋楼,还买起了小汽车。感谢娃哈哈带领缸顾乡农民致富,建设新农村!”

娃哈哈的发展使大批经销商、供应商,以及千千万万的农民都从中受益,对于自己的员工就更不用说了。

自从1987年娃哈哈成立以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长7倍。而娃哈哈员工的平均年收入整整翻了几十倍,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BP机还是新鲜玩意时,娃哈哈职工就挂起了“蛐蛐儿”,再到后来,大哥大、手机、手提电脑……娃哈哈员工总是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端,最先享受到物质成果。

而在房价水涨船高的今天,“居者有其屋”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娃哈哈分配住房1300多套,解决了大多数员工的住房问题,实现了“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小康社会的住房标准。越来越多的员工还开上了私家车,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共同富裕”在国家是一个政策目标,而在宗庆后则是一种自觉的责任。

过着“苦行僧”式生活的首富

一贯来,老百姓对富豪生活的理解往往是:“脚盆嵌玛瑙,檀香劈柴烧,山珍海味吃不了,拿去喂狗喂猫。”

 宗庆后:一个与众不同的新首富

在当前大陆,也确实有这么一群富豪,热衷挥金如土、奢侈享乐。

而作为大陆新首富的宗庆后,经历过上山下乡艰苦煎熬的他,中年创业、白手起家,与一般人相比,对财富的来之不易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虽然坐拥上百亿资产,却依然维持着他一贯的作风:简单生活、节俭办公。

就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开始追求品质生活的同时,宗庆后的生活却谈不上“品质”。除了特殊场合,他总喜欢套件茄克,脚上一双有点旧的布鞋。混在小摊小贩里,别人不说,谁都看不出他就是娃哈哈的老总。前不久出差,他花了19.5元买了套内衣,还开玩笑说,穿我身上,人家都以为上千的,质量好就可以了。

整天忙于工作的他,对吃也没什么要求,最便宜的豆腐乳、咸菜便是他的最爱。在公司的日子,一日三餐几乎都在公司食堂解决。和员工一起吃饭,大家议论说哪个菜淡了、哪个菜咸了,他就亲自跑到厨房“指导”大师傅:“你看这个菜,这个多放点盐,这个少放点。”在外面经常随便吃个盒饭,便开始工作。

在极少的业余时间里,他也不热衷于企业家们钟情的贵族运动,更新换代频繁的高档电子产品从来都与他“绝缘”。他现在用的手机,不是那种高档的商务智能手机,而是很普通的那类,他认为只要能接电话,1000元的也就足够了。他的办公室则显得很特别,前面办公,后面便是卧室,他常常会因为加班晚了而不回家,就睡在办公室,说这样方便工作。

如果说他有什么个人嗜好的话,那么就是喜欢抽烟和喝茶。他以前一直抽一种叫做“紫罗兰”牌价格低廉的香烟,现在抽一种来自香港的“大哥大”牌低焦油的香烟,仅10元一包。不过,2007年底,“大哥大”涨价了,12元一包,为此身为大富豪的他还发了一通牢骚:“这年代,通货膨胀,涨得太快了。”

而他抽烟的动机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提神。另外他也喜欢喝茶,也是为了提神。“我一天只睡6个小时,如果不抽烟、喝茶,现在我就会睡着了。”

有一次,电视台要录制节目,专门把他拖到了西湖边,坐着喝茶。节目完成后,他忽然大有感触:“原来坐在这里喝茶挺舒服的。”下属建议说,要不下回多到湖边办办公,边看文件边喝茶?想想这的确是件美事,但说过之后就全忘了,他总是说:“还不到享受的时候啊。”

俗话说烟酒不分家,但是嗜烟如命的宗庆后却滴酒不沾。在每年的经销商大会上,他同样是以饮料代酒,“我们是做饮料的,怎么能喝酒呢?”他常常以此言来抵挡客户们的热情喝酒邀请。

相比员工的生活质量,他总笑着说:“我还没我员工好。”跟了他十几年的下属告诉我们,“现在他腰不好了,原来出差坐飞机都要求坐经济舱。”作为社会公认的中国大富豪,按宗庆后自己的估算,每年的消费不会超过5万元。

对此,宗庆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苦惯了。”他还这样对我们说:“我小时候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后来做生意也吃过不少苦,钱都是自己一点一滴辛苦挣出来的,但真的不太会享受。”

与之相呼应,娃哈哈也是一个以“省钱”出名的企业。

2009年,娃哈哈已经拥有员工近3万人,在全国29个省市建有58个基地近150家分公司。和这些显赫的数字相比,娃哈哈的总部大楼显得异常“寒碜”,一个6层的小楼,大门并不气派,上面只有“娃哈哈”三个字。很难想象全国饮料业的老大,中国大陆首富,竟然是在这里办公。老员工说,其实这还是后来重修的,刚开始的时候“楼更破”。宗庆后的办公室不大,只有简单的装潢,与其他企业的老总办公室比起来,只能算是“寒舍”一间。

另外,娃哈哈在员工中倡导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通报、指示都在废纸背面书写。在几年前,部门50元以上的报销都要宗庆后亲自签字。一个年产值上亿的分厂,连买个电瓶车都要他签字同意。据一位员工回忆,有一次公司刷墙,那个时候的每平米只有1毛多钱,宗庆后还自己拿着尺子,一个柱子一个柱子地量过去。

在这个算得上中国最节俭的企业家的熏陶和影响下,所有娃哈哈人都将节俭作为了自己的做事准则。不断技改为的是减轻瓶子的重量,设备改造为的是减少能耗,废物利用为的是节约办公成本。作为掌门人的宗庆后经常告诫员工:“娃哈哈作为饮料企业,一瓶水只挣几分钱。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

古诗说,成由勤俭败由奢。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宗庆后是节省出来的中国大陆首富。也正因为懂得节约,他才从卖冰棍、校簿的校办企业经理,成为全国最大饮料行业的掌门人;他的企业才能渡过一个个难关,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富裕,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共同富裕,则是我国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宗庆后,这个与众不同的新首富,正用自己的辛勤创造财富,带领更多的人走向小康社会。

马克斯?韦伯认为,成熟社会的标志是,人们从物质的追逐中脱离出来,开始去发掘生命中另外一些抽象的、形而上的价值。

而宗庆后追求的就是这样的价值,这正如他所说的:“至于我个人,像我们这辈的人,都是经过艰苦奋斗才有今天的一点成绩,而且我这一辈子就创造了娃哈哈这一个事业,我总是希望娃哈哈能够越来越强大,能够带给更多的老百姓幸福和健康。几十年高强度的工作下来,你说累肯定是累的,但是很多也已经成习惯了。现在我肩负的不仅仅是娃哈哈3万名员工的生活,还有全国各行各业与娃哈哈相关的几百万人的就业和生活。所以,一刻都不敢松懈。”

可见,宗庆后做企业的动机,不是为了个人更好的生活,而是为了用自己的财富,去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整个社会。所以,宗庆后不仅仅是中国大陆首富,更是中国最值得推崇的企业家,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会更务实地做企业、做品牌。只有这样的中国企业家多了,中国经济才会发展得更好,国家才会更加强大,人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美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6620.html

更多阅读

宗庆后:三年再造一个娃哈哈

  2009年,娃哈哈集团成为浙江效益最好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2亿元,成为浙江首家年利税超百亿元的企业。  不过,在董事长、总经理宗庆后看来,这些辉煌都属于过去,眼下,他正一刻不停地带领“娃哈哈”迈向更高的平台。  3年内力争销

宗庆后:娃哈哈做公益事业还属初级阶段

在昨日揭晓的“2005胡润百富榜”中,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以65亿元的财富位居第8名,而在2004年,他还是仅以19亿元的财富位列第48名。   巨大的财富背后,宗庆后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慈善商人,其在“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2005福布斯

宗庆后:我只不过是一个开明的“独裁者”

在宗庆后看来,中国的企业不搞集权行不通,他认为企业管理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是手段,集中才是目的。他认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开明的“独裁者”。他表示:“我其实也很民主,不同意见我也会接受,不存在面子问题。”   相信

大众创业就是骗局 宗庆后:大陆新首富 创业靠的就是感觉

   1987年,当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冰棒时,他大概不会想到:十多年后,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谈及自己的创业经验,宗庆后的回答很简单:“创业靠的就是感觉,我可能感觉比较准确吧。

宗庆后:“联销体”的背后是“家文化”

2008年,“达娃之争”几近尘埃落定,娃哈哈和国内所有企业同样迎来全球金融风暴。但不同的是,娃哈哈业绩不仅没有下滑,反而强势高增长:2008年上半年,娃哈哈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4.5%,营业收入增长31.5%,利润增长38.47%,而利税总额则增长了3

声明:《宗庆后:一个与众不同的新首富》为网友抱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