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稳虎:中国钢企必须改变自己



铁矿石价格谈判就像“四季歌”,每年都要唇枪舌剑一番。今年也不例外。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力拓和必和必拓打算撇开中国,先与日韩钢企谈判,然后倒逼中国钢企接受别人谈妥的价格。与两拓较量了多年,作为世界铁矿石最大用户的中国钢企,已沦落到丧失谈判资格的境地。

 魏稳虎:中国钢企必须改变自己
中国钢企为什么会被边缘化?

以往我们总是从谈判技巧上找原因,比如“窝里斗”、“内奸”作祟、火候把握不准等等。应当承认,这些因素都存在,但不是主因。众所周知,谈判是不折不扣的力量角逐,无论你怎么斗心眼儿,谈判的天平最终会向强者倾斜。中国钢企被边缘化,也是双方力量竞夺的结果。

从经济学角度看,价格是供需双方角力、撮合的结果,谁在市场上占据主动,谁就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资源稀缺”大背景下,资源市场属于典型的卖方市场,拥有资源的卖方绝对控制着价格话语权,这是不争的事实。否则老美也不会在中东大打出手。

具体到铁矿石市场,两拓供应量合计超过全球的50%以上,其在市场上占据绝对的霸主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复苏,铁矿石的需求量逐步上升,市场天平再次向供方倾斜。最大需求方这一角色,不仅没有给中国钢企带来更多的话语权,反而成为铁矿石巨头愈加嚣张的一大主因。进一步说,中国钢企的需求量越大,就越有求于别人,在谈判桌上的分量就越轻微。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粗钢产能接近全球的50%,去年全年的粗钢产量同比预计将增加13%。正是不断攀升的需求,助长了两拓的牛气和霸气。

铁矿石谈判尚在预热阶段,但谈与不谈,结果大同小异。

如何改变被边缘化的命运?四个字:开源节流。一方面寻找更多的铁矿石供应渠道,另一方面严格控制钢铁产能,从根本上抑制对铁矿石的膨胀需求。从短期看,控制产能、抑制需求更实际一些。

无论从价格谈判的角度,还是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都必须严格控制钢铁产能。据披露,国内钢铁生产能力为6.6亿吨,需求4.7亿吨,过剩1.9亿吨,同时还有5800万吨在建。显然,国内钢铁产能已严重过剩,而且过剩程度仍不断加剧。这样下去,不仅钢铁产业没有出路,经济躯体也会受到严重侵害。

至于如何有效控制钢铁产能,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在此笔者强调的是,国家应该通过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严格控制钢铁产品的出口。据有关人士透露,由于产能过剩,大约有1/4的粗钢产量需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出口予以消费。这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忍气吞声接受着别人的高价原料,另一方面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他人提供钢材产品,这笔账简直亏到家了。应当明确的是,资源与环境决定了钢铁产业必须以内需为主,靠出口消化过剩产能的做法绝对行不通。

由别人主宰自己的命运,结局注定是可悲的。对于中国钢企来说,如果不能改变环境,那就尽快改变自己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7036.html

更多阅读

捷豹路虎:中国依赖症加深

     今年第一季度,捷豹路虎在华销量为21727辆,同比增长20.7%。但相对于去年前三个月销量达17997辆,同比增长110%的增速已然放缓不少。  据统计,这两个汽车品牌在2012/2013财政年度全球共售出374636辆车,销量比上一年度提高了22%

企业所得税按季度缴纳 季度矿价到来,中国钢企路在何方?

 文|《现代物流报》记者 王京  近日,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以宝钢为首的国内钢企不得不相继降低钢材出厂价格,而铁矿石供应商对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却势在必得,在这种高矿价低钢价困境下,钢铁企业的出路何在?  6月7~13日,“墨西哥矿

企业取暖费发放标准 “世界钢王”抱中国钢企取暖

 尽管米塔尔和中国钢企也是生死对手,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在铁矿石这一钢铁上游的原材料市场,双方有着共同利益点。  文|胡一林   出处|《英才》杂志8月刊  一个季度净亏11亿美元,对于英籍印度人拉克希米·尼沃斯·米塔尔(Laks

魏稳虎:扩大内需依然十分迫切

7月16日,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亮相,GDP增幅达到了7.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此前确定的“经济企稳回升”的判断相吻合。虽然经济走势让人松了一口气,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仍不容小视。 具体分析7.1%的构成,我们发现,拉动经济增长

声明:《魏稳虎:中国钢企必须改变自己》为网友成功人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