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升:创新就是率先模仿



在中国保险界,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副总编时,第一个在国内开展500强企业评选,在企业界影响深远,后来下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具有国际拍卖概念的著名拍卖公司嘉德,接着他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注册寿险服务商标的寿险公司—泰康人寿。

8月底,担任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的陈东升来深参加论坛,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这位磨砺商海多年的成功商人,讲述了他心中的为商之道。

创业 世界500强中找机会

从陈东升的职业历程来看,他似乎总是能够领先别人一步。此中的秘诀何在?

陈东升说:“要站到一万米的高空看这个世界,身处到一百年的时空观察这个世界,这样才能有远见与坚持,才能不会出现偏差,才能看得更早、更远。”

陈东升总是能站到高处看这个世界。上个世纪70年代,陈东升是湖北天门的一名初中生,他对世界各地的信息如饥似渴,每天都要坚持看新华通讯社出版的报纸《参考消息》,因为该报纸的内容大多是转载世界各地媒体的文章。

本科毕业后,陈东升毫不犹豫地来到北京,就职于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际贸易研究所。1988年,陈东升来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并一步步做到了常务副总编的职位。这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值得艳羡的成就。可是,在当时的陈东升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过渡阶段。

在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工作时,陈东升阅读了大量西方书籍和杂志,开拓了自己的视野。陈东升最感兴趣的是《财富》500强排行榜,他发现每个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与其国家的整体实力成正比,因此他坚信国家强盛一定会表现为企业的强盛,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有世界级的企业。陈东升开始在《管理世界》搞国内500家大企业评选,开创了一个全国第一。

通过研究世界500强,陈东升发现这些企业里有许多保险公司,这为他后来创办泰康人寿埋下了伏笔。他说:“我认为眼光最重要,要看到事业的发展方向。远见不是天生的,是后来培养的。很多人是没有这种方向感的,你看他很投入地在做一个事情,其实他并没有认准前路。我当时的朋友都记得我当时说过的话,‘美国今天火的,就是中国明天将要火的’。”

此时,创业的激情开始在陈东升的心头萦绕。

商机 提出新“三大件”理念

陈东升说,能够带着足够的激情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业,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人生。“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大学刚毕业时分配到外经贸部工作。当时,湖北有一个学生刊物叫《青年论坛》,我被委任为这份刊物驻北京记者站的站长。我每天骑着一辆女式自行车,穿梭于北大、人大、清华、中央党校等单位之间采访,经常是凌晨三四点才能回到宿舍。这份兼职工作连一分钱报酬都没有,很累,但我却总是乐呵呵的。”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社会和经济迎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时代。当年35岁的陈东升满腔热血地开始了创业。1992年,陈东升同时递交了两份申请,一个是申请创办嘉德拍卖行,另一个是申请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执照。1993年5月,经过9个月的等待,陈东升如愿以偿,中国嘉德顺利获准创立。

陈东升对事业一直充满了激情,他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如今他又提出“超级三大件”的前瞻观点。他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正是消费升级的起跑线,目前在人均GDP逾3000美元、中等收入阶层扎堆的沪、京、粤、浙等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升级尤为明显。在这个全球化、城市化和服务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汽车、住房、保险必将成为老百姓生活的超级“三大件”,他们的消费量级已经达到10万元,这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强劲。所以,陈东升对实现自己的梦想充满信心—把泰康做成一个最具亲和力、最受市场青睐的大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

经营 创新就是率先模仿

陈东升的一句名言广为人知,并且成为中国管理界的经典名言:“创新就是率先模仿”。通俗地说,就是要善于率先找最好的对象模仿。

回想起创办嘉德时,陈东升当时根本不知道拍卖的艺术品怎么来,也不知道怎么拍。但是陈东升选择了最好的模仿对象,国际最著名的拍卖公司索斯比。做中国的索斯比,嘉德成功了,这是中国第一家具有国际拍卖概念的拍卖公司。

1996年他创办了泰康。为了借鉴最优秀公司最优秀的管理经验,陈东升几乎走访了所有世界顶级的保险公司。它的营销体制来自东南亚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同时借鉴国泰、安泰模式;而信息技术、精算、管理、财务和投资等内务方面则向欧美学习,精算师和财务总监在全球招募。“我甚至连别人公司里面饮水机的牌子都记下来了。”

2005年1月18日,全世界注目的《财富》(中文版)2004年度中国商人揭晓,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获此殊荣,登上了2005年《财富》(中文版)》第一期的封面。

在这次企业家论坛上,陈东升又在“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对话中阐明创新观点:模仿的过程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将拷贝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不是机械的拷贝和模仿,而是一种企业实实在在的创新。他说,实事求是就是最大创新原则。时代的创新是100年一次、或是20年一次,微观企业的创新实际上是每天辛苦地面对竞争对手、面对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进行决策、不断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整个过程加起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业过程。“一个企业的成长,三年决定生死,五年打下基础,八年站稳脚跟,十年小有品牌,二十年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精彩语录

要站到一万米的高空看这个世界,身处到一百年的时空观察这个世界,这样才能有远见与坚持。

一个企业的成长,三年决定生死,五年打下基础,八年站稳脚跟,十年小有品牌,二十年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做企业就是要做事业,不是单纯做生意,只有做事业的人才能有做百年老店的想法。

-人物档案

陈东升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年龄:49岁籍贯:湖北学历:经济学博士个人经历

1983年7月至1988年就职于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发达国家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1988年至1993年5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副局级)、中国500家大型企业评价协会副会长;

1990年担任《1979年以来中国十年改革开放成果评述》副主编,成功组织主办“中国工业四十年成就展”;

1993年5月至1996年8月任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东升:创新就是率先模仿
1996年8月至今任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从湖北的一个小县城走到今天的位置,陈东升的人生轨迹让人钦佩。这次来深参加中国企业家论坛,他仍旧以他的招牌微笑与每个人打招呼。实际上,陈东升同样以这种谦和对待他的下属。他经常去看望泰康的代理人,与他们座谈。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们每个人都是我的亲人”。陈东升把每一个员工,尤其是一线的员工都当作他的衣食父母。

在访谈的最后,他引用了那句被人咏颂了千万遍的名言,“机遇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他创办泰康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当时,我的内弟在家里说,有一家大公司要办财产险公司,监管部门说现在只鼓励办寿险公司,要是改成寿险马上就批牌照给他们。那家公司马上就放弃了,我说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让我来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股热血立刻涌了出来,整晚睡不着,第二天就去王府井[36.05 -1.61%]书店一楼买下所有的保险书。机遇就是这样来的。”

源于此道,泰康在十年之间成长迅速,成为国内保险业第一家获得ISO9001国际标准(UKAS)质量体系认证的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成为国内保险业首家采用国际惯例进行信用评级,并在三年内信用评级从AA跃居AAA——级的寿险公司。在陈东升的带领下,泰康人寿成为寿险行业内业务增长最快的公司,连续三年年增长率超过100%。

有钱不一定等于有事业

“做事业不是做生意!”在采访的过程中,陈东升一再强调这一点,“要保证‘我不是光为赚钱的,我是来做事业的’这种思想。做企业就是要作事业,不是单纯做生意,只有做事业的人才能有做百年老店的想法。”

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解释自己的观点。“大概在1992年的时候,我还没有创办企业,来深圳这里找过一个同学。他当时做股票投资,有两千多万的身家,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两个亿。可是,当时他身边只有七八个人。我觉得他虽然有钱,可是没有事业,他对社会没有贡献,没有影响。我当时也认识一位在深圳办工厂的企业家,他从湖北天门老家带来了两百多号人,浩浩荡荡啊!他虽然没有我那位搞股票的同学钱多,可是他对社会的贡献更大。所以,有钱不一定等于有事业,有事业一定不会缺钱。这就是我经常讲的富与贵之间的关系,富不一定贵。”

陈东升谦虚地说,他的奋斗之路并非人人皆可复制,他只是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他对各种“成功宝典”的态度独树一帜:“我平时看很多书,可是最不喜欢读所谓的人力资源手册之类的书籍,也不读国内写的有关商业书。这不是我崇洋媚外,而是因为中国的商业积淀还太少。坦白地讲,中国真正的商业积淀是从我们这一代开始的,就像柳传志那样,一定是白手起家把公司从零做到大。商道里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包括商业思想、商业哲学、商业文化、商业方法,不亚于单纯的哲学与历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7195.html

更多阅读

张富士夫:创新就是与困难局势抗争

不久前,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启动了一项高端的创新访谈,他们访谈了九大极具创新精神的公司CEO——博世、基因科技、Infosys、诺基亚、RIM、SAP、3M、丰田、联合利华,发现了CEO驱动“创新飞轮”的关键力量: CEO必须成为创新领袖。

陈东升:战略的整体论

不要因为一两年的盈亏去转型,你以为别的行业就是那么容易赚钱的?文/王育琨 学者教授们常常把战略说成是英明决策,是目通万里、思接千代的产物,一下子就能确定10年战略、5年战略或者2年战略不动摇。而陈东升不这样看。他所理解的战略,是

陈东升:行走在历史的框架里

陈东升的责任与使命是的,陈东升应该就是这样一名企业思想家,我们所了解的陈东升,统领着泰康人寿、嘉德拍卖和宅急送三家公司,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学院派企业家。他在繁复的企业管理之余,总是有热情对经济、对历史进行一轮又一轮深度思考

对话陈年:创新就是“乱来”(下)

一个卖服装的网站,没有颠覆性的技术,也没有革命性的商业模式,卖的也不是革命性产品,却引爆了一股革命性的力量。为什么?应用创新能否成为一种强悍的核心竞争力?应用创新能成为一种强悍的核心竞争力?我最近一直在寻找这方面的案例与

陈东升:建设消费型社会需要发达的保障体系

2009年8月27日-28日,由招商银行[12.73 0.39%]、泰康人寿主办,中央电视台、新浪网、兴业全球基金、华夏时报、CTR央视市场研究和财富生活杂志等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金融品牌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金融品牌的国际化

声明:《陈东升:创新就是率先模仿》为网友脱离黄钻用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