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下海从事管理咨询业已经有9年的历史,在业务合作过程中、在客户服务工作中、在专业交流活动中,形形色色的咨询公司和咨询从业人员见过不少,各色人等,个性迥异,纷然杂陈。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麦肯锡原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曦轲,此君思路清晰、知识广博,具有大家风范。见过太多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并在业界有相当影响力的“腕”级人物之后,逐渐体悟这个群体的共性和个性,忽然涌起一种想要总结他们职业素养的冲动。
职业天赋是咨询人士成功的首要前提。中国本土咨询公司要立足,关键人员必须要有独特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禀赋,如组织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能力。专业能力的表现方式有两种:一是自身超出常人的某一方面的专业实力,典型的是拥有营销、人力资源两大领域专业能力的人士,如叶茂中、李光斗、彭剑锋、邵隆图、张家祎等;另一种是业务模式、公司模式或制度设计的成功者,如王璞、赵明和梁定邦等。个人能力转化而来的组织能力,决定了咨询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前景。
商业气质和企业家精神是推动咨询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掌舵人没有商业气质,一般的咨询公司就很难做大,顶多是几十个人的规模,再做大就难了,因为咨询企业也是企业,企业就是要讲商业规则,追逐商业利益的,过于人文化的本土咨询公司肯定难以做大,这是咨询公司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家精神则是咨询公司做大的充分条件,通俗点讲,如果小富即安,或者肥水流入自家田太多,那样的话就无法在现有的咨询模式下集聚发展需要的人才,没有人才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分享是最好的招贤纳士的方式。个人认为,北大纵横之所以能够做大,与王璞在这一点上的智慧和气度最为相关。在中国的企业界,异曲同工的还有牛根生、曹成旺等。当然,牛总在物质利益“放下”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放下”精神层面的“超前”追求,这是教训,希望能够让大家汲取。
在咨询业的成功途径很多,当然不一定非得做成一个咨询品牌才算,建立个人品牌也是很好的成就方式。北大纵横的宝山、程山都可算咨询业的此类成功人士,甚至还包括一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项目经理和咨询顾问,这些人都有建立个人品牌的基础。北大纵横也有这样一个群体,这是咨询公司发展的中坚。我认为这个群体要建立个人品牌需要具备三大素养。一是专业素养,你必须是某个或某几个领域的专家,最好有较丰富的实战经验;二是良好的健康的物质观,这与个人的心胸有关,要深入认识和解构自身的物质价值观,建议去研究一下学习型组织的心智模式这一节,希望顿悟或者至少有所启迪。拥有了豁达的气质,你的舞台才会更大,锱铢必较、睚眦必报是难以取得太大成就的,更不可能造就个人品牌。很多老板信佛,有的甚至意在皈依,但据我所知,他们的出发点就错了。信佛是为了让佛祖保佑自己能够解脱原罪,赚更多不义之财,也有的把“拥护的价值”当作衡量他人的天平,把“使用的价值”当作批判他人的工具,自己则在“贪嗔痴”念中实施“鸵鸟政策”,这样的结果,个人品牌还能建成么?!我就很是怀疑;第三点就是对外传播的能力和意识。“养在深闺人未识”是让人遗憾的。
蹉跎行业近十年,一直怀揣梦想:做一个有点价值的人。现在不知离实现这个梦想还有多远,不会是永远有那么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