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世纪金源2009年刚在此砸下400亿元,欲4年内打造另一座城。这个占地9000亩、建筑面积1300万平方米的长江世纪城,成为该集团有史以来最大面积和最多投资的项目。 巨额资金的占用没有止住黄如论造城版图的继续扩张。一幅来自家乡的巨型地块,将这个素来行事低调的闽派地产商推上风口浪尖,其发展轨迹也在漩涡中重新浮现。 海外淘金 黄如论是从福建连江县马鼻乡走出来的穷孩子。15岁就开始尝试各种小生意。 1981年,30岁的黄如论去了菲律宾。根据作家王朝柱在其撰写的《我心目中的黄如论》记载,黄在菲律宾打拼几年慢慢融入当地的上层社会。经由菲律宾一位“高干子弟”牵线,黄如论参股并游说一位华侨巨富,一同参与了濒临苏比克海湾的原美国海军基地地块的竞拍,这幅将被用于旅游建设的地块被黄等人拿下后,又进行了土地运营,黄因此在菲律宾淘得了第一桶金。 1989年春末夏初,黄如论回到福州。1991年创建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先后完成了国泰大厦、民安新村、金源新村、金源大广场等项目。此后,又转战江西南昌,收购或开发了几个项目。 在这个阶段,黄如论将触角伸向了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陆续成立建筑、装潢、物业管理、生物技术等公司,来为房地产服务。 十年内地积累,黄如论得以怀揣4亿元资金挥师北上。
![黄如论中学 大盘之王黄如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382177468992.jpeg)
造城运动 进京是另一幅篇章的开始。此后,昆明、贵阳、合肥和南京,黄如论步履所及,就意味将给这个地方带来一座最大体量的城中城。 北京西北部海淀区的世纪城,如今已是周边学府林立、楼价超过3万元/平方米的成熟大型社区。一期、二期的远大园加上蓝靛厂中路的三期,走在其中,宛如迷宫。 “四季青这个地方,以前是北京著名的菜园子。”在附近居住的一位吕姓老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就说要城乡改造,但在世纪城开发之前,却一直撂荒,也没什么配套设施。 黄如论在这里进行了8个月的实地考察,继亚运村世纪嘉园的小试牛刀之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 根据世纪金源集团网站公布的资料,世纪嘉园的投资有8亿元,“世纪城一、二期”投资50亿元,世纪城三期投资69.8亿元。最初只有4亿元资金的黄如论,如何去撬动两个巨型项目? 开发房地产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贷款比例很小,向来是黄如论让业内好奇的一张牌。 黄如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世纪金源有两个杀手锏。一是以快制胜,用最快的时间,滚动发展,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二是,企业老板的信誉就是金钱,世纪金源常年积累下来多家忠诚合作单位,可以让黄先拿货,后付款。 资本的腾挪术让黄如论得以四两拨千斤。而超大规模、准现房销售加上较低开盘价,都让世纪城撼动其进驻的市场。北京世纪城最初定价5000多元/平方米,低于周边六七千元的均价;而贵阳世纪城跟湘江世纪城开盘均价只有3500元/平方米,也处于其时当地房价平均水平之下。此外,世纪金源用准现房销售,也挑战了北京等城市主流的“卖楼花”销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