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荣公子沈谦座驾 大匠沈文荣



  一

  他没有让自己的公司上市——关于这点可有许多有趣的说法。据说有一次沙钢已经做完了全部的上市准备工作,可这时政府却来劝说他,让他把上市的机会让给另一家更需要上市的国有公司,以帮助后者摆脱资金困境。沈文荣骄傲而伤心地说:“噢,原来上市的机会是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公司的,那沙钢不困难,也不需要帮助。”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关于沙钢上市的消息。直到2007年,市场才传来高盛意欲成为沙钢战略投资者的消息,高盛拟以66亿元收购沙钢10%的股份,这样做的下一步当然是沙钢的整体上市;2008年年底,沙钢介入重组深陷亏损、假账丑闻的ST张铜,后者与沙钢同处张家港。

  他没有让自己的董事会中坐满来自各个国家、各大公司或各个知名投资机构的知名商人或投资者。他只是艰难地完成了公司的改制,同时让公司的领导层三十年没有发生变更。

  他也没有率领自己的公司完成那种“蛇吞象”式的惊人收购,如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他进行的最著名的收购发生于2002年,沙钢购买了欧洲老牌钢铁公司蒂森克虏伯旗下位于德国多特蒙德的霍施钢厂。在收购发生后,国内财经媒体上流行的言论是,沙钢可能购买了一堆破铜烂铁回来。当然,事实并非如此。这桩2.2亿元的收购让沙钢获益匪浅。沈文荣把整个工厂都拆卸、打包,然后运回张家港锦丰镇的沙钢总部,让沙钢的产能跃升到1000万吨。《金融时报》的记者金奇后来讲述了这件事,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他的发型多年未变,脸庞倒是越发显得黝黑如铁。他可以是个好工人,也肯定能做个不错的农民,因为他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勤奋。现在虽已年过六旬,他依然显得精力充沛,每天都在高速运转之中。他说一口带有浓重苏南口音的普通话,每一次在台上讲话时,自己挥舞着手兴高采烈,但第一次听他演讲的听众,多半会一头雾水。他也不是媒体上的明星企业家。他极少接受采访,几乎从不抛头露面,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他和他的公司。

 沈文荣公子沈谦座驾 大匠沈文荣

  走在大街上,无人能判断出他已经是中国最成功的商人之一。在《财富》杂志刚刚公布的全球500家最大公司名单中,他执掌的江苏沙钢集团成为惟一入选的中国大陆民营企业,排名第444位。在2008年获得这一殊荣的是联想集团,当年排名第499位,那也是大陆的民营企业第一次跻身《财富》500强。不同于沙钢和沈文荣,联想和柳传志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国际上也早已被视为中国的标志性公司。但是在这一次的《财富》500强公司评选中,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联想却未能入选。而这家身处江南小镇的钢铁公司,却在无声无息间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

  这个低调而神秘的中国商人能够激发起多少人的好奇心和猜测!当他第一次被列入《福布斯》杂志的中国富豪排行榜时,他愤怒地说,自己上了“资本家的黑名单”。但在2009年,中国大陆的商业杂志《新财富》又将他推上了中国大陆首富的位置——根据估计,他的身价可以达到200亿元。而且,毫无疑问,如果沙钢在未来成功地整体上市,沈文荣的身价还会更高。要知道,这可是一家总资产1100亿元的公司,虽然2008年钢铁业的形势令人忧虑,沙钢仍然拥有1452亿元的销售收入。不过现在的沈文荣已经不像当时那么愤怒了。他看着我的眼睛大笑道:“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他决定忽略此事,不向其投入丝毫的精力和注意力。他不会开车,随身也不带钱——多年前有一天,沈文荣出差回来,没让人接,打了个出租车,上车之后却发现自己身上没带钱,幸亏司机辨认出他是沈文荣,才避免了尴尬。沈文荣有时也乐于开一些关于财富的玩笑,他会对自己身边的人发感慨:“我算什么富豪啊,都是些固定资产。那些跟沙钢做贸易的商人才是真正的富人,说拿出十个亿,马上就能拿出来,全是现金。”

  二

  他庞大的钢铁帝国位于长江之畔,就算只是走马观花地开车绕一圈,也需要两个小时。工厂中交错着水道和铁路。纵横在钢铁厂空中的繁复的管道中游走着水、煤气和水蒸气。在这里,钢铁的魅力无人能够抗拒。仅仅是看到高大、空旷的车间里,闪着火苗色泽的钢铁在一道道流水线上快速移动,就足以让人心醉。人在其间是渺小的,穿着暗红色工作服、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工人站在一排排的机器之间操作,像祭司站在威风凛凛的天神之前。

  这十年来,不少试图走重型化道路的中国民营企业,大都饱经风霜,甚至无奈折戟。其中最著名者,当数距张家港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常州铁本。戴国芳的命运直到今天还会牵动中国人的神经。可是沙钢和沈文荣却没有因为重型化而陷入困境,沙钢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之一,并不断斩获胜利的成果,它先是成为苏南企业的旗舰,随后成为整个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的龙头,现在已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全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之一,它主要考虑的已经不再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

  他的商业智慧源于何处,他为何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功?我曾经拿这个问题询问我遇到的数名张家港市政界人士。他们都将沈文荣的成功之道归结为沈的长袖善舞。他有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天分。所有描述他的文章几乎都会提到他的红顶生涯,他曾经官至张家港市政协主席和市委副书记。但是沈文荣却在我面前驳斥了这一说法。在沙钢总部的会议室内,他说自己从未从政,一直在公司工作;他连自己所在的政府办公室的钥匙也没有,也从未踏入过那里。他仅仅享有红顶之名。当然,他对自己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给予极高评价。他认为这也是沙钢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他是此中高手。他游刃有余。

  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每天要工作多长时间。在早些年,每天早上六点半刚过,他就会站在自己的工厂门口,跟每个进入工厂的工人打招呼,当面向每个干部布置工作。现在,虽然他已不再这么做,但他可能仍是沙钢最勤奋的人。他的秘书说,“从我的工作时间就能看出沈总一天大概要工作多久”。每天早上6点钟左右,他的秘书就会开车到沈文荣家楼下接他,然后他要在6点半到达办公室。有时候,晚上11点多他们才能一起离开办公室。不断有人到沈文荣的办公室来找他。“一个普通工人要想见到沈文荣也很简单,只要每天早上到他的办公室门外等,肯定就能见到他……要想见沈文荣,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就去他的办公室门口排队等着就行了。排队的人里有厂里的干部,也有要找他诉苦的普通工人。排到了就说几分钟话,迅速把问题解决。”沙钢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金融时报》的记者正是用排队的办法采访到沈文荣的:“透过一道玻璃隔墙,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坐在办公桌边,仔细看文件。几个职员手里拿着文件,在一旁排成一队。每人到他跟前,这个大个子就抓起文件,仔细研究一会儿,用低沉的喉音发指示。这一定是沈文荣。我走过去,排上了队……我等了几个月的人几乎就在咫尺之遥,我是不会被打发走的。”

  只要不在国外出差,他每天的时间就是如此被分割的,此外他每周至少会巡视自己旗下工厂中的一家。在和他见面之前,我突然接到通知,说要改变会面地点,因为一位不速之客正站在他的办公室门外等待接见,而他不大想见这位客人,于是,这位中国的顶级富豪、钢铁行业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匆匆从办公室溜出来,搭乘电梯下楼——诸如此类听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发生在沈文荣身上。之前到过他办公室的人都吃惊于他办公地点的简陋,现在他是换了一个比较气派一点的办公室,可是他的生活方式却并未改变。这栋被命名为“科技楼”的办公楼高85.99米。同进入500强相比,沈文荣更为迷恋的是持久之道,似乎他也因此而对“9”有了特殊的情感,沙钢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捐出的第一笔善款总额为8136万元,8加1是 “9”,3加6也是“9”。在前楼的顶端有一个镀金的葫芦,这是沈文荣自己提出的设计想法,“科技楼”这三个字也由沈文荣题写,字体清隽,不见霸气。在他办公室所在的9楼,从每一扇窗户望出去,都能看到沈文荣钢铁王国的一角,初次来访的客人,不被眼中所见的情景撼动,基本是不可能的。楼的走道内悬挂着书法作品,其中一幅上写着晚唐名士皮日休的话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中国士大夫的情结如今被商人奉为道德准则。沈文荣也正顽固地守着自己的“道”,这“道”中混杂着“产业报国”、“待工人如子弟”、“做生意恪守诚信”等理念。沙钢四处悬挂的安全标语是:“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其实从我们的谈话来看,这也正是沈文荣在商业上一贯坚守的原则和他的生存之道。

  三

  成为《财富》500强公司,无数的中国公司曾经将此作为发展目标。但是沈文荣却并未对沙钢成为世界500强之一表示出过多的欣喜。得知这一消息时,他正在国外出差。“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就估计,如果没有重大的变化,不管《财富》是不是把我们列入世界500强的名单,仅仅从数字来看,我们已经是500强企业了”,在“热烈庆祝沙钢成功跻身世界500强”的新闻发布会上,沈文荣说,“我们真正的目标不是进入500强,而是打造百年老厂,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我们考虑的是这个问题。”他更向往的是“基业长青”的中国式表达:百年老店。

  后来,在他的黑色座驾上,我从前座扭头问他,如果2010年沙钢未能进入世界500强的排名,他是否会感到失落,他再一次表示了自己的淡薄:“现在进入500强,并不是说你会一直待在那儿。而且,进入500强,只是说明你的某些统计数字达到了它的标准。500强里面也有一些公司盈利水平不好,甚至不赚钱。所以要正确认识,不是说进了500强你就真的很强了。”

  他针对各种问题简单地表达了观点,点到为止,绝不多言。比如铁矿石谈判,“铁矿石谈判的问题出在我们自己内部,而不是外部,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钢铁企业都是空话”;又如成功之道,“不管做钢铁,还是其他行业,对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而言,都要当成一个事业,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把它做好。不能做的事要谨慎”;又比如如何度过金融危机……

  他详尽地剖析了沙钢和宝钢的差距,他的坦诚令人惊讶。“我们和宝钢的差距主要在四个方面”,他说。第一,宝钢的技术创新能力强于沙钢,它的人才储备要优于沙钢;第二,宝钢的产品结构更加丰富,沙钢在钢铁衍生产品上还不如宝钢;第三,宝钢的资产结构也更为合理,由于沙钢受限于融资渠道,宝钢的债务负担要比沙钢轻;第四,宝钢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入国际原材料市场,它和国际三大矿石公司都有长期合作关系。“而我们从21世纪初才逐渐进入,我们对国外资源的控制和利用不如宝钢。”不过在和我的单独谈话中,他马上就否认自己会把宝钢作为一个竞争对手,或者自己想要超越宝钢。

  四

  当我在人群面前问他,沙钢未来可能遇到的最大风险和不确定性时,他重新表现出一种语焉不详的智慧:“最大的风险应该是政策上不太明确。这是最大的制约。不等于有政策就有平等。我只能讲到这里了。”说完之后,在新闻发布会上,他侧了一下身子,让目光躲过面前的摄像机,穿过人群,紧盯着我:“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只能讲到这里了。”

  后来当他坐到我对面时,他直视着我的双眼,每说出一句话似乎都希望看到我的回应,让人觉得即使是短暂的目光游离都会让自己难堪,都是一种冒犯。而我也发现他的身体已经发福,走起路来也不那么有力。他的面孔也不再像早上我从远处看到他时那样坚硬如铁。但是,从他的脸上我仍能看出他早年时的辛酸、常年以来长时间的工作、中年开始享有的绝对的权威和尊重,以及日益纯熟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手腕和智慧。所有这些东西都交织在他的脸上。在他说话时有时我分不清楚“我们”和“我”的区别,“我们”和“我”似乎是一回事,他有时甚至会说出“我们让我如何如何”这样的句式。但千万不要以为他在这里表现出的是一种“朕即国家”和“我即公司”的傲慢,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他长期在使用集体主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表达。他的态度和蔼可亲,宛若邻家长辈同隔壁小子谈话,但是据他的下属说,他和自己的高层谈话时,从外面能听到桌子被他拍得砰砰作响。

  我也曾翻检我头脑中所有伟大商人的形象,看他们是否和沈文荣的形象有所契合:他是类似于安德鲁·卡内基那样的清教徒,推崇节俭,但在慈善事业上毫不吝啬;他和亨利·福特一样,在事业上崇尚简单而偏执的哲学:认真工作、认真工作、还是认真工作;他和老约翰·洛克菲勒一样低调勤奋,早年经历贫困……但是他又和所有这些商人都不同,因为他生活在现代的中国。他从未像那些大亨那样,拥有过的超出商业领域的巨大影响力;那些人也从不像他这样拥有极其高超的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他总是试图将自己隐身于暗处,不希望表现出任何自我的雄心。他从不提伟大,他言词中表现出的最大雄心就是无数中国公司都提到过的 “百年老店”。在我们谈话的开始,我就问他是否想过,自己会被历史——如果有这个东西的话——如何提及,他简单地打发了这个问题。在总结沙钢为何能够长成如此庞大一个公司时,他倒是毫不谦逊,那是因为“几乎所有机遇我们都抓住了”。

  读者将要读到的就是我们谈话的部分内容。这位低调的商人可能从未发表过如此大篇幅的谈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7890.html

更多阅读

看百位大陆明星豪华座驾组图 征服新大陆豪华版

来看看国内100位明星的座驾,他们分别来自影视演员、歌手、主持人、运动员,透过他们的爱车,我们或许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明星的生活态度与品位。我相信,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整的一次明星爱车大普查。(一)影视演员1、章子怡 宝马 法拉

奥巴马座驾详解 奥巴马座驾到萧山机场

奥巴马,最有权力的人,他的车至少有三个名字: Cadillac One(C1,卡迪拉克一号);Obamobile(奥巴马汽车); Bear(大黑熊)。大黑熊最形象:排量是6.6,柴油V8发动机(6.6LDuramax turbo-diesel V8 engine),输出功率为:300 hp and 620 lb-ft oftorque。 什么意

声明:《沈文荣公子沈谦座驾 大匠沈文荣》为网友鳄鱼的眼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