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对话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2)



  李书福:因为我们一开始生产汽车的话,条件非常的简陋,我们没有多少的资金去采购先进的豪华的设备,我们全部用我们自己的东西,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去设计制造所有的设备。所以很难和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发展了一百多年的汽车公司相提并论。

  解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国家启动内需市场,汽车与房地产成了新的消费热点。从这一年起,家用轿车的拥有量连年翻番。众多专家纷纷预言,中国的家用轿车时代已经到来了。与此相关的是,同等性能的大众甲壳虫,中国的售价是美国的3.36倍,别克的售价比是2.36倍,丰田皇冠的售价比是2.80倍。让人吃惊的暴利,无疑意味着汽车行业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然而正是多年来一直未对民营资本开放的汽车领域,却被一个草根企业家李书福意外打开了。

  李书福:我跟你讲啊,其实中国想做汽车的人很多,因为它有巨大的空间,所以你实践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闲置,这是我们所了解到的。外国人不用中国的工程师,而中国的工程师,在改革开放之前,有一汽、二汽包括其他的汽车厂,其实也培养不少,只是说他们的力量没有很好发挥出来,所以有很多的特殊的条件给我们这个决策带来了信心。

  解说:也就是此时,有人开始以“血液里流淌着豪赌基因”来形容李书福 。当李书福拥有1亿元资金,他对外宣称,将投入5亿元造汽车,即便是这个数字,在汽车界看来也少得可笑。在一次采访中,李书福竟然轻描淡写地说:“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加上两个沙发吗?”此语一出,震惊四座,有多少人就等着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狂人”的洋相。

  李书福:我以前说过汽车很简单,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加两个沙发,还有一个车身,这是从车的特征来讲,它构成的要素,我想这个话,是从这个汽车的未来来总结的,因为全球的大型工业产品的制作,都进行了模块化生产的阶段,模块化生产就像小孩子搭积木一样的,发动机是发动机,车身是车身,电子电器是电子电器,都把它组合成各种模块,一组装就可以成一辆汽车,而且可以变成各种各样不同的汽车,今后的汽车工业一定是像我刚才所说的这个样,只是说我在十年之前讲这个话,很多人他不明白我在讲什么?

  李书福:我是有依据的,不是说随便的说说。

  解说:1998年,吉利在临海建成了第一个轿车生产基地,当年第一台吉利“豪情”轿车完成下线,这台车参考了其他厂家的车型,模仿天津夏利,发动机是丰田的。李书福搞了一个下线仪式,发出去700多张邀请函,却没有人来。然而,这并不妨碍吉利豪情一面市,就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当时中国的轿车的定价大多在十万元以上,最便宜的天津夏利售价近9万元,而“豪情”的价格仅为5.8万元。

  李书福:吉利的出现确实把汽车从神台上拉下来了,使它离老百姓越来越近,确实把中国的汽车价格由那种昂贵的形象走向了普通接近民众,但是吉利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刚才所说的这一点,我们还在努力,我们希望吉利能够为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这一条道路的发展提供借鉴,也许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但是我们现在,我选择朝这个方向在前进。    

  解说:2001年11月9日,吉利豪情才登上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获取轿车的“准生证”,吉利集团从此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名正言顺地扛起了民族汽车工业大旗。

  有人说吉利是廉价、低档、一上高速就抛锚,还有人讽刺道:开吉利车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考验,不过我不会气馁,这些年我就是在一片议论、质疑、嘲讽声中,一天天成长壮大起来,我要为我的梦想而奋斗。

  ——李书福

  李书福:我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将会忘我的去奋斗,这个是内心,我现在做汽车也这样,我是忘我的,我没有说什么都考虑到自己,没有这样,追求是这个我们想做的这个事物,这个事情怎么样,而不是我自己怎么样,我认为要做一件事情,可能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李书福:我已经麻木了,我不在乎这些,你对我歧视也行,他对我歧视也行,我做我的事情,我走我的路,我有我的追求、我有我的理想,我要在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国家法律,符合做人的基本准则大前提下,我将一如既往做我的事,歧视没关系,歧视又怎么样?

  2002年,进入全国“3+6”主流轿车制造厂家行列。又排入全国企业500强

  2003年1月28日,规划年产30万台轿车的台州吉利轿车工业城总装厂竣工

  2003年3月6日,吉利自主研发的MR479Q系列发动机通过国家计划单列市级新产品鉴定。

  2003年4月,吉利第十万辆轿车在宁波基地下线

  2003年9月,首辆吉利“美人豹”都市跑车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并展示。

  六年后,当李书福再次面对我们时,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和狂妄:

  李书福:我觉得我们太艰难了,我们每天面临的问题太多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太多了,我们很不顺利。

  李书福:我的人生,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是非常的坎坷曲折,不幸福的。是很无奈的。但是我不后悔,我也不气馁,我不失望,我始终保持一种谨慎、乐观、脚踏实地的,这一种人来到世界上本来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解说:在进入汽车行业的第10个年头,全世界已经有80多万辆吉利车在路上行驶,吉利集团除了拥有自己的汽车研究院,还拥有宁波、临海、路桥、上海四大生产基地,九大工厂,具备年产20万辆整车的能力,李书福还创办大学,培养自己的汽车人才。吉利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来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跻身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之列。

 《商道》:对话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2)

  解说:

  寒风去,春天到,埋头苦干静悄悄。

  不要吹,不要闹,自主品牌撑大腰。

  欧美情,日韩潮,崇洋媚外何时了。

  中国车,飞多高,奋战十年变大雕。

  李书福在吉利集团20周年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名字叫《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2007年5月17日,吉利在远景全球上市前夕,正式向外界宣布:吉利汽车已进入战略转型期。一直以来凭低价策略取得竞争优势的吉利汽车公司,开始转变发展战略。从低端走向高端,从价格优势走向技术领先。这一转变证实了舆论界一直以来的猜测:近年来吉利的低调,可能正在酝酿着重大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吉利要让全球同行看到,中国轿车不是传说中的“模仿秀”,是有尊严、有灵魂、有中国文化的产品。自有技术才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要做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汽车,要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

  李书福:所以说我们将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我们吉利有一首歌曲叫做《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这个美丽的追求我们是有目标的,有方向的,所以吉利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决定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事情。现在我们就要做最安全的,最环保的,最节能的好车,要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这个是我们的使命,大家都为了这个使命做工作,我想这个使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解说:今天,我们在李书福身上已经很难找出当年的狂妄与冲动了,用他的话讲,这些年增长了许多抗打击的能力,他变成更加沉稳,更加务实,毕竟,他现在要为一个年产30万辆车的企业负责,要为几万名吉利员工负责,要为国家负责。而每次想起吉利的宏伟目标——到2015年的时候能够每年至少卖掉200万辆汽车——李书福就会感到幸福。这是支撑他生命的第一动力,也是他幸福的源泉。

  李书福:吉利是一个婴儿,我说是21世纪的汽车婴儿,吉利,现在还是踉踉跄跄,刚刚起步,但是这个婴儿他有志向,他很认真的学习,家里很穷,穿的破鞋,背着土书包,但是他很勤奋的学习,所以他今后有可能成为有用的人,是形象的形容吉利汽车,应该这样形容它,我们自身对自己的认识,就是这样的认为的。

  李书福:就讲这个道理,你怎么来移植,怎么来弄,水土不服,最后它很难扎根,很难发芽,很难成为一片森林,吉利汽车的话,就是一个本土的,就是中国自己的,没有任何的怪味,他非常适应于这样的一片土壤,我说我们现在是在种小树,一点一点的种,然后党和政府阳光雨露,我们自身的话也好好的努力,不断的施肥,使这片小树能够成长为一片森林,而这片森林一定是属于中国的。

  解说:采访结束后,我们的记者让李书福评价一下吉利汽车时,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他出人意料地说,“中国汽车工业曾经有吉利出现。”这不禁让人想起泰戈尔的名句: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鸟儿已经飞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7892.html

更多阅读

韩 崔仁浩《商道》简介及简评 商道 崔仁浩 在线阅读

一、《商道》内容简介 崔仁浩小说《商道》以一起颇为惊悚的车祸为开端:千禧之年即将到来的元旦前夕,麒坪集团金起燮会长驾车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不幸翻下山坡,意外身亡。作为小说家的“我”——郑相镇先生受邀参加金起燮会长的遗物整理

韩国电视剧《商道》观后感 韩国商道电视剧全集

声明:由于本文不能转载到博客,因此完全拷贝到此分享给大家。本文出自:振宇恬淡居——中上气守、平衡恬淡……《商道》的确是一部难得的电视剧,看后给人思考良多,甚至观看的间歇,就让你不停的思考一些关涉本质的东西,比如什么是商,什么是金

吉利收购澳大利亚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投资澳大利亚锂矿

  6月15日,本报获悉,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李书福新闻,李书福说吧)以个人名义投资了一家准备在香港上市的澳大利亚锂矿公司银河资源(Galaxy resources)。   去年,银河资源发行了一笔约6000万澳元(约4.5亿人民币)可换股债券,在中介

伊利集团董事长的女儿 对话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北京2010年4月30日电 /美通社亚洲/ -- 4月22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及第五届21世纪汽车年度人物暨商务精英座驾颁奖盛典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盛典揭晓了第五届21世纪汽车年度人物(人物类、企业类、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重组并购要学习港人治港

 在成功重组并购澳大利亚DSI变速箱公司和中誉汽车后,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向记者吐露了他的重组并购经验。“并购以后要有一个好的考核、奖励激励机制,一定要推广‘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成功经验,发挥原来的管理层和

声明:《《商道》:对话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2)》为网友轩哥逆天改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