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了!太贵了!”上个周末,向来在拿地时以豪爽著称的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在杭州“地王”的争夺中中途放弃;紧接着,在民生银行举办的“中国地产金融年会2009杭州分会”论坛上,宋卫平再发感叹,从去年的危机中挺过来,不容易。这样的感叹在这位浙江房地产领军人物身上极为少见。
对于宋的感叹,其实参加上周末民生银行论坛的众多开发商,都是心有共鸣。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是,去年11月前后,正当外界传闻绿城集团经营陷入困境时,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仍审批通过了为其提供30亿元(2009年)的信贷额度。
由民生银行发起、众多长三角主流房企参与的“西湖会”日前正式成立,在这个看似松散且流于名义的组织背后,则是折射银行主动通过制度改革进一步与房地产企业紧密“拥抱”的房地产信贷竞争新局面。
一个引人注意的数据是,作为全国第一家进行事业部制改革的股份制银行,截至目前,民生银行的房地产信贷中,有40%投向了长三角区域,而其在杭州的房地产信贷市场占有率已经迅速上升超过12%。
谁帮“宋卫平们”渡难关?
“事业部制改革后,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业务发展迅速。”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总裁杨毓告诉记者。2007年下半年,民生银行在中国银行业率先启动了公司银行事业部制改革,把公司高风险业务从三级经营三级管理变为一级经营一级管理,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提升专业化服务。
改革以后,民生银行对公房地产信贷业务全部集中在地产金融事业部经营。地产部总部位于北京,目前在全国23个主要城市设有29家地产分部。
在“中国地产金融年会2009杭州分会”上成立的“西湖会”,几乎包括了在长三角区域的众主流房企,包括绿城、滨江、中大、金都、广宇、坤和、银亿、新湖中宝等浙系开发商,以及万科、保利、中建、中冶、亿城、世茂、复地、恒盛、中华企业、仁恒置地等在长三角地区深耕市场的外埠开发商。
类似绿城集团被银行“救赎”的故事,正是吸引众多开发商尝试与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合作的重要因素。
杨毓告诉记者,2008年下半年各家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纷纷收紧,但民生银行凭借事业部的专业化优势,对一些优质开发商、优质项目不仅没有收缩,反而增加了合作的力度。
除了上述对绿城集团颇有“雪中送炭”意味的合作案例外,当2008年初在滨江集团准备A股上市时,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与滨江集团首度牵手,对三个项目给予了总额8.5亿元的贷款额度;该行与杭州金都集团的合作历史较长,但在民生地产金融事业部成立后,上升到战略合作的高度,给予后者累计15亿元授信。“与绿城集团的深度合作,就是在2008年严冬开始的,并在2009年有了丰硕的收获。我行给与绿城集团累计授信20亿。”杨毓透露。
某种程度上,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银行方面通过主动调整,创新开拓地产金融的专业服务,在地产行业低谷时,依然积极寻找合作机会,在给开发商带去及时信贷支持部分房企渡过难关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参与地产金融竞争的实力。
记者从民生银行得到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民生银行地产事业部全年净新增贷款49亿元,净新增存款59亿元,以600亿元资产创造的内部责任利润,在全行所有经营单位中名列第二。2009年上半年实现净新增贷款101亿元,净新增存款198亿元,内部责任利润在全行所有经营单位中名列第一。
争食地产盛宴:专业化改革
对于大部分资质平平的开发商而言,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但对于相对数量较少的优质开发商,各家银行同时又为这样的客户竞争激烈。银行与开发商之间,这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永远是微妙的。
“从业务上看,目前国内主流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前五十强)、主要城市的区域龙头企业,是我们合作的对象。此外,各地中小房企的优质项目也是合作的目标。”民生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有关人士透露。
保利香港(0119.HK)的一位融资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对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开发商最关心的,首先是额度保证,尤其是在信贷政策出现调整的情况下,企业能否依然获得足额信贷;其次则是融资成本是否具有竞争力;另外,在具体融资模式上,是否有符合企业特点的创新产品。
对此,杨毓告诉本报,比拼总体规模并不是民生银行优势,改革后,优势在于整体规划,在区域、客户、业态和产品上有一个总体配置安排,优先保证长期合作战略客户的用款需求。其次,事业部体制下,信贷资源由总部统一配置,相对总分支体制而言,在信贷政策调整的情况下,更能保证地产行业的信贷规模不被其他行业占用。第三,除了贷款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为企业融资,如理财产品、信托、保函等。
据民生银行业务规划,未来三年,将在长三角区域累计投放房地产贷款1000亿元。民生银行地产金融部杭州分部总监吴晓燕透露,杭州将被列为重点发展区域,杭州分行计划今年信贷规模达到100亿,明年达到150亿,后年达到200亿。
专业化的全新运营模式加上增量明显的信贷计划规模,直接刺激着开发商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