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荣的财富人生:民企如何跨入世界前三强



主持人:财富新观念,创造新财富,我是王凯。随着环境日益恶化,石油价格一路飙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谁能拯救被能源危机的阴影笼罩着的地球?英国知名媒体《卫报》曾经尝试着给出了一个答案,他们推举出了一个“拯救地球50人名单”。这份名单,有四个中国人位列其中,他们中有国家环保总局的官员,有环保人士,有科学家,有电影导演。在这四个人中,有一个人身份比较特别,他既是一位科学家,同时又是四个人中唯一的一位企业家,施正荣。

  施正荣,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英国《卫报》评委会对施正荣入选的评语是:他是有效阻止地球环境恶化的绿色英雄。中国对可替代能源的迫切需求,推动了国内太阳能电池业的迅猛发展,而科学家施正荣正是抓住了这个大好机会。

  施正荣:

  太阳能是确确实实能够给人类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提供能源,确确实实是可以做到的。我认为这个市场在中国将会是一片蓝天。

  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施正荣所从事的太阳能产业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太阳能热水器将光能转变成热能不同的是,它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变成电能,源源不断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而且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目前,施正荣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主要销往欧洲市场。

  施正荣:在德国,在目前的这种利息的情况下,一般一个居民投资三个千瓦的装机容量,它的回收期在八年左右就回收了。

  记者:政府通过买你的电。

  施正荣:电力公司通过买你的电,八年左右得到回报。

  施正荣:那么它的寿命是多长呢,我们给我们客户的质量担保,就是说25年以后,我卖给你这个太阳能发电板,它的发电量是我出厂时候的85%,这是25年的质量担保,它的寿命可以是50年,甚至100年,你八年以后你所发的电,就是你这个成本回来了,你所收的电价都是你赚的钱。

  从事太阳能产业让施正荣进入“拯救地球50人名单”。其实,这个能拯救地球的施正荣,在他刚刚出生的时候,就曾拯救了两个家庭。 这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弟弟就是施正荣,1963年的2月10日,他们出生在江苏省扬中市一个叫太平村的村庄里,可是,这一天,他们的父母却陷入了一生最为痛苦的抉择之中。

  记者:小时候您是被家里送出去了。

  施正荣:对,应该是出生半个小时就从陈家,我亲生父母是陈家,就抱到了施家。

  记者:当时为什么呢?

  施正荣:因为同一天施家的母亲生了一个女儿,当时是死胎。陈家的母亲生了一个双胞胎,加上陈家上面还有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哥哥,突然来了一个双胞胎,三年自然灾害,家里也比较困难。然后施家的母亲,也可以想象,心情非常难受,失去了孩子,非常希望要一个孩子。

  双胞胎中的弟弟就被送给了施家,他就是今天的施正荣。42年后,2005年12月15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尚德电力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半个月后,持有6800万股的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身价超过23.13亿美元 ,他成了2006年中国的新首富。

  40多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施家当初的老房子已经不复存在,为了感谢施家父母的养育之恩,施正荣让他们在老家过上了富裕而舒适的生活。

  施正荣养父:

  我心里很高兴啊,非常高兴啊,我做梦也想不到,原来那个房子是老房子,现在变成这种好话的洋房了,感觉到可以了,住着舒服,从来没有想到的。

  在让施家人享受着这个抱养的儿子给他们带来的无限荣光的同时,施正荣还让施家人享受着阳光给他们带来的方便。如今,施家也用上了新能源——太阳能。

  施正荣:据我父亲讲,至少我经常回家看那个都停电了,我们家还有电,据我父亲讲自从装了太阳能,家里火表上没有转一个字,电表。

  主持人:从姓陈到姓施,既减轻了陈家的经济压力,又缓解了施家的丧女之痛,年幼的施正荣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刚一出生就担负起拯救两个家庭重担,如今,40多年过去了,施正荣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也让抱养他的施家成为方圆百里最富有的人家,那么,这期间,施正荣演绎了一个怎样的传奇呢?这一切,都是从2001年9月的一天开始的。

  那一天,一支由无锡市政府、无锡市科协和无锡市风险投资公司的工作人员组成的考察团来到澳大利亚,他们要对施正荣人品和经济能力进行考察,时任无锡市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部经理的张维国就是考察团中的一员。

  张维国 原无锡市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部经理

  你必须也要拿出钱了,我们可以拿大钱,你拿小钱,当然你拿的小钱也是你的辛苦钱,这样我们的利益才能真正的绑在一起。

  张维国 原无锡市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部经理

  在澳大利亚对他进行他的工作场所,他工作的同事,对他的研发的一些地点,我们都进行了接触,那么他的同事也可以说说他的人品嘛,所以我一开始谈到了,第一是选人,第二是选人,第三还是选人,我们实际上对他的人品,也进行了比较多的考察。

  当时,无锡市政府在投资上除了对施正荣的人品和经济能力有顾虑之外,还对太阳能光伏这个产业有顾虑,因为在当时的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还是一片空白,国内对这个全新的领域了解还甚少。其实,当时有顾虑的还不仅仅是无锡市。施正荣是2000年年初到国内寻找创业机会的。但是,寻找创业机会的道路并不顺畅。

  施正荣:北面到沈阳、大连,南面到深圳,都考虑了一个圈。

  记者: 当时都见的什么样的人?

  施正荣:有什么总经理啊,有政府官员等等,招商局的,都有。

  但是真的一谈,谈下来以后呢,真的要拿钱投资还是一个难题。

  记者:为什么觉得拿钱是个问题呢?

  记者:没有人投。

  施正荣:没有人投,人家都说这个概念很好,他说,早了半拍。

  主持人:在屡次碰壁之后,施正荣多少也开始怀疑,现在开始创业是不是真的早了半拍?想了想,他还是觉得,这么大的中国,总会有奇迹发生吧。又会是谁来帮他缔造这个奇迹呢?

 施正荣的财富人生:民企如何跨入世界前三强
  主持人:话说施正荣在国内寻找创业的城市,屡次碰壁后,没想到2008年8月,他在无锡的一场太阳能项目报告会,居然吸引了一个人,而正是这个人的一句话,让施正荣当场决定留在无锡,开始他在国内的创业。

  施正荣: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我觉得我找到知音了。当时一个管委会的副主任就讲,我们就是要吸引像你这样的科学家到无锡当老板,他这样一讲,因为我从来没把自己当成是老板,我只把自己定位成技术副总

  记者:但是当时管委会主任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你,我可以做这个事。

  施正荣:也让我下定决心认为无锡这个地方是很好,我接触了这么多,尽管每个地方政府都很支持,但是没有像无锡市政府表示的这么明确,这么坚决。所以说呢,我基本就决定应该把重点放在无锡。

  记者:那时候经过了这么多审查、这么多不信任,您心里有没有过反感或者抵触?

  施正荣:这点倒没有。为什么呢?首先我觉得,我经得起查,这点我还感到很骄傲,你查的越多,你对我的信心越足。

  施正荣之所以如此信心十足,是因为在澳大利亚他已经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施正荣是在1988年以公派留学生身份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留学的。留学期限为一年。一年之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个教授将他引入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门槛。

  施正荣:他说正荣,像你这样的专业,下面有一个马丁格林教授他可能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我说马丁格林教授谁啊?他说这个大名鼎鼎你不知道,新南卫士(音译)最牛的教授,最有钱的主啊。

  那位教授向施正荣提到的马丁格林,就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著名教授,世界太阳能电池权威专家,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最初的研究者和发明者。

  施正荣:我一听,当时眼睛一亮,我说他在什么地方?他说他就在楼下一楼127房间,我就去找他了。当时下午五点钟左右。我敲门,很巧,一敲门这个教授出来啊了,马丁教授出来了。

  施正荣:然后呢,我就上去就讲,我说你这里有没有工作?他第一句话就讲,NO,没有工作。

  记者:很直接。

  施正荣:都很直接。当时我又上前一步,我说其实,我并不是要来找全职工作,哪怕有一个兼职,或者其它的位置我也可以考虑。他说请进,后来他说你要做什么?我说我只想在这儿深造。当时也没有谈读博士的事。你能不能再给我哪怕几千块钱、一万块钱,给我生活费,我帮你做事就行了。他说可以,没问题,我给你八千。第二天就给我写了一封回信,我当时一看到回信,开心的不得了。

  当时,马丁格林正在研究一个全新的课题——薄膜太阳能电池,也就是把薄膜硅长在玻璃上,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可以让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下降,并能大规模应用。施正荣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施正荣是个爱钻研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爱玩儿的人,自从丈夫接触了这个全新的项目之后,妻子对施正荣的要求却越来越严格。

  张唯 施正荣的妻子

  有的时候周六他就想睡个懒觉,我就说不行,你既然要玩,你周六去到实验室去做实验去,因为时间对他来说是很重要,做实验有时候是不能间断的,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他如果这天做得少的话,所以那时候我就说,反正星期六你没事,就早点起来做实验去,心蛮狠的那时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7939.html

更多阅读

五十而知天命:施正荣与尚德电力的冬天

作为光伏产业的老大,尚德电力董事长兼CEO施正荣博士可谓风光无限,领跑中国各地光伏产业,并曾以160亿的身价登顶中国大陆首富的宝座。但这段时间“光伏行业大佬”施正荣博士遇到了麻烦。最近,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无锡尚德)面临政

无锡尚德 无锡尚德施正荣的中国芯

 一名海归爱国是否更义无反顾?一名博士爱国者是否更富于内涵?一个光伏产业的爱国者是否阳光普照?   这里记录海归博士出身的中国光伏领袖——无锡尚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正荣的几段小故事,从另一个视角纪念新中国60周年。   一

施正荣:首先要做正确的事

 无锡尚德上市之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施正荣的社会身份开始增加,各种邀请频频而来,施正荣告诉记者,除了每年定期参加各种国际光伏技术会议之外,他更喜欢参加一些政府以及国际气候变化和环保组织的活动,在他看来,尚德存在的意义,除了提供

施正荣张唯离婚 施正荣的危机领导力

 从4月30日开版以来,《领袖》版已经陆续刊出13期,专访了包括柳传志、郭广昌、马化腾、李彦宏、施正荣、梁信军、郑永刚、张懿宸等中国商界领先者,以及一些全球公司的核心人物、经济学家如克里格曼、投资大鳄如索罗斯、迈克·莫里茨;

施正荣的财富人生:民企如何跨入世界前三强(2)

在妻子的严格要求下,在自己细心的钻研下,施正荣在得到马丁格林教授的认可的两个星期之后,完美地解决了把薄膜硅长在玻璃上的难题。1991年施正荣以优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获博士学位,也深得马丁格林教授的厚爱,最终,他留校任太阳能

声明:《施正荣的财富人生:民企如何跨入世界前三强》为网友光阴负容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