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愚:荣智健遭遇资本危机
知名财经评论员。 几乎没有人想到,2008年胡润百富榜前十位富豪中,首先遭遇“滑铁卢”的,竟然是中信泰富的掌门人荣智健。 中信泰富10月20日爆出消息,为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公司财务董事“在荣智健不知情的情况下,越权签订外汇杠杆交易合同”,招致逾150亿港元的巨亏。市场大惊。21日中信泰富股票复牌后迅速跳水,当天跌55%,第二天继续下跌,两天市值共蒸发了70%,剩下的市值140多亿港元,还抵不上公司炒汇的亏损额。 荣智健历来以擅长资本运作闻名。特别是在时机上的把握,常让人自叹不如。典型事件之一是1989年香港股市大跌,投资者纷纷套现,而荣智健意识到,这是一个天赐的并购良机。之后,香港电讯20%的股份被荣智健以逾百亿元的代价吃下。1990年,英国著名财经杂志《世界金融》根据收益将此次收购评为该年度“世界最佳融资项目”。没想到,荣智健也没有走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的江湖宿命。 现在国际国内市场不景气,因主动或被动原因导致公司出现困难的企业不在少数。不过中信泰富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大股东是中信集团。荣氏家族十年内三次登顶中国首富宝座,有人称荣智健的商业模式是“公私分明、公私混合、共同投资、共同发展”;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公私分明、公私混合”。 听起来矛盾的两个词汇,正是他的秘诀所在———该分明时则分明,该混合时当混合。果不其然,炒汇丑闻爆出后,有报道称,荣智健急急向大股东中信集团求救,中信集团已应允提供15亿美元(约117亿元)的备用信贷。 如此一来,近年类似事件中最大的亏损案例,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而中信泰富的财务董事张立宪和财务总监周志贤请辞,以及荣智健女儿可能会因参与外汇买卖将被纪律处分(包括被调离财务部、降级和减薪),只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 150亿港元是个大数字,不过,这起金融事件,因为老板是荣智健,所以它的第一属性是政治性,如果真的完全由中信集团埋单,那么,“公私混合”的模式看来仍将大行其道。 记得荣智健过去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怕人家跟他提他父亲荣毅仁,他也最不愿意被人扣上“红色资本家”的帽子。有人反驳他说,你当年不正是借道中信集团在香港发家的吗?荣智健当时略有委屈的两句回答语是:“那时候中信香港集团成立以后,总公司调拨给我们3000万美元的开办费,这3000万美元我早就还了,我还交给了总公司110亿港币现金。”“对于个人来说,我是没有想靠父亲来做些什么;靠别人的名望来做事,长不了,也许一时一事可以,但并不能解决自己的根本问题。” 现在,想来荣智健再也不会作委屈状了。 《新财富》杂志曾在一篇题为《荣智健:中国首富的新模式》的报道中,谈到荣智健当年的资本腾挪术时称:“荣智健对中信泰富的MBO表明,MBO可以MB,不一定要O。许多失败案例往往不是由MB(即Manager Buy,买入)而是由O(即Out,卖出)引起的。一方面管理层全面收购必将触动产权神经,另一方面由于较大的收购标的,诱使管理层在定价、付款方式等方面损害原股东利益,造成了资金瓶颈。所以,量力而为,逐步MBO应为首选。另外,并不是一定要持有高比例股权才可激发管理层,也不一定要控股。”
更多阅读
周科竞:荣智健巨量套现的启示
香港股市传来消息,中信泰富前主席荣智健通过配售股票巨量套现15亿港元,不禁让内地投资者羡慕。按照很多人的理解,如果A股某公司的董事长被调查,那么他应该没有精力去卖出股票,而如果卖出股票,资金也应该不能自由支配,但这一切却都在荣智健
谁拖垮荣智健:是海啸更是性格(2)
600万港元起家借不断的资本运作成为首富 荣智健是荣毅仁唯一的儿子,凭借荣氏家族在中国经济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荣智健可谓衔玉而生。 上世纪50年代末,当全中国还处于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时候,刚刚16岁的荣智健却表现出一个世家
他们支撑着香港娱乐业:运输霸主-荣智健
荣智健 年龄:66 身价财富:200亿 势力范围:金融、电讯、航空 主要公司:中信泰富、国泰航空、港龙航空等 荣智健可谓衔玉而生,他的爷爷荣德生是中国棉纱大王,百年前,无锡荣宗敬与荣德生两兄弟,白手创业,贵为中国面粉和
荣智健:“我从没想过依靠父亲荣毅仁”
少年时代的荣智健,生活非常优越,十几岁时就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红色的英国Singer敞篷跑车。 荣智健在天津读大学时,很多学生连馒头都吃不起,荣智健却能经常请他的同学去吃排骨。 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荣毅仁这样富有、有名望的
王永庆:荣智健应该从我这里学会些东西
4月8日,因为公司投资外汇衍生工具巨亏并涉嫌串谋欺诈和虚假陈述,一位大名鼎鼎的商界精英在香港黯然辞位——他就是中信泰富董事会主席荣智健。 荣智健:忘祖训的“荣公子” 从留下“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训诫的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