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 从就职联想到身陷囹圄,从创建顺驰到将顺驰“贱卖”,从另起炉灶组建融创到酝酿融创上市,孙宏斌(孙宏斌博客|孙宏斌新闻)的人生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而这和他的性格以及经历紧紧相关,“偏执”、“理想主义”、“赌徒”是媒体用来形容他的最多的词,但谁也不可否认,他又是一个极其聪明而又霸气十足的明白人,甚至也不乏有人用“一代枭雄”这样的溢美之词来评价他,无论如何,孙宏斌都曾在中国的地产史上留下一记不小的震撼。 “太年轻,太浮躁,太急功近利”是他当年出狱时对亲手将他送进监狱的“导师”柳传志说的话。可以说,痛苦的经历让年轻的孙宏斌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相比于此,“简单”得多的地产显规则、潜规则在孙宏斌看来更是看透的东西,他试图用看透的逻辑来玩转规则,但他的尽兴与挥霍,也将他性格深处的优点、弱点完全暴露,当年的“急功近利”再度上演。也许在中国,玩转还需要一些圆滑、内敛和忍耐。

1993年,顺驰以房地产代理起家,2003年7月伴随着“打败万科”的狂言一举成名,随后,在全国攻城略地,屡造天价。2005年,即以42个地产项目,迅速成为中国新一代的地产巨鳄。 然而,也就是短短一年,2006年9月,这个势如破竹的地产骇客股权易手,宣告了这个帝国的倒下。尽管如此,顺驰模式也给中国地产界留下了太多的震动与思考。 大家通常是用“以快博慢”来总结顺驰模式,无论是赢利模式、管理、还是经营,成也是这个“快”字,败也是这个“快”字。 可以说,孙宏斌几乎用尽了所用的招数来使他的地产帝国得以实现,然而,以快搏慢的速度模式助推顺弛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顺弛留下了巨大的经营风险、管理漏洞和运作弊病,终于在内忧外患即将爆发之时,孙宏斌决定将顺驰拱手让人,中国地产界迄今最绚烂的顺弛神话也告终结。但是这个模式给人的思考却令人唏嘘和思考,而其中的功过得失也留给现今的企业更多的启示。 启示过后,孙宏斌还是孙宏斌,他的江湖故事还在上演,不过早已超出常人承受力、意志力和洞悉力的孙宏斌赌性、自负相信依旧。告别北京不到两年的孙宏斌正“驾”着融创再度归来,北京东三环的南磨房工地的围档现在涂的是“首钢融创”,而资本市场上也接而不断传来融创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