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闭幕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出席第十届高交会“创业家论坛”的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敏锐地感知到这一政策信号将给农牧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而深圳企业能否在广阔的农村找到新一轮发展的契机?来自研究机构和投资机构的相关人士不约而同地给出了乐观的判断。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 深圳农业型企业应大胆投资 本报讯(记者/杨磊)在深圳这样一个几乎没有农村、完全没有农民的城市里,企业家如何应对这场意义深远的农村改革?昨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 记者: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之后,对企业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宋丁:应该说,此次农村改革发展公报的出台是一个很强的信号,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将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相当多的扶持政策,社会资源和相关产业也会向农村倾斜,这对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具有关键性意义。 一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之后,不仅房地产行业能够拿到更多建设用地,还带动其他行业共同发展,企业也会获得更多土地来进行产业升级和实业投资。过去长期存在的企业有资金缺乏土地、农村有土地却找不到资金的矛盾将进一步缓解。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农民从土地中获益后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能够再次为企业发展带来大量劳动力,缓解企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一点对很多珠三角城市而言意义重大。 记者: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表示,集团将在这场农村改革中获得空前发展,这对深圳企业有哪些启示? 宋丁:我们知道,深圳号称没有农民,表面上看农村改革和深圳企业没有太多联系。但深圳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一定要有长远眼光,要大胆走出去。深圳企业是有钱的,既然政府已经发出信号,企业就应该瞄准合适的地方,找准合适的项目,大胆向农村、向农业项目投资。此外,深圳还活跃着众多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它们可以尝试选择一些有成长性的农业项目进行投资,这种回报肯定是丰厚的。 除了投入资金,深圳的企业还可以瞄准广袤的农村进行一些实体投资,根据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发展一些高效益、低污染的产业,利用农村廉价的劳动力,增强企业实力。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农业产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 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 新型农业发展空间大好 本报讯(见习记者/马芳)“新型农业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在昨日举办的高交会首届中国创业家论坛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表示,深创投非常关注农业产品改良、农副产品深度加工、规模养殖业、农产品与农畜品连锁经营、循环经济农庄以及现有农业资源整合的新模式。 “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农产品改良,比如我们投的荆楚农业就是做稻种等方面的改良。”靳海涛表示,深创投还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二是规模养殖业,不仅包括家畜家禽的养殖,也包括花卉等的养殖;三是农产品和农畜品的连锁经营;四是循环经济型农庄。 “将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会出现大规模的农庄,这些农庄是围绕着农产品进行循环经济的演变,而不是做一些与农业不相关的工业产品。”靳海涛重点表达了对循环经济型农庄的关注。 此外,靳海涛还表示将关注对现有农业资源整合的新模式,比如一家一户养牛并不太好养、容易生病和破坏环境,如果把牛集中起来、每千头做一个牧场,土地的保护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同时也可促进奶源的安全、不会出现毒奶事件。
![记忆犹新的意思 高交会:十年融资路 犹忆马化腾(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39494401770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