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首届品牌中国———吉利汽车品牌求证大讲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李书福聚精会神地听专家学者为吉利的品牌建设出谋划策。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技术、产品、服务、营销、文化方面,吉利已经倾注了大量心力并且做得不错,为什么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影响力还是不强?同等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合资产品差距很大?李书福对此感到困惑。他知道问题出在品牌上,所以他在首届品牌中国节上开设讲坛,寻求解决之道。
“打造品牌,就是打造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中国品牌推进委员会副主任、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的话语重心长。他建议李书福收集一些用车人的故事。比如在全国选100个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让他们使用吉利汽车,如实写出使用报告。他们认为吉利车有什么优点,什么缺陷,然后把这些用车故事再传播给消费者。消费者信任消费者的用车体会,这与吉利出面来做产品宣传起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艾丰说,“品牌要打造的关系有多种要素。文化也好,技术也好,服务也好,这些要素都要用一个消费者可以理解的形式表现,这样关系才能建立起来。”李书福对艾老的建议表示认同。品牌除了技术等硬要素外,还要有软要素增加品牌的附加值,这样品牌才有可能扎根在用户心中,成为大家信赖的符号。
所有嘉宾均认为,吉利全球征集车标的行为是吉利品牌推广的关键一步。虽然李书福认为原来的吉利车标挺好看的,但更多的人认为不好看,那么就要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开玩笑说吉利车标像个小脚丫一样,不太雅观:“标和品牌的关系,在创业初期很重要。如果这个标不太好的话,可能你会事倍功半,就是你出大力,流大汗,到最后的结果却不理想。”360万元全球征集车标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征集到了高质量的车标设计,而且也提高了吉利的品牌知名度,被看成一次成功的营销行为。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特别强调了文化因素。他说:“李总作为一位知名的企业家,本人的形象和企业的形象,都是吉利汽车形象的一部分。你把产品营销到国外的时候,也包含营销整个吉利汽车的文化和中国文化,还包括企业家自己的理念和文化。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我认为吉利汽车的品牌一定可以打造出来。”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高度评价了吉利汽车的性价比。“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我认为吉利的技术水平应该是相当先进的。我们不能总拿世界上最好、最豪华、价格最贵的那些车型跟我们自主的、像吉利这样价格还比较低的车来比。从性价比的角度看,我认为吉利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我们应该接受这个品牌。”欧阳明高认为,技术要不断跟行业竞争,做最先进的,而品牌方面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吉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血统,应该保持和发扬。“我们原先可能有一点草根性,我们不是贵族,也没必要把自己定位成贵族。外国人看中国汽车就认吉利和奇瑞,其他企业合资品牌都不认,因为它们不是中国的。”
李书福原来认为,只要把产品做好了,广告和媒体宣传都不重要。现在他完全改变了观点,越来越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
《中国汽车报》副总编辑吴迎秋给他的建议是:“在一切既定的情况下,吉利要做的就是宣传、宣传、再宣传。”他认为,吉利目前的生产设备、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管理水平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但是外界并不清楚,大家对吉利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个造便宜车的家族企业”上,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吉利自主研发的CVVT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知道的人很少,很多人还说成是CCTV,这也是信息严重不对称。所以宣传很重要。”
品牌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各位嘉宾的建议让李书福受益匪浅,他深刻认识到只顾把车造好再把车子卖出去是不科学的态度。目前,吉利实行的战略转型,就是从低价竞争向技术领先转移。他决定要一手抓产品,一手抓品牌,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