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3年6月18日。湖南长沙醴陵县的一片稻田地里,全国杂交水稻试验现场会正在这里召开。金色的稻浪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手捻着颗粒饱满的稻子兴奋地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肥呀!”在场的几十位专家也是赞不绝口。
袁隆平所说的肥,就是中国复合肥行业唯一标志性品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绿色无公害产品的西洋复合肥。
年产135万吨复合肥的西洋集团,经历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复合肥大王。
上世纪70年代,22岁的周福仁当上了海城英落镇小山村的生产队长,头脑活络的他为增加大伙儿的收入用村里仅有的两辆马车搞运输。每天清晨,两辆马车迎着朝阳沿着坑洼不平的村路赶到英落滑石矿,装满矿石后再运到鞍山……西洋靠着两挂马车起了家。
后来,西洋开始生产耐火材料,走上艰难的创业之路。到1996年,西洋集团年销售收入10亿元。作为董事长的周福仁虽然富了,但他并不想就此偃旗息鼓。当时,农田一般用碳酸氢氨化肥,这种化肥的效果并不理想。农民种地离不开好肥料,好肥料就是希望。农民出身的周福仁敏锐地把目光瞄准了复合肥。
1997年11月,周福仁得知锦州硫酸厂停产10个月、正濒临倒闭,顿时眼前一亮。于是,他两赴黑山考察,盘算着租赁该企业用于发展复合肥生产。尽管当时几乎一片反对声,但他没有动摇,他要带领西洋再次创业。进驻该厂的第一天,天气异常寒冷。厂里的锅炉停了,无法取暖,晚上冻得睡不着觉。他走出厂办公楼,站在雪地里,借着皎洁的月光,看着萧条的厂区,不由得握紧了拳头……一个多月后,锦州特肥厂(原锦州硫酸厂)慢慢“复活”了。
然而,技术的落后成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焦急中,周福仁想到一个人——硫基复合肥的创始人之一胡兆平。当时,胡兆平在一家国有大企业任副总工程师,为了请胡兆平到西洋工作,周福仁三顾茅庐,最终以诚意打动了对方。1998年,枫叶正红的时候,胡兆平执掌起西洋肥业技术的帅印。他的到来,使西洋的复合肥生产局面为之一新——
1998年,西洋复合肥产量4万多吨;1999年一跃达到20万吨;2000年,又提高到30万吨;2001年至今一直保持35万吨的年产量。
在周福仁的办公室有幅字:东北立基业,西南展宏图。
西洋复合肥经过几年的运转,产量翻着跟头往上升时,周福仁算了一笔账:全国18亿亩耕地,按一年一亩地用肥20公斤计算,一年全国土地底肥的需求量就是3600万吨,这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而锦州特肥厂的产量已趋于饱和,要将企业做大做强,必独辟蹊径。
生产硫基复合肥,高品质的磷矿不可或缺。由于西洋肥业亟需扩大生产,周福仁对富含磷矿石的地方逐一考察,足迹遍及贵州、云南等地,最终把目光锁定贵州息峰山坳里的一个军工企业。
2000年4月,西洋投资9亿元建设的贵州肥厂,成为贵州省民营企业投资最大的项目。好风凭借力,有了贵州肥厂,西洋复合肥年产量一下子窜到100多万吨,在全国上万家肥厂中脱颖而出,销售额占到全国的16%,成为行业的“黑马”。
围绕西洋复合肥,有两个人的名字不能不提:著名笑星赵本山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酒好也怕巷子深。西洋复合肥虽然销路一直看好,可周福仁要让西洋的品牌走得更远。2001年,为了加大西洋复合肥的影响力,周福仁想到了请赵本山做形象代言人。到西洋集团进行了一番考察后,赵本山欣然签约。
颠簸的马车上,赵本山倚在一袋袋摞起来的西洋复合肥上,笑逐颜开地说:“西洋复合肥,种啥啥丰收!”随着这则广告在全国的播放,西洋复合肥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引发巨大品牌效应,销售网络很快覆盖了全国除西藏以外的1700多个县。
2003年2月,西洋集团叩开了长沙市郊的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大门,周福仁与袁隆平的合作也由此展开。西洋斥资300万元设立了杂交水稻专用肥研究部与开发部,袁隆平亲任技术顾问。几个月后,当水稻成熟的时候,袁隆平到现场仔细查看,看到长势喜人的片片稻田,由衷地发出赞叹,并欣然提笔写下:“大力发展西洋肥业,促进粮食高产优质”。此后,湖南、湖北、江苏等省的稻田都用上了西洋复合肥。
提及西洋复合肥,周福仁自信地说,铁岭曾做过一次统计,用了我们的肥,一亩地增产20%,约150公斤。如果1吨肥上50亩地,西洋的135吨肥就让地多产100万公斤粮食。
由于国产化肥以单一元素和低浓度肥料为主,致使国内复合肥企业均未形成全国性的品牌。而西洋集团进入复合肥领域后,实现了两大目标:成为中国最大的硫基复合肥生产基地和中国复合肥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