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让中国紫檀文化走向世界



《华商韬略——记百位杰出华商领袖》文稿选登:

  她著名:她是连连稳居中国内地财富排行榜前列的女性首富;

  她神秘:大多数人只知道她是内地女首富,不知道她这个女首富到底做了些什么不一样的事情;

  她时髦:她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五星级高档会员制商业会所北京长安俱乐部,开发了第一家全面引入五星级酒店服务的公寓北京丽苑公寓。

  她传统:她以数亿的金钱和几十年的心血建造了全世界第一个专门收藏展示紫檀珍品的博物馆中国紫檀博物馆;她注资成为百年老字号企业吴裕泰茶业的最大个人股东,为的是要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的经营中,她也传统地把上市融资看作是“拆借”股民的钱,而不想去交易所挂牌上市。

  让中国紫檀文化走向世界

  ——记中国紫檀艺术大师陈丽华

  华商韬略编辑委员会8226;毕亚军/文

  陈丽华有太多的头衔: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满学会终身荣誉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美国佐治亚洲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荣誉博士、富华国际集团主席、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北京长安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富华金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这些职务与头衔中,除了对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头衔倍加珍惜,她最钟爱的只有一个: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

  因为,这是她一生的追求,也将是她一生的归宿。

  搏击商海 巾帼不让须眉

  现年60多岁的陈丽华在北京颐和园出生、长大。每每谈起以前的生活,他总说:“贫穷真的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贫穷,让她处处比人努力,事事比人用心。入行不久,她就学到很多做生意的方法、再加上待人热诚,注重信用,生意红火,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家具厂。

  1981年初,陈丽华从北京前往香港。在那里,她创办了一家公司——香港富华企业公司,并通过地产买卖、国际贸易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陈丽华积累原始资本的同时,内地的改革开放拉开大幕。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深怀故乡情结的她,觉得自己会更适合在内地发展,就从香港“班师回京”。这个战略转移,不但让陈丽华实现了根回北京,成就事业的理想,而且还让她成功地躲过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

  回到北京后,陈丽华一到就出手不凡,拿到了临近天安门广场的一块地皮,并投巨资,将其打造成了北京城内第一家五星级高档私人商业会所——长安俱乐部。

  虽如今,长安俱乐部已成为中国顶级的会员制俱乐部,李嘉诚、郑裕彤、郭炳湘等华人富豪都是其名誉理事。但其建设发展的历程,对于陈丽华来说,却并不是一帆风顺。

  工程还没正式开始,她就被泼了不少的冷水。“当时我一说要做长安俱乐部,很多朋友们说,丽华,你可做不了。”

  陈丽华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项目审批,因为项目毗邻紫禁城,与天安门广场的距离几乎可以用一墙之隔来形容,而且当时正逢北京主办亚运会,所以政府对这个项目的审批格外的烦琐。

  “先是在举办亚运会前不能开工,亚运会结束了,还是不让开工。开不了工,这块地等于白拿。当时我资金有限,这又是我在北京的第一个投资项目。亚运会结束又一年多了,领导还是不让开工。”为了审批,陈丽华等了4年,直到1994年才得以正式开工建设。

  陈丽华的儿子,当时已参与主管集团地产业务的赵勇,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们都非常的犹豫。因为这是第一个项目,投入多,压力大。但是我母亲非常的坚定,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干好。她说这是第一个项目,决不能让人说咱们不讲信用。”

  等了4年的陈丽华办好手续后,其心情已没有太多的兴奋可言。“我看手续办成了,夜里11点多,自己带着4辆汽车的人开始干,拿着铁锹,就开始铲,铲了半车,把我冷的。”4年等待,极大地磨练了陈丽华的耐力,也让她明白到“不能是我的资金就什么都不顾。每件事都要按政府的要求干”的道理。

  建设的过程也不简单。因为紧邻长安街,白天不能施工,只能晚上建设。陈丽华和儿子赵勇一起上阵,不分昼夜,加班加点。

  一天晚上凌晨两三点钟,陈丽华在工地上,看到一个穿工作服的人用安全帽盖着脸睡在台阶上,掀开一看,竟然是赵勇。“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就下来了,谁都做过母亲,感觉不应该给孩子那么大压力。他醒过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妈,这么晚了,您怎么还过来?’他知道心疼我。”妈疼儿子,儿子也疼妈,但事情还得做。一翻安慰后,母子俩就又披星戴月地忙活了起来。

  “作为投资人,你必须要亲自去参与,要有把血变成汗流出去的精神,不吃苦就会被各种障碍绊倒。” 陈丽华说。

  经过一年的建设,包括装修在内的一系列工程总算是完工了,但赵勇又给陈丽华出了一道新的难题。他回忆说:“当时我们想越豪华越好。装修完以后,我们请了美国会所管理公司CCA管理,签了合约后,对方对我们的装修全都否定。”为了这件事,赵勇非常地痛苦,开始还不敢同母亲讲。最后还是陈丽华决定:拆了重修。

  要干就要干最好的陈丽华说:“你就得舍。能舍就能得,你要不能舍,就不能得。舍得、舍和得,这两个字是不能分开的。” 

  长安俱乐部取得成功后,陈丽华又在王府井周边陆续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羡慕的项目,投资5亿元兴建了丽苑公寓、投资20亿元建设了利山大厦和56万平方米的富华园小区。其中的丽苑公寓,是北京第一家引入5星级酒店服务的公寓。

  勇担重任 服务首都建设

  如今,陈丽华正全力进行着北京市的一个重大工程——金宝街的改造和建设。一个对发展王府井,繁荣首都经济,特别是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工程。

  项目始于1998年北京市政府赴港招商。当时,北京市政府决定在王府井金鱼胡同与雅宝路间打通一条40米宽的市政道路,让素有“金街”之称的王府井大街与东二环直接相连,以扩大王府井商圈的功能。同时,对道路两侧进行危旧房改造,通过商业开发,解决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和以往由政府修路的市政工程不同的是,政府对这个项目推行的是一个在全国都属于首创的运作模式:由开发商投资修路,对道路两旁进行危旧房改造,解决居民拆迁费用,政府给予开发商道路两侧开发权及配套优惠政策。

  这是一块极其考验运营商意志和能力的硬骨头。面对看得见的矛盾和风险,把不准的利益和前景,不少人选择了坐山观虎。最后,市政府找到了陈丽华。她感觉有压力。但几经斟酌,还是答应下来:政府信得过咱们,为百姓造福,就是全赔进去也值。

  她遭遇的首要的难题,就是拆迁。“有几千多户在那里住了大半辈子的居民要搬家,我们的拆迁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然而,工程开工后,她却仅仅用28天就顺利完成了这2100户居民的拆迁,创下了京城地产界的一绝。问她为何如此顺利,答案却很简单:“钱吃亏,不能人吃亏。钱亏还有机会赚回来,要是人的信用吃了亏,不是用钱能买得回来的。”

  “这不是大方,而是人情味,有钱人要了解没钱人的难处。每户多给一点钱,你最多少造一座楼,但他早迁走,你的投资进展就更快,也给政府少添了麻烦。如果你迟迟开不了工,自己也生气,百姓也骂你。” 陈丽华说,“时间是生意人的命脉”。

  拆迁中,陈丽华亲自深入拆迁户家中,问寒问暖,了解情况,听说拆迁户家有病人,在标准拆迁费的基础上,她还为他们支付治疗费。不但自己这样,还时刻提醒赵勇:“拆迁时不要给人奸商的感觉。另外,对于一些困难户确实要给予照顾,化解矛盾就完了。即使没有拆迁,真正的困难户需要你帮忙,你也得帮。” 

  有四户两年前住在其他胡同的人家,本不属于金宝街一期的拆迁范围,但他们在房子意外失火后,看到陈丽华人好,心好,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陈丽华。果然,陈丽华很快就特批了专款给他们。

  金宝街处于城市正中,传统文化浓厚,建设中,除了保证拆迁及新建工程质量上乘之外,陈丽华还要格外小心不犯“历史”的错误。“为了完整如旧保留原貌,我们精心收集了拆迁下来的老瓦和旧房梁,统一归集起来,已备重建时用。我们设法收集蔡元培先生的遗物、著作和历史照片,把故居开辟成博物馆,更好地纪念蔡先生。” 

  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金宝街已初现端倪。被誉为“金宝街明珠”的金宝街1号地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它南临金宝街主干道,西接王府井,地理位置相当优越,配套设施包括有超五星级的丽晶酒店、高级商务酒店丽亭酒店和甲级写字楼金宝大厦。

  陈丽华能顺利推动工程项目的建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人和,特别是在对外工人的问题上。陈丽华对农民工的关注甚至还走在政府的前头,国家还没足够从政策上重视时,她就在全国“两会”期间,向全国政协提出过要求国家重视农民工问题议案。在富华

  集团,他们不但对工人月月均按时开资,从不拖欠。每逢过节,还由公司提供费用,从老板到民工上上下下一起会餐。春节工人们回乡,公司既给车费,又发礼品,还派人送车。“凡是在我们企业工作的工人一年四季的服装都是公司提供,我们还给来探亲的职工家属提供夫妻房。”陈丽华要让工人在她那里找到家的感觉。

  陈丽华说,2008年以前一定要把金宝街完美地打造好,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王府井是金街,东单北大街是银街,新打通的金宝街是一条穿金戴银的国际商贸街。” 

  金宝街的收工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十多年来都是在黄金地段稳扎稳打的陈丽华又宣布,将集团的房地产战略从北京市区转移向郊区。目前,富华集团已选定的建设用地总计约1000万平方米,五年内计划完成约1/5的建设任务,初步投资80亿至100亿元人民币。

  回顾商旅生涯,陈丽华说,自己最重要的是务实精神。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工作,盖平房还是打地基,都是量力而行,从不大起哄,超负荷。从不懂到懂,认真探索,吃苦耐劳,虚心好学,精心操作,对所有的事情从不粗枝大叶,而是抓深抓细,抓得彻底。

  “团队精神,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企业的发展主要靠企业的骨干。在工作当中,要聘请专家学者和行家里手,启用精英,个人智慧与专家相结合,形成一种合力,这样才能创造精品。” 陈丽华说,你关心大家,大家热爱企业。上下就能形成合力。家族企业在经营战略上必须进行改革,尽量摆脱家族的管理模式,纳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除了自己亲历亲为,参与首都建设,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北京市政协委员的陈丽华,还积极参政议政,为北京,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她还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关系,呼吁大家一起投资祖国,建设祖国。

  如今,陈丽华的富华集团已发展成为一个以房地产业为主,兼及高级会所、高档公寓、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并介入旅游、商贸、网络信息、航空服务领域,在澳洲等地设有分公司的著名企业集团。她本人,也连连登上内地女性首富的宝座。

  情系紫檀 光大传统文化

  通过地产积累到财富后,陈丽华“出人意料”地迅速转身,开始“投资”紫檀。“出人意料”和投资是外界的评价,在陈丽华的内心,这仅仅是她对精神追求的回归,是为实现精神追求的投入。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财富回归,一种不计成本、无视回报的投资。” 

  陈丽华是满族后裔、正黄旗世家,是紫檀家具伴着她的成长。“紫檀家具艺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我是满族人,老回忆那种感觉。”她不止一次地感慨道。

  为了圆满自己对紫檀的一份情怀,1999年国庆前夕,陈丽华完成一个北京市向建国50周年献礼的重点工程。以超过2亿元的巨资,在北京正东兴建了一座清一色明清风格、恢弘气派、金碧辉煌的仿古建筑——中国紫檀博物馆。通过这个中国的第一家“国”字头私人博物馆,陈丽华珍藏了自己在各地收藏到的300余件明清紫檀家具,和千余件由她旗下的工厂用20多年时间所生产出来的珍稀紫檀精品。

  为了建成这个博物馆,陈丽华专门请了故宫的古建专家作技术指导。这些古建方面的‘国宝’级人物,在建设中,对一砖一瓦,一笔一划,都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亲自上阵,亲自做,亲自画。因此,中国紫檀博物馆本身的建筑,也成了一个民族艺术和文化的载体。“几位老先生顶风冒雨,爬上爬下,真让我感动。我们的民族文化要走向世界,就需要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干。”陈丽华说。

  要赢得专家的支持并不容易。1990年,陈丽华向亚运会捐赠了一扇紫檀屏风,请了故宫的四位国家级的研究员参加鉴定。“见面后我把手伸出去跟他们握手,他们连看也不看我,谁都不同我握手。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我干出我的紫檀作品,也是我的胆量。怎么连手都不同我握,让我面子上很难看。等到他们看了我的作品,我听见他们说了一句:真是藏龙卧虎啊,当时我的眼泪都要下来了。后来他们说,你真了不起,明天到宫里来,我们提供一些图纸让你仿做。”

  故宫的大门就这样史无前例地为一个女性开放了,专家们不仅拿出了“故宫太和殿金銮宝座”、“故宫角楼”等诸多珍品的图纸,还派出工程师,指导帮助陈丽华和工匠们,制作仿故宫的紫檀精品。有了这个支持后,陈丽华信心大增,组织人马,一件接一件地按照故宫博物院里家具的式样时刻不停地“复制”紫檀家具。“要做就做宫廷的工艺,做值得收藏的精品”,做极品是陈丽华的目标。

 陈丽华:让中国紫檀文化走向世界
  素有“百年寸檀、寸檀寸金”的紫檀,早在明朝时就已被采伐一空。时光流逝300年后,虽有再度成材,但却为数甚少,而且价格奇高。为筹集到紫檀木材,陈丽华不但付出了巨额的金钱,还常常以生命为代价。

  她每年都要携重金远赴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雨林地区,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穿行于野兽出没、蟒蛇肆虐的原始森林,查访紫檀的生长环境和木质属性,并收集檀木基料。在金三角,她坐过电瓶车、摩托车,自行车后座,还骑过驴,还好几次与死神擦肩。 

  现在,博物馆不仅没有赢利,还需要每年再投入高达2000万元维护其正常运转。“纯粹从经济上而言,我的这个文化投资或许是不成功的,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博物馆所蕴涵的巨大潜在价值,寸檀寸金,馆里的藏品个个都是无价之宝,无法用金钱衡量。人们都把财富和高新技术相提并论,我倒以为我的这些宫廷工艺的紫檀作品丝毫不比外国的高新技术逊色!”陈丽华说。

  对于紫檀,陈丽华几乎达到了痴狂的状态,60多岁的她已将集团经营的大任放心地交给了她的儿子,而自己却把全部的精力投放在紫檀上,和她魂牵梦萦的紫檀在一起。而对于紫檀的制作,她至今都还是亲自参与,凿刻,打磨,样样参与,样样精通。

  她的心血也得到了回报。开馆以来,紫檀博物馆不断地迎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的观众,不少外国领导人和贵宾都在短暂的中国之行中专程安排时间参观。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参观后,专门题词说:“这是他所看到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博物馆,在这里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罗马尼亚总理在2003年非典时期访华时,点名要来中国紫檀博物馆看看,因为他听夫人说,北京有一处“装满中国艺术”的博物馆。

  因为紫檀的珍贵,不少名流巨贾知道紫檀博物馆后,希望出高价收买一些藏品,但都被陈丽华一口拒绝,从未卖过一件,还因此得罪了不少商界朋友。

  人家给钱不卖,但她却常常不惜代价对外捐赠。2005年时值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之际,陈丽华分别将中国紫檀博物馆珍藏多年的四件大型紫檀古建模型,包括“紫檀制天坛”、“紫檀制万春亭”、“紫檀制角楼”和“紫檀制飞云楼”分别赠送给了中国故宫博物院、美国史密森研究院、英国大英博物馆、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作永久收藏。

  有人问陈丽华,将这样的心肝宝贝捐出去,你就不心疼吗,她说:“国粹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留在世界,这才是最珍贵的东西。这是我的责任,付出一点代价也是应该的,我不心疼。要说心疼也有,那就是自己耗费心血制作成功的东西要远涉重洋了,好比亲生的女儿要远嫁,心里能不难受吗。但为了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热爱中华文化,这种疼也是甜。” 

  为了让紫檀文化和艺术走向世界,陈丽华还自费携带珍品走向世界,开办展览。近年来,她先后在美国、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展出了所收藏的部分中国紫檀家具和工艺品,受到热烈欢迎。1999年5月,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因为陈丽华在紫檀雕刻艺术上的非凡成就,授予她荣誉人文博士称号,萨凡拉市市长向她授予了金钥匙,宣布她为荣誉市民,并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陈丽华日”。2005年9月12日至12月24日,陈丽华与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在美国国家妇女博物馆共同主办了“紫檀的奥秘”大型展览。期间,华盛顿市市长亲自签发证书给陈丽华,并将中国紫檀博物馆的开馆纪念日那天,9月19日,定为了华盛顿市的“陈丽华博士日”。美国国家妇女博物馆创始人霍拉黛女士还亲自将“国际文化领袖奖”授予了陈丽华。

  陈丽华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让世界各国人民有机会了解真正的紫檀之美,弘扬中华国粹。2006年的4月,紫檀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在紫檀博物馆的后面举行奠基典礼,这又代表着陈丽华所传承弘扬的紫檀艺术将更进一步地走向世界。

  传统文化,是陈丽华的一个情结。

  2005年,她还注资1200万给拥有118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该公司的最大个人股东,开始为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作努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49239.html

更多阅读

陈丽华:视紫檀为生命(三)

 解说:在那20天里,陈丽华在拆迁现场守了17天。这条二环路通往王府井(36.80,0.16,0.44%)的金宝街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顺利拆迁,陈丽华无疑付出了超额代价。  陈丽华说:一个商人不要怕加大自己的成本。如果你处理的好,它还会还给你的。如

陈丽华:视紫檀为生命(二)

 解说:1993年,陈丽华拿到这块地的第四年,长安俱乐部终于开工了。不知道这四年里陈丽华等待的每一天,是怎么度过的?长安俱乐部可谓一波三折,一年后建成交付使用的时候,总经理陈丽华的儿子赵勇勇又给陈丽华出了一道新的难题。   同期:陈丽

陈丽华:视紫檀为生命(一)

  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60岁的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陈丽华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女性,身价55亿人民币。虽然媒体由此追捧她为"内地第一富婆"、"内地最富有的女企业家",但是许多人不免为之惊讶。因为此前大家对陈丽华了解得实在太少。其

北京市侨商会会长陈丽华:情系紫檀工艺的女富豪

         北京市侨商会会长陈丽华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四日电 题:情系紫檀工艺的女富豪  ——记北京市侨商会会长陈丽华  中新社记者 沈嘉  陈丽华最为人乐道的是她的传奇履历。这位最早登上中国女富豪

香港富华董事长陈丽华:生命中的紫檀

商界身份: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   快乐态度:陈丽华钟爱紫檀已经到了无比虔诚的地步,只要她在紫檀旁边坐着,就跟抽了大烟似的特别有精神;很疲惫时在紫檀边走上一圈,什么头疼啊烦恼忧愁全都没有了。   陈丽华的名字与她钟爱的紫檀木

声明:《陈丽华:让中国紫檀文化走向世界》为网友風狆瑬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