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8日电“如果中国没有了民营企业,结果将会怎样?别的不说,至少约有3亿人会失业。”在11月17日于江苏南京举行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论坛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如是说。但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刘永好亦指出,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中仍然有很多不和谐因素,概括起来是三个“环境”的问题。
在准入环境方面,刘永好说,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市场准入做了不少原则性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潜规则和隐性壁垒。比如,某些资源性的行业设定准入门槛很高,民营企业受到各种限制,很难进入。尤其是对能源、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参与得很少。
在融资环境方面,民营企业多是中小企业,有迫切的融资需求,但是针对他们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渠道还很有限,还没有建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另外,民营企业对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还比较低,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很弱,在总市值中的比重也很低。
在行政环境方面,刘永好说,在某些行业和某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行政透明度低、行政效率不高、行政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不少地区民营企业处于商业信息缺失的劣势地位。
报道介绍,在过去的28年里,中国民营经济经历了强劲发展,2001至2005年,民营企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年增28%,5年共增长246%;税收年增20%以上,5年共增长6.3倍。现在,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创造了中国GDP总量半壁江山;创造了非农产业80%的新增就业岗位;提供了全国1/5的税收。(叶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