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发动机者得天下”,对崛起中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有一款能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肩的发动机显得尤为重要。此前已有自主品牌车企在核心总成上实现了突破,但却未将发动机的顶尖技术拿下。不过这一局面在近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数亿打造中国CVVT发动机
8月7日,“中国心”终于迎来了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吉利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CVVT发动机——JL4G18在吉利浙江宁波北仑基地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杨健介绍,吉利在造车初期使用的是天津丰田产的8A发动机,累计采购金额达4亿元。2001年,当吉利对发动机需求成倍增加时,丰田却提出了加价要求。
2002年12月,日本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吉利在对外宣传中打出“丰田动力,价格动心”和“使用丰田8A发动机”的宣传语,对消费者进行虚假宣传,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这就是业界熟知的“中外轿车知识产权第一案”。在该官司之后的2003年3月,吉利决定停用丰田发动机。
正是跨国巨头在关键技术上的种种“为难”,促使“不信邪”的吉利加快了自主研发发动机的步伐。2002年,吉利首款自主研发的MR479Q发动机下线并很快形成产业化,紧接着吉利启动了更高层次的包括CVVT发动机研发项目。
JL4G18正是吉利历时3年、耗资数亿元自主研发的高升功率、大扭矩、低排放、低污染的新一代轿车用发动机,采用全铝缸体缸盖、塑料进气歧管、先进的CVVT技术,从而更好地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并使尾气排放达到欧Ⅲ标准。
吉利研发团队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介绍,CVVT(智能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属于世界最先进的汽车发动机技术,可提高进气充量且进一步提高扭矩和功率,如本田的i-VTEC、丰田的VVT-i等也都属于同类技术。JL4G18的最大功率为103千瓦,升功率为57.2千瓦,这一数字与丰田前不久对外宣布的世界最高水平相当。在JL4G18投产后,这颗“中国心”将会成为吉利向中高级车市进军的“核心装备”,即将下线的新车“远景”(内部代号FC-1)和吉利方程式赛车都将装配此发动机。
自主品牌集体造“心”热
6月26日,华晨推出了国内首台具备独立知识产权的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华晨1.8T;7月初,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长城TC“智能节油王”INTEC上市;7月中旬,总投资12.5亿元人民币、年产发动机15万台的海马汽车发动机厂建设项目已接近尾声;另外,上汽也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自主品牌的发动机项目,计划年产15万台发动机;奇瑞则已宣称,1.8T涡轮增压发动机将于明年8月正式投产。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因搭载‘洋心脏’而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有望改变,华晨、吉利等自主品牌车企有望在短时间内弥补‘心脏’的缺陷,他们都将从新发动机项目上获益匪浅。”
让中国汽车跑遍世界
记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吉利汽车的出口情况怎么样?截至2005年年底,吉利共累计出口多少辆车?
李书福:吉利2005年全年共出口汽车近7000辆,截至2005年年底,累计出口汽车近1.6万辆。
记者:那2006年第一季度的出口情况怎样?
李书福:第一季度出口近千台,另外,在新增海外市场数量上有所增加,也就是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更多了。
记者:吉利汽车在马来西亚的汽车项目进展如何?是否可以在马来西亚国内销售?
李书福:项目进展很顺利,产品可以在马国销售。
记者:谈谈吉利集团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吧?
李书福:吉利要实施国际化战略,目前已制定出未来10年的规划蓝图,即到2010年,将推出15款全新车型、8款发动机、6款手动变速器、6款自动变速器、3款电子无级变速器、1个油电混合动力项目和1个赛车项目;到2010年,将实现产销100万辆目标,其中国内市场份额达到8%,吉利汽车将成为国内经济型轿车的首选品牌;到2015年,将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2/3出口,在国际市场份额将达到2.5%,吉利汽车将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记者:出口的远景目标是不是量上得太大?能实现吗?
李书福:吉利在国内销售网点要建到县,然后到海外建厂,然后还要解决运输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每月生产1.3万到1.5万辆的话运输就碰到问题,所以以后要大量出口海外,至于国内和海外的销售和运输问题我们都在规划。
记者: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成为国内汽车工业的瓶颈,你怎么看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
李书福:创新的能力必须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一个企业也一样。吉利汽车在中国自主创新上走在前列,这是中国的创新结果。吉利没有享受任何的特殊政策,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包括生产、技术、资金、人才、品牌各个方面都没有,但目前吉利汽车已成为中国惟一一个能够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制造的系统公司。
记者:反思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合资其实也养成了国内厂商对内依赖市场对外依赖技术的习惯,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书福:不否认中国汽车工业因合资而得到发展,这个贡献是客观存在的。不过合资也使一些企业尝到了甜头,跟外国人一起合谋的利益驱动,反而使他们在能够开发自己的产品和创建自己的品牌的时候纹丝不动,这不仅不对,而且有害!但是在这个历史关头,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汽车政策的制定者和管理者不能视而不见,想扛起中国自己民族品牌的汽车人不再需要态度,而是行动。一定要让中国的汽车跑遍世界,而不能让世界的汽车占领中国的市场。
(摘自《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