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傍晚6时,广州南沙小虎岛石化仓储区。泰山石化集团董事长蔡天真从气氛沉闷的会议室走出来,伸个懒腰,顺便接听一个由新加坡总部打来的长途电话。连续几天熬夜开工程会议,让他眼睛布满了血丝。
透过会议室的窗户看去,不远处排列着数十个直径达30米,高20米的巨型油罐,这些油罐刚刚建好,正等待着最后一道油漆和包装工序。旁边临海空旷的沙滩冲积地上,直通油品码头的长达数公里的输油管道已经搭建起来。输油管道右侧的荒地上,枯黄的杂草也正在被清理,不出半年,也要被开辟出来建成第二期成品油和第三期化工区仓储基地。
这个总规划达123万立方米的油库基地是蔡天真构建的石油王国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这些石油仓储基地和手中庞大的石油运输船队,蔡天真已经俨然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石油寡头。
与霍多尔科夫斯基这些俄罗斯的石油寡头瓜分国有石油资源不同的是,出身草根的蔡天真是从中国石油行业的运输、仓储这些配套服务环节发家的,这些环节恰恰是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的力量不足之处。
这位只读过小学的福建人,曾在自己控股的上市公司泰山石化的年报中骄傲地对投资者们说,泰山石化将会成为中国第四大石油公司。而他本人将创造历史。
蔡天真的底气来自于他在新加坡拥有的当地最大的一支私人原油运输船队———13条超级油轮,还有20多条中小型油轮,加起来一共拥有375万吨载重量。同时,他的企业泰山石化还在东南亚的船舶加油、石油贸易等石油服务行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一直到2005年10月成为中国能源首富之前,蔡天真并不为媒体所知。今年44岁的他异常低调,此前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在国内,亦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一个月前,记者通过长达半年的跟踪和联系,首次采访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石油大亨。
隐秘的发家轨迹
中等身材的蔡天真平时衣着朴素,属于深藏不露的那类人。
他初次亮相国内,是1995年上榜首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那年他才33岁。“那时他好像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福建厦门一位熟识蔡天真的油老板说。
现已加入新加坡籍的蔡天真祖籍福建石狮祥芝镇。石狮是著名的侨乡,那里的人拥有与生俱来的商业意识。蔡天真的父辈早年就在福建沿海地区经商,蔡天真也继承了先祖们的商业头脑,因此,他读完小学后就辍学和父亲跑船卖海产品。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小贩白手起家做到如今的基业,蔡天真可谓殊为不易。
1980年代初,国内石油贸易刚刚起步,在当时的商业伙伴郑金泉等人的感召下,蔡天真瞄准机会,从国有公司租了一条小型油轮进入能源行业。当时,他频频往返于东北与南方进行倒卖,靠石油的差价赚到“第一桶金”。
1993年,国家允许进口成品油,蔡天真当即远赴香港,利用香港特殊的地理优势和政策做国内燃油供应。他注册了一家叫做泰山的石油公司,和BP、壳牌等大公司做生意,这就是今日泰山石化集团的雏形。
据福建一位熟知蔡天真的石油商透露,蔡天真事业的转折点是1996年。当时,蔡天真只身前往亚洲石油贸易中心新加坡淘金。在新加坡创业初期,公司只有十几个人,数辆油车,主要为新加坡本地的一些企业供应柴油。在得到福建老乡、新加坡燃油大王林恩强的帮助之后,蔡天真的生意越做越大,开始为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的渔船、矿场、工厂等供应油料。
1999年,蔡天真在位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的柔佛地区购入一艘数百吨的浮动油库,为过往船只提供加油服务。到本世纪初期,蔡天真开始进军国际石油贸易和航运业务,逐步有计划购入大型油轮参与石油贸易,并出租油轮供跨国石油公司使用。
借力股市是撬动蔡天真财富生涯极为重要的支点。2002年3月,在野村证券的撮合下,蔡天真耗资7000多万港元收购香港上市公司金犀宝。当时该公司每股仅0.04元,蔡天真低价购入18亿股。同年6月24日,金犀宝更名为泰山集团控股。泰山控股挂牌的第三天,蔡天真便以每股0.27港元的价格配售5.15亿股。此举令其筹得资金1.37亿港元,近乎借壳成本的两倍。
2005年3月,通过发债,蔡天真再度筹得资金4亿美元。有了来自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加上经营上多样化以及贸易量的剧增,蔡天真进一步扩充船队。2004年3月,公司收购新加坡海皇轮船旗下航运公司NAS,获得20艘油船,到2004年10月,泰山又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获得10艘船只的使用权。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底,蔡天真又购入13艘超级油轮,加上20多艘中小油轮,其船队拥有的运力达到375万吨,成为新加坡最大的私营船王,仅次于新加坡政府的海皇油轮公司,从而奠定了在新加坡石油运输和贸易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与此同时,泰山石化还渗透到新加坡本地油品销售,其在陆地上轻柴油销售量排在新加坡所有石油商中的前10位。据某燃料油商反映,凭借自己的资金、运输实力以及市场影响力,蔡常常低价买入燃料油,囤积居奇后再高价卖出,这亦成为他的来源。
近几年,世界石油市场供应趋紧和原油价格高企,让泰山石化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从2002年到2005年四年间,泰山石化营业额年增长率均在170%以上。2005年,泰山石化的营收达到104亿港元。蔡天真对外宣称的目标是,到2008年泰山石化的营收规模达到500亿港元,成为亚洲地区石油服务业巨头。
2005年10月,蔡天真在首次出炉的福布斯中国能源富豪榜上以26亿元的个人资产荣列首位,但圈内传闻,他的资产已经超过100亿元。
崛起背后的质疑
就在蔡天真问鼎中国能源首富的同时,泰山石化“一日千里”式的高速发展模式,亦不断遭到业界的质疑。这些质疑的焦点是,泰山石化在新加坡拥有的375万吨载重量的私人油轮船队是否含有水分?
目前,泰山石化油轮运输船队拥有13条超级油轮,加上今年即将交付的三条新船,泰山石化将一共拥有16条超级油轮,占全球超级油轮总数的4%。在世界原油运输界,拥有超级油轮的多寡,通常是衡量一家船运公司实力强弱的标志。目前,泰山石化拥有的超级油轮数目已经远远超过招商局和中国远洋航运总公司,而这两家都是有着数十年历史的国营航运大公司,实力雄厚。
作为民营企业家的蔡天真背后并无强大靠山,为何仅用两年时间就能造就375万吨油轮的发展神话?
目前,按韩国和日本各大造船公司披露的行情,一条载重量高于25万吨的超级油轮的造价不低于1.2亿美元,而一条载重量在10万吨到20万吨的苏伊士油轮需要8000万美元,而且交付时间均在4年以上,因此大部分船运公司为了赶上运输周期景气,在扩张的时候宁愿选择购买二手旧船。
据泰山石化年报披露,蔡天真所拥有的超级油轮均属于二手旧船,大部分购于非洲和南美洲一些不知名小国。“当运输价格好的时候油船可以用来运输或者出租,不好的时候则可以做浮动油库。”蔡天真解释说。
然而,国内航运界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2003年到2005年,泰山石化大规模低价购进数十条二手油轮明显有悖行业发展规律。由于受全球石油服务业的景气上升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对进口石油的需求量增大,导致当时原油运输价格高企,各地油轮普遍呈现出“卖方市场”特性,此种背景下,低价大量购买二手油轮谈何容易?
据泰山石化上市公司发布的并购交易公告显示,这些低价购得的二手油轮交易绝大部分发生在南美、非洲和欧洲,但至于交易时间地点和对方公司情况等详情,泰山石化将之视为高度商业机密罕有披露。甚至作为香港和新加坡两地的投资者,都没有机会亲临泰山石化船队现场参观。
据福建一位常往返中国和新加坡的油老板透露,娴熟的资本运作手法是泰山石化在近年来新加坡得以大举购进油轮的秘密所在。据他反映,蔡天真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多达数十家,在进行油轮并购时通常夹杂着大量的关联交易,据了解,泰山石化的油轮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该人士指出,这样的好处是以小博大,可以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并在资本市场大举融资。
仅2004年一年,泰山石化就宣称买了180万吨载重量的油轮,而在2005年,泰山石化公开宣称购买的二手油轮达100万吨以上,加上收购新加坡海皇轮船旗下航运公司NAS的油轮船队,目前,泰山石化宣称拥有的油轮载重量为375万吨。
依靠这些“资产”,泰山石化两年多来一共从银行和资本市场融得数十亿港元资金,大大缓解了集团高速发展所需的资金压力。
被迫缩水的仓储业
除在新加坡的主业遭受到业界的质疑外,蔡天真近年来在大陆倾力发展的第二主业———石油仓储业也因资金等因素而出现放慢迹象。
从2002年初开始,蔡天真在福建、上海和广州三地布下规模浩大的棋局,规划建设超大型石油仓储设施。
这些石油仓储项目进展的顺利与否,对蔡天真至关重要。2005年,由于世界原油运输市场竞争激烈,占泰山石化营业利润84%的原油运输收入开始缩水。当年,泰山石化纯利润仅为3亿港元,同比下滑34%。因此,蔡天真亟需建立新的收入来源。
而由于中国沿海地区用油日益紧张,泰山石化如果一旦抢占有利地点,不但可以利用这些油库坐收租金,还可以随时进军更具规模、回报潜力更高的油品分销业务。
按最初构想,蔡天真布局的上述三个项目的规模均不容低估,单是上海洋山石油仓储设施的最终容量即可达240万立方米,能停泊10万吨级油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油品仓库,加上福建泉州、广州小虎岛两地的150万立方米和122万立方米的仓储容量,泰山集团在大陆三个仓储项目最终总存储量达500万立方米以上。按照泰山石化行政总裁张震远在2004年年报中的说法,“此规模足以吸引东北亚和东南亚各地的客户,使泰山极有条件成为亚洲石油仓储行业一股重要力量。”
然而据记者调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困扰,泰山石化开展两年多时间的三大石油仓储设施项目进展有喜有忧,离当初的宏大构想已相去甚远。
这其中上海洋山石油仓储项目最为不妙。由于上海地方国资企业和中国石油总公司的强势,蔡天真并未获得上海洋山项目的控股权。加上投资规模过于庞大,离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岱山石油储备基地过于接近,为避免重复建设,国家发改委至今没有批准建设这个项目。
与此同时,资金上的困扰让泰山石化位于福建泉州项目也进展缓慢。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该项目前期50万立方米的石油仓储设施填海工程已经于去年完工,但目前刚刚开工的,仅仅是9万立方米的化工产品仓储区建设工程和两座规模分别为5000吨和3000吨的小型油品码头,而原规划的第一期50万立方米和10万吨油品码头一拖再拖,现已被改为项目第二期,而且看不到任何要在今年施工的迹象。
据泰山石化一内部人士透露,落实内地油品储备三个合营项目,总投资额要超过50亿港元,泰山石化将把2005年募集的4亿美元中的30%用于内地仓储业务建设,但这点资金显然有点捉襟见肘。目前看来,当初布局的三大仓储项目惟有广州南沙项目进展较为顺利,这不由得让蔡天真将大部分资金押注到该项目中来。
2005年8月2日,泰山石化发出公告声称,收购该项目第二大股东中艺华海25%的股份,股份因此达到70%,收购后,合营公司的投资额增至1.2亿美元,总容量为122万立方米,整个工程分为三期,目前第一期47万平方米燃料储罐区已经基本完工,第二期和第三期正在加速建设,将于2006年底全部峻工,建成后整个工程将成为目前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商用石油仓储项目。
蔡天真倚重广州南沙项目的真正原因是,整个珠三角是进口成品油最活跃的地区,占全国进口成品油65%的份额。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交割全部在珠三角。尤其是广东去年油荒之后,华南地区对成品油的需要呈剧烈上升趋势。
但泰山石化将目前大部分资金押注在广州小虎岛也面临诸多风险。据了解,珠三角及广东省石油仓储行业的竞争正呈现日趋激烈的局面。去年10月,中石油背景的深圳光汇集团宣布在大亚湾建设一个100万立方米的石油仓储,号称“华南规模最大的油库。”而中石油和中石化一项总投资50亿元、建立1000万立方米原油储备和200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备的项目计划,也将于今年内启动,此项目将于2010年前全部建成,项目计划选址为广州、湛江和茂名。
因此,在122万立方米的南沙油储项目建立之后,如何渡过产能过剩危机,对蔡天真来说,同样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