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一天天变成大佬
野孩子吉利今非昔比,而李书福口出狂言的习惯却依然不改 文/本刊记者刘涛 2001年10月,登上《中国企业家》封面的李书福一脸焦容。让他感觉有如挣扎于“生死”之间的是那张把吉利排斥在汽车制造业之外的准生证。 当时的李书福是一个拥有堂·吉诃德式的勇气却不合时宜的人。造汽车、办学校,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民营企业不被允许做的。他超然而无所畏惧,但酒喝高了后也会质问自己“何苦一次次重复危险的游戏”。那时,不要说是一汽、上汽等主流的汽车企业,即使是同样没有拿到轿车准生证的华晨汽车创始人仰融也曾毫不掩饰地说:“我尊敬李书福,但他造车的起点和我没法比。” 今非昔比 4年后的今天,吉利已经进入国内行业前十名。而高贵的“中华”轿车的销量还不及吉利“豪情”的五分之一。在海外媒体眼中,吉利汽车正在取代一汽的“红旗”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表。李书福则登上了2005年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企业领袖的榜单,成为榜上仅有的两位来自汽车制造业的企业家之一,另一位则是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 在当前所有自主品牌的代表中,李书福可谓根最正,苗最红。李书福没有搞金融出身的仰融的高起点,吉利也没有奇瑞汽车的国企背景,纯粹的草根出身经常让李书福得到别人更加直接的蔑视。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傲与狂就更加突出、显眼。对于外界冠以他的“汽车狂人”、“汽车疯子”的头衔,他轻轻地一笑说道:“我知道别人在说些什么,是什么意思。他们在嘲笑我,我在心里却在嘲笑他们。” 现在的吉利今非夕比,但李书福口出狂言的习惯却依然不改。“到2015年吉利产销目标为200万辆,其中130万辆卖到国外”,“20年后吉利要跻身全球汽车行业前十名”,而吉利近年的表现也足以让李书福引以为傲。2005年,吉利在香港借壳上市、在马来西亚建厂、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吉利做的每一件事无不是行业里老大哥们想做却没能做到的事情。吉利已经从一个野孩子成长为行业的先行者。在赴法兰克福之前,酷爱作诗的李书福这样写道:“……不要吹不要闹,自主品牌撑大腰。欧美情,日韩潮,崇洋媚外何时了。中国车飞多高,混战十年变大雕。” 可见,李书福对汽车的痴狂依然不改,但熟悉他的人都说:“这些年来,他的变化很大”日前,李书福在杭州吉利总部大楼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以前想的是怎么造车,现在想的是如何产销200万辆的汽车;而他自己则变老了,变得保守了。 梦想与现实之间 今天李书福回头看去,4年前那些为上目录而上下求索的日子并非是最艰难的,那时在吉利脚下的更不是最高的一峰。“这些年来,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基础管理的建设与完善。目录的问题只要工作做到了,多跑一跑就能拿到,但管理是硬碰硬的东西,是吉利要和丰田、本田去竞争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李书福说道,“我们天天在动这个脑筋,怎么能让企业处于一种非常有序的状态,全国各地那么多机构、那么多事情,怎么协调,怎么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2005年被李书福称为是吉利基础建设的关键年。吉利不仅“花很多钱”购买了世界大部分汽车公司都在使用的SAP公司的ERP管理软件,开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在企业的决策流程上也和过去有着明显的不同。2002年以前,吉利的决策经常是李书福一个人拍板,“今年我们很大的一个变化是,把经营管理委员会用好了。”李书福说。这个委员会包括吉利的总裁、副总裁和各个分公司的总经理,共十几个人。根据讨论项目的不同,会对成员进行机动的调整,而这个团队被李书福称为他所获得的最有价值意见的来源。比如,在自动变速箱的项目上,李书福希望产品能在今年5月投放市场,以便让路桥工厂尽快产生效益。但经营委员会认为,吉利的产品是全中国惟一一个做到自主开发的,投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试验与验证,做到有100%的把握。李书福最终做了妥协,吉利的自动变速箱直到11月才投放了200台。 不过在外界看来,李书福近年来最大的变化恐怕不是这些,而是他在资本市场上屡屡出手且手段日益娴熟。从2003年通过与香港国润控股(HK.0175)合资获得5.2亿港元的现金,到今年5月正式借壳上市,“李书福俨然已经是一个深谙资本之道的财技高手”,一位汽分析师如此说道。李书福却对这个评价表现出100个不认同:“我哪是什么高手,也不懂什么资本运作。吉利是一个家族企业,但它的目标是要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做到公开、透明。所以上市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吉利汽车2005年的中报显示:上半年纯利只有4100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产品利润不断摊薄,新产品和新基地在不断地投入研发与建设,吉利的资金储备能否支撑它的扩张?对此,李书福毫不避讳地回答:“吉利肯定是非常困难的,包括资金的问题,这一点可以告诉全世界。我们弱小,但是有志气,我死活不承认光凭钱就能解决问题。”2000年起国家委托上海、天津两家汽车公司联合一些高校联合开发自动变速箱。两年后,项目宣告失败,8个多亿的投入打了水漂。“我们投了多少钱不好说,但我们做成了,而且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一半。”李书福略显激动地说,“所以,不要简单地说钱。我们的政府是全世界在汽车行业上投入最多的,但我们的汽车却做不过日本和韩国。吉利在凝聚一股力量,提炼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值多少钱?” 今年国家在“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提倡的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对李书福来说是最大的好消息,这无疑是对他喊了多年的“吉利要站在真理的一边”的肯定。但他也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吉利要想走出去,成为世界品牌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问题,甚至已经不是企业层面能够解决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复杂性不断提高,计划经济残留的东西依然存在,世界上的大汽车公司会设下各种圈套和陷阱,向你施加种种有形、无形的压力,干扰你的行动。我们的生存发展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尽管如此,但李书福的梦想依然不改——未来二十年要让吉利进入全球汽车行业的前十名。“现在我们还是要把基础打扎实。高楼大厦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李书福用他特有的语言风格描述着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吉利。 李书福:《中国企业家》2001年第10期封面人物。 现年42岁,“狂人”李书福认为自己变老了,变得保守了 年度背景2001年
这一年,对中国来说是双喜临门。7月13日,北京第二次申奥获得成功,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9月7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法律文件获得通过,中国终于“WTO”了。 这一年,对美国来说是悲伤的一年,“9.11”事件爆发。10月上海APEC会议上,身着唐装的布什与江泽民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这一年,震惊朝野的厦门远华走私案导致一大批官员倒下,主犯赖昌星逃跑了。在此之前,有中国第一庄之称的吕梁突然失踪;吴敬琏抛出“股市是个大赌场”的唱空言论,引发了有史以来的大讨论。
更多阅读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1986年,李书福以制造冰箱及冰箱零配件开始创业历程,1993年进入摩托车制造业并于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业。20多年来,吉利集团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中国汽车行业率先取得
理性与感性 李书福:力量在风中激荡 理性与激情的同在
* 李书福: 吉利集团董事长 * 财富成就: 1. 2009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第123名) 2. 2009胡润工业制造富豪榜(第10名) 3. 2008胡润百富榜(第539名) * 公益成就: 1. 2009胡润慈善榜(第14名) 2. 2008胡润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最关心产业转型升级
泉灵:在去年一年,这个大厅里最热点的词是什么?就是金融危机,我想在去年的时候很多的私营企业家,作为政协委员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尽量让自己的企业里少裁员和不裁员,并且呼吁全国的私营企业家,都尽量能够保住工人的饭碗,我想去年一年有很
李书福:用心记住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的使命
12月23日,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颁奖典礼。以下为2009央视经济年度人物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主题演讲: 主持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在竞争的过程中也需要比较和融合。这一点李总很有发言
李书福:吉利收购沃尔沃是战略选择
系列专题:吉利收购沃尔沃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09(第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09年12月5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新商业文明的中国路径”。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此次会议。以下为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在论坛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