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4年底,复地投资房地产项目已经超过40个 毫无疑问,上海复星集团的掌门人郭广昌是一个商场上极其成功的统帅,他在2004胡润百富榜以34亿元排上第17名的位置。古云“一将功成万骨枯”。他的成功是怎么来的?郭广昌的跨行业、跨领域运作非常出色,在高科技和医药领域是一方霸主,在房地产领域上,也是独霸一方的诸侯,旗下的复地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他为何能做到这一点? 多元化经营奠定霸业 1992年底,郭广昌和几个复旦学子一起创办了复星高科, 其后,复星高科成为了上海第一家上市民营企业。据说,那一年,他将准备用于出国的美元,全部换成了人民币,总计只不过是3.8万元,加上借来的一部分钱,和同学一起办起了这家小得在上海滩上拿着放大镜都找不见的民营科技咨询公司,从此,开始走上了“飞黄腾达”的道路。 早在几年前,“复星”系总销售额已经超过303亿元。2004年中期,集团总资产超过330亿元。目前,他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海,旗下共有近百家公司,控股及参股7家上市公司,包括“复星实业”、“豫园商城”、“友谊股份”、“羚锐股份”、“天药股份”、“南钢股份”等,是内地赫赫有名的资本大鳄。 一般来说,一个人能在某个领域中取得优势地位,已经殊为不易,而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三大行业都拥有较为优势的地位———高科技、医药、房地产,这令人惊异不已。近一两年来,郭广昌还插足进钢铁业,成绩斐然,2004年的销售达到150亿元。 一代地产枭雄
![上海复星阳光掌门郭广昌:蝴蝶的翅膀刮起飓风](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422032418056.jpeg)
上海复地集团是复星集团的一个子公司,也是郭广昌当初精心打理、颇为倚重的子公司。2004年,复地集团年初在香港上市,成功募资17亿港元,实在是一笔异常理想的买卖。 郭广昌进入房地产领域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从辈分上来说,他跟富力集团、合生创展这批地产巨头都是相近的。1993年,年轻而独具慧眼的郭广昌,就意识到房地产市场充满着机会,因此他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刚开始时仅成立的一个小小的地产营销代理公司,但在他的有效运作下,复地公司逐渐在上海房地产界崭露头角,他把内地新兴的中产阶层作为主攻目标。10年间,它从一个小的房地产公司,发展成上海房地产业的巨头。 2004年左右,复地及其合营企业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共有41个,其中上海38个、武汉2个、南京1个,计划增加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共17个,包括上海的13个,以及武汉、南京各2个。这58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面积约3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81万平方米。此外,复地还计划增加投资11个房地产项目。 阳光财富的拥有者 这几年资本市场上,有不少擅长资金运作的商业大鳄出事,或者是资金链绷不住,或者因为违规操作,像不久前被传遭到拘捕的顾雏军,就是因为违规操作,有报道称涉嫌侵吞国有资产。而复星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已经形成资本市场所谓的“复星系”,目前复星的现金流状况如何? 对此,郭广昌说:“还是一句话,‘现金为王’。复星坚决贯彻两条,一是从来不炒股,二是任何事都要求有价值创造。没有现金流流出来,也就没有回报,没有价值创造,我们不会去做。” 也有人提出疑问,复星涉足的产业众多,产业链很长,而且很多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业必须是用大资本去砸出来的,怀疑复星究竟是怎样保持产业链和资金链的合理平衡?据了解,复星集团为了聚集资金主攻目标项目,在近年来已经卖掉了一些企业,获得了四五十个亿的回笼资金,让自己的资金操作游刃有余。 郭广昌称,“复星是在不断扩张,但也并不是进入一个行业就永远做下去,我们也会要求回报。企业发展肯定有负债,关键在于企业在扩张中能不能创造价值,2004年复星在钢铁方面有150亿元的销售,近30亿元的净现金流,房地产业也有40亿到50亿的回款,医药的利润增长在100%以上。这些产业经营上的良好业绩,是复星扩张的基础;良好的回报,使我们有一个基础的现金流。当然,如果能够借助外部资金的话,发展会更快。” 事实上,就有人总结出郭广昌最擅长的功夫是资本运作。他采用“从投资入股,到逐渐控股,再到绝对控股”的方式,用股权滚雪球,用小资金控制大资产,已成为复星不断壮大的利器。 因此,有学者对郭广昌的评价很高,认为郭广昌是中国资本市场最活跃的企业家之一,虽为多元化经营,但因科技创新,追求阳光利润,热心公益事业,使其成为阳光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