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胡润发布了三张富豪榜,两张榜上都有他的名字;从去年到今年,胡润的两届富豪榜上,百富榜首都是他。他用19年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又在一年内赚了35亿。但当他再次因财富而备受关注时,他竟然失踪了 10月12日,胡润发布了2005年的百富榜。一周后,国美电器宣布在全国实行会员制。原本这两个日子没有太多的联系,但黄光裕却因为第一个日子改变了第二个日子的行程。原计划要出席会员制启动仪式的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竟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上。 “黄总去美国就是要逃开媒体关于首富的围攻,他一直很低调,对富豪榜更是相当漠然。”黄光裕的老部下,一位国美的重臣这样答复记者。 去年的这个时候,胡润发布了第六百富榜,一直未入前十位的黄光裕成了最大的黑马,而他的一句“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更让这位财富英雄的身价变得迷离。 “他让中国家电业翻了天” “黄光裕的一声咳嗽,足以让上游的供货商心跳加快。”仅与黄光裕有过一面之缘,却与国美合作了近八年的一位家电厂家老总在面对记者时这样描述道。 1987年,国美电器店正式在北京珠市口东大街420号开业,黄光裕由此迈进了家电零售业。虽然当时已经改革开放了九年,但那仍然是一个日用消费品匮乏的时代,尤其是家用电器,处于绝对的卖方市场,而且国产家电几乎空白。那个时候,国营百货商场是家电销售的主渠道,但由于商品奇缺,经销商对于供货商一直是“求爷爷,告奶奶”。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间不足100平方米的小店,这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竟然给中国家电业及流通运作立下了新规矩。 “把国美的门店开到国外,这是我们一直在准备的事情。”黄光裕从不避讳自己的野心,并且连他自己也承认,他是一个敢想、敢做、敢于坚持的人。按照国美集团的设想,到2008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如此看来,黄光裕的钱远没有赚够。 家电连锁暴富的背后 除了国美电器集团的黄光裕,本周发布的2005胡润零售富豪榜中,苏宁电器集团的张近东、永乐电器集团的陈晓、大中电器集团的张大中均跻身前列。显然,这不是一个黄光裕的发迹,而是整个家电连锁行业的暴富。 迎着朝阳走了10多年的中国家电业,也真的应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俗语,依附在家电生产厂家身上的这些家电连锁商,成了中国家电业获益最大的赢家。虽然关于黄光裕发迹的传闻有许多版本,但是中国家电连锁业暴富的背后,却是众多家电供货商资本的累叠。
![前首富黄光裕 蝉联首富 黄光裕出逃](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1422827491478.jpeg)
“近几年,家电业的竞争很残酷,由于一度处于微利销售,已经有几代的家电生产厂家从市场上消失,从前的国营百货商场也告别了家电销售,可奇怪的是,家电连锁零售商们却频频攀得财富云端。”一位家电业内资深人士的话颇耐人寻味。 “这跟他们掠夺供货商资源、占用货款关系重大。”提起家电连锁商们的反常暴富,一位家电供货商气愤地说,“并不是卖房的、卖车的都没有卖家电的聪明。” 商报记者 李丹/文 张建峰/摄J023 J095 黄光裕和国美电器 1990年首创家电“包销”制;1991年率先在《北京晚报》中缝登出商品报价广告;1993年开始在北京地区开设多家店铺;1996年由单纯经营进口商品开始转向以国产与合资品牌为主;1999年进军天津,开始大规模向全国扩张,并于同年创办了总资产约50亿元的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作;2001年12月,国美在12个城市共拥有49家直营连锁店及33家加盟连锁店,总资产达到5亿元;2003年资产达到18亿元,在胡润百富榜上排名第27位;2004年6月,鹏润集团以8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其22个城市94家国美门店资产的65%股权,国美实现以借壳方式在香港上市,黄光裕资产达到105亿元,成为中国首富;2005年,国美门店遍及全国90个城市,达到400家,黄光裕资产达到140亿元,蝉联中国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