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项表征组织绩效的数据收集回来后就万事大吉了么?事实上,这并不是过程的完结,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因为接下来你必须对它进行处理和整合,你必须把不同来源的数据聚集在一起并且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数据组。这需要一些专业技巧,许多组织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不能从其测量的数据中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例如,政府组织系统中的不同分支机构(如:分局、区县局和服务中心等)都会对自己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或者客户抱怨度调查。一般来说,每个分支机构都会委托组织自己的成员向公众或纳税户人集其对其所在机关服务满意的数据。但是,问题就接踵而来:(1) 如果填写人面对的直接管辖他们业务的政府机构或公务员所发放的调查问卷或其他有关反馈资料时,将会如何做出反映呢?常常见到收回的问卷绝大数都被一律钩以“非常满意”或“无意见”!如何避免他们的敬畏或奉承心理,以获得组织和高层管理者期望了解到的第一手资料呢?(2) 各分支机构如何保证相应的协调和使用相对一致的方法和尺度标准呢?例如:对某机构而言,顾客填写的“比较满意”可能是“一般”的意思,而“一般”却表示其内心的“不太满意”?(3) 怎样持续地来做呢?(4) 谁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呢?谁保证同一组织中不同分支机构的相同类型的顾客。例如对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或国有企业的统计数据进行整合汇总分析?谁来比较分析他们相互之间是否有些差异?(5) 谁会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有关的行动?很明显,一些组织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委托第三方或聘请第三方协助完成最关键部分的调查,并请其出具第三方独立的顾客满意度报告及征询建议和对策。大中华地区某通讯行业巨头,从战略高度出发,为确保获取的顾客满意度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价值性,他们重金聘请了世界知名的某咨询公司进行全国范围的顾客满意度调查,并向其咨询了公司顾客满意度策略。他们并没有像某些公司那样把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地区经理、然后发放给销售代表,最后由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销售人员或业务人员把问卷(或其他资料)交给顾客,由顾客填好后再沿原由路径逆向交回总部。可以想象,一张问卷(资料或反馈卡等)经由这中反馈渠道会产生怎样的信息扭曲和变形?在各类组织的运作实践中,又有多少情形是这样的呢?当然,有人会说,由于受预算的制约,我们只能走这种简单方式了,毕竟,比没有做要好! 如果仅仅为了“简便起见”,而获得了诸如上述情况的“绩效数据”,尽管数据是客观的,但却是无效的,他并不能为改进组织绩效提供任何有意义的指示或帮助,有时甚至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