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我要从成功走向伟大



任何一句狂傲的话,从张朝阳的嘴里说出来,人们仿佛都可以理解。接受张朝阳“熏陶”那么久,这次,在搜狐2002年第三季财务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明目张胆”地说,我要从成功走向伟大——

    今年九月份的时候,张朝阳曾经很风光地在广州兜了个圈:宽边反光墨镜,很酷的黑色休闲T恤休闲裤,更时髦的是,他把摩托罗拉388手机直接别在了手臂上,而世界小姐李冰就坐在他的敞篷宝马上,羡煞旁人。

    事隔一个月,他再度意气风发地来了,按捺不住喜悦地大声宣告:“搜狐的春天来了,我们已经开始赢利了!”

    “我是一个诚惶诚恐的人,当我知道搜狐盈利的消息时,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回顾这六年来走过的路”

    两年前的一个秋天,五位中国网络界的风云人物成就了一段“美谈”——五位平时东飞西跑的CEO忙里抽空,齐聚西湖,吃大闸蟹,谈金庸武侠,意气何其风发。

    两年后,王峻涛不再是CEO,改任某高级顾问;王志东离开了新浪,经营着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丁磊风光不再,被媒体称作“基本丧失了战斗力”;马云偶尔的消息就是在世界各地“布道”,讲他自己的那套深刻理论。

    第一次“西湖论剑”的时候,大概没有人会想到,五大CEO中一脉尚存的,竟然会是当年饱受媒体轰炸的“狐狸”张朝阳。

    对网络熟悉的人应该还记得,去年第二次“西湖论剑”的时候,张朝阳自嘲说:“我一直算是中国互联网的‘先驱者’,幸好没有成为‘先烈’。”

    当时,张朝阳正忙着像明星一样宣传和作秀,还要应付纳斯达克始终没有上涨的股价。

    但是,就在网络泡沫一挤再挤的时候,张朝阳和他的搜狐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2002年10月22日,搜狐向媒体亮出了他们第三季度的财政业绩报告:“提前于公司预期实现了US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盈利112000美元;总收入达到750万美元,同比增长111%;连续九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季度收入增长;本季度非广告收入和广告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1%和49%,毛利率水平创历史新高,达到55%。”

    张朝阳说他是一个对数字很敏感的人,上面的数字确实让他很兴奋。在搜狐广州分公司的办公室里,他的市场部经理悄悄地跟我说:“我们张总刚刚跟董事会那边汇报过情况,心情好得不得了,还在办公室里吹口哨呢。”

    就在张朝阳很有资本“炫耀”的时候,他却跟媒体朋友说:“我是一个诚惶诚恐的人,当我知道搜狐盈利的消息时,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回顾这六年来走过的路。”

    张朝阳从来都不忌讳地跟别人说到“想当年”的事情:七年前,他拎着两个箱子从美国回到了北京,就在北京的某家麦当劳里,他有了成立网站的念头,随手就把这个改变他一生的设想写在了餐巾纸上。他说:“我至今还保留着这张纸巾。”

    接着,六年前的10月下旬,他筹到了第一笔资金,他的“搜狐”就在一个很小的写字间里成立了。

    接下来的艰苦卓绝,也许是张朝阳没有预料到的:费劲的融资上市,消费者难以捉摸,股价低于1美元的危机,烧钱时面对股东的困难……一路走过来,用他的话说,就是:“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我们终于升华了,已经实现初步目标。”

    “我们是参照着美国的模式运营的……当年的整个过程,就跟‘盲人摸象’一样”

 张朝阳:我要从成功走向伟大
    分析搜狐的财政报告,细心的人就会发现,非广告的收入竟然比广告收入还要高,而就在上一季度的报告中,两者的比例还是45%和55%。相较当初广告收入占90%或者更多的时候,搜狐的商业模式确实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我们的广告对象才有几百家,可是我们拥有上百万的消费者,所以我们的目光不仅仅放在广告业务上。”张朝阳是这么解释的。

    最初的时候,搜狐完全参照美国的模式运营,雅虎走在前面,自然成了张朝阳的“参照物”。雅虎重视广告收入,搜狐也把重心放在广告业务上。渐渐地,此路不通。

    张朝阳不得不自己寻找出路。

 恰逢这时,中国的网络轰轰烈烈地做起来了,搜狐也不甘示弱。短信息、收费邮箱、校友录、商城,这些都一一构成了搜狐的另一条腿。

    现在,张朝阳见人就说:“我们用两条腿走路。”也就是他的“双C政策”:一方面面对企业客户,一方面面对广大消费者。

    回顾过去走的路,张朝阳说:“我们在国内做互联网公司,就像盲人摸象一样,首先摸到了象腿,然后往上摸到了它的身体、尾巴,一步一步地,我们才知道整头象的样貌。”

    “九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不是偶然的”,张朝阳用事实论证:今年第三季度的广告比去年同期增长53%,而非广告增长237%。“可以这么说,像雅虎那样单靠广告便可以维护一个网络公司的想法是错误的。而我们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

    除了均衡的商业发展模式,张朝阳手里还有另一张成功的王牌——他的管理团队。“实现目标不仅仅是模式的改变,还需要人去执行。我们就有相对稳定的、焕发着精神动力的管理团队。”张朝阳对自己的部下特别有信心。

    张朝阳坚信,搜狐是国内最早觉醒并意识到和进行改善的网络公司,他丝毫不忌讳地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与当年老大“新浪”相比较的数字:从2000年的第二季度到2002年的第二季度,搜狐的增长率是470%,而新浪只有48%。张朝阳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大家,在中国经济持续7.8%的增速中,搜狐最先引领着网络经济的复苏。

    事实上,张朝阳已经把搜狐定位为成功的公司了。按照总收入达到750万美金的情况来算,搜狐只是一个销售规模在3000万美金左右的企业。张朝阳的目标是把搜狐打造成为像联想、微软那样销售规模上亿甚至几十亿的伟大公司。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经济的气候已经形成,而企业的存活率也越来越高,九十年代已经出了像联想这样大型的企业,那么在二十世纪里,一定会产生伟大并走向未来的公司。”张朝阳仿佛摩拳擦掌,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我在美国的时候很不满意,因为那是一个外人融不进去的世界;可是以外星人看地球的角度,美国确实是一个经济实力非常强大的国家”

    美国的经济思想对张朝阳的影响有多深,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在总体把握上,张朝阳经常和美国进行比较,去发现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网络经济已经开始复苏,而在美国,由于当初的网络泡沫太大,伤害太深,恢复的速度很慢。

    作为商业王国的美国,多则上百年,少则几十年里,就造就了一批伟大的公司,而这些公司便是美国之所以成为经济大国的基础;中国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在走,现在已经有可能产生持久的并走向未来的伟大的公司。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看到的是,搜狐是在美国注册的,它一直沿用着美国证监会、美国企业成熟的财务制度,也采取对董事会负责的方式。“CEO是个挺有用的东西。作为搜狐的CEO,我负责整个公司长久政策的形成,并兼顾一些具体的业务。我需要向董事会负责。”紧接着,他又笑着说:“我就是董事会的董事长。”

    对于像安然等公司执行总裁纷纷出现财政问题,张朝阳似乎一点都不担心:“那是在一个成功的阶段,出现了某些人因为贪婪的本性使用变相的撒谎导致的,是一个非常高级的错误。”

    他经常跟身边的人说,要学美国的“形”,用中国的“神”。所以,他回国之后还保留着不少在美国时候的习惯,特别是饮食方面,比如每天不变的面包咖啡的西式早餐,喜欢穿休闲运动装,喜欢溜冰、爬山、泡吧,还喜欢跳拉丁舞,话语当中不时夹杂着英文单词。

    提到美国,张朝阳总用一种又爱又恨的语调说:“在美国的时候,我是很不满意的,因为在那里,外人始终融不进去;可是你站在外星人的角度来看地球,那美国实在是一个经济实力非常强大、发展非常快的国家。”

    所以,他也总是强调:“要高举国际准则。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采访手记:

    明星?CEO!

    “在一个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里,知名度与财富与成功越来越能划等号。那么能当明星又何乐而不为呢?况且当明星对企业品牌也是一种带动……让我们以中国特色的方式既做企业家,又当明星吧。再过50年的后现代中国社会可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啊!”

    这是在今年“长征卖短信”的途中,张朝阳写的一篇名为《企业家与明星》的公开日记中说到的。

    所以九月份的登场,他是那么的“星光闪烁”,又是跑车,又是美女,还把自己打扮得跟二十出头的时尚青年一样。

    十月份的财务报告现场,竟然也有明星般的排场——首先是聚光灯的追逐,张朝阳和他的COO、副总裁就站在后排,灯光先是转了几圈,把全场的眼睛都弄花了,然后才逐个打到他们的身上。而当这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CEO要上台时,现场突然放起室内礼炮欢迎,几乎把所有人都吓了几跳。于是,还是那句话,“像作秀一样”。

    所以,在做独家专访的时候,我很仔细地打量了这个“舞台下的明星”——实在是很普通:白衬衣松着一个扣,没有领带,外穿一件休闲西装;也许是在他的“地头”上(搜狐广州分公司的办公室里),也许是他的心情实在很好,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忽而靠着椅背,忽而整个人仰摊在椅子上,还不时拨弄着没有抹发胶的头发。

    张朝阳说,下了班之后,也跟其他人一样,去餐厅,去酒吧,反正自己不做饭。

    张朝阳说,他是一个另类的CEO,出位、时尚,是他的个性以及公司的形象设计的共同产物。

    张朝阳还说,他现在好像经常跟一些明星在一起。

    于是,他总结了一句:“也许,明星总喜欢跟明星在一起吧。” 张朝阳简历:

    1964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得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

    199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任MIT亚太地区的中国联络负责人。

    1995年回国任ISI驻中国首席代表。

    1996年创建了搜狐爱特信公司。

    1998年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搜狐(WWW.SOHU.COM)。

    1998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50位全球数字英雄”之一。

    1999年被评为《亚洲周刊》封面人物;同年,作为中国方面最年轻的特邀嘉宾,参加由美国时代华纳集团主持的全球经济峰会——99《财富》全球论坛年会。

    2000年以惟一的中国企业代表身份,参加“2000全球互联网峰会”,并做专题演讲代表。

    2001年5月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二十五位企业新星之一。

    现为搜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0205.html

更多阅读

张蔷:我是一个真正享受过八十年代的人

张蔷:我是一个真正享受过八十年代的人韩松落一九八〇年代最红的歌手张蔷,在2013年成功复出。凭借音乐作品本身复出成功,在复出歌手里,这是比较少见的奇迹。她16岁出道,30张专辑的总销量2600万,曾在1985年登上《时代周刊》,是第一个登上《

我要从南走到北 王建林我要从南走到北

我要从南走到北——读刘建民和他的诗刘建民第一次引起我的注意,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一次文学笔会的联欢会上。在别人的极力纵容下,刘建民上去唱了一首崔健的歌:“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让人们都看到我

张朝阳:不要沉浸在自己多么伟大的幻境里

让企业家走正道 如果官商勾结,在市场化的竞争中也会形成权力寻租,这会让民营企业家去走歪门邪道,反而不会走正道了。 《21世纪》:过去一年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张朝阳:现在“国进民退”比较厉害。我觉得,中国现在的发展首先就是市场化

张朝阳:我希望企业能在阳光下

【对话人物】张朝阳 现任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64年出生于西安,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2000年7月12日,其创办的搜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挂牌上市(NASDAQ:SOHU)。十年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很多习

声明:《张朝阳:我要从成功走向伟大》为网友都不放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