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李开复访谈:我的人生很成功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

李开复 1961年出生于台湾,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和“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李开复博士先后在苹果公司、SGI公司担任要职。1998年,他加盟微软公司,亲手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2000年,他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2005年7月19日,李开复博士被Google公司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坦率地讲,在今年7月19日之前,很多人对李开复感到陌生。但在那一天,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诉讼,更多的人记住了那个让微软疯狂、让比尔·盖茨愤怒的名字——李开复。也是从那天起,这个戴着眼镜、将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操着一口台湾腔普通话的儒雅学者被置于风口浪尖上,也赢得了世人的瞩目。李开复,何许人也?

    我是成功者

    记者:面对记者,很多人否认自己是成功者,您觉得自己是成功者吗?

    李开复:我认为我是啊!

    记者:您将自己写的第一本书定名为《做最好的自己》。而据我所知,这恰恰是您对成功的定义。如此说来,您自认已经做到了最好吗?

    李开复:每一天都能比昨天过得更好,这就是成功的人生。我对自己的期望不是一元化的,而是多元化的,我希望能在多方面取得发展。

    记者:根据您的经验,您觉得对一个职场人而言,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态度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无论是对普通人,还是对成功人士来说,都是一样。我相信,即使今天将我放在百事可乐或是通用电气公司,我依然会是一个成功者。因为我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我的才能,更重要的是我带去了自己的态度。积极并不代表不能放弃。什么是积极主动?当你做了分析,觉得这件事值得做,自己又有足够的成功概率时,你就去做。积极主动就是要自己去创造机会。什么是放弃?当你明知是失败的结局时,就不要再坚持了。我放弃过很多事情,比如博士导师给我指定的研究方向我做不出来,我选择了放弃;某家公司邀请我去拯救另外一家公司时,我觉得做不来,也选择了放弃。不过,如果只是“可能”会失败,那你就要仔细分析失败的概率到底有多大,你要花的成本和代价到底有多少,之后再做决定。

  当然,如何运用你的态度,这也蕴含着智慧。有些人很积极主动,但欠缺理性。他们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什么事情都要去争去抢,结果到头来,反而会很失望,因为他们会遇到很多失败。还有一些人认为,凡事都要忍让,这类人也会遭遇到另一种失败。这让我想到了“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不是简单地将两者相加取一个平均值,而是择善而从,在合适的时刻和情景用合适的态度,这就是选择的智慧。

    追随我心

    记者: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您遇到的最艰难的选择是什么?

    李开复:当你面对两个选择,一个好一个坏时,很容易做出决定;当你面对两个都很好的选择时,不管选哪一个,结果都不会差,也很容易做出决定;只有当你面对两个都不算好的选择时,才会感到艰难。选择需要很多种智慧,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追随我心,你所做的选择是不是符合你的价值观、理想和兴趣。比如我选择来到Google。坦率地讲,对我来说,做出这个选择并不困难,因为我只要问问自己的心,想想自己的价值观、理想和兴趣,我就能很容易地做出决定。

    记者:您曾经说过,您的人生目标是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那么,加盟Google的选择也符合您的这个价值观?

    李开复:是的。我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影响他人。不管我出一本书、办一个网站,还是转变职业,我都会考虑如何从正面最大限度地影响他人。每个人对影响力的衡量方法不同。在我看来,衡量自己影响力的方法就是要看世界有我和没有我的差别。具体到我在微软和Google之间的选择,我会分析,是微软的这批产品、员工和用户有我更好,还是Google的这批产品、员工和用户有我更好?有人会说,在微软,李开复管着800个人,做100个产品,而在Google,他只是光杆司令,要收50个弟子,一年也做不出产品,影响力明显变小。但我不是这么衡量的。微软没有我,会有另外的人来管理这800个人,微软不会因为少了我一个人就做不出产品。当然,我的离开也会造成一些影响,但影响的不是800,可能只是8。我到了Google,就能到中国来,把Google创新的模式带到中国,影响和培养更多的中国学生或者青年人才。看一件事也不能看得太短暂,如果你只看2005年这一年,那我可能留在微软会有更大的影响力。但如果你看两年、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会发现,Google是适合我的。我希望回到中国帮助学生,我希望学习到创新模式,我也希望个人事业有新的拓展,如果有一个机会能让我得到这三者,我为什么不去争取呢?很多人说,是Google花了钱让猎头公司来找我的,没有这回事,是我自己找Google的。

    记者:但这个选择却将您带入了一段“最惊讶、最困难,也最艰苦”的岁月中。

    李开复:的确如此。但这个选择符合我的价值观、理想和兴趣,所以我不会为了暂时的挫折或痛苦而感觉到悔恨。

 Google李开复访谈:我的人生很成功
    记者:那您是如何度过那段艰苦岁月的?

    李开复:做一切能让自己快乐起来的事,比如和朋友聊天。或者说,想最好的事情,做最坏的打算。这件事也让我更确信追随我心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付出了很多代价,但我得到的更多,我看到了家人对我的真情,看到了学生对我的信任。

    好为人师

    记者:您有很多职场身份——大学老师、科学家、企业管理者,现在又成为畅销书作者。这之中,您最钟爱哪个身份?

    李开复:老师。

    记者:为什么?

    李开复:科学家是创技术的,管理者是带领团队的,作家是坐在家里写书的,只有老师是能够影响一批人的一生的。我不希望做那种把已有的知识硬塞进别人脑子里的老师,而是希望做一个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声音的老师,我想不到比这个更有意义的事情了。其实也可以说,我工作的目的就是做老师。你是不是已经看到我的“关门弟子”计划(此处指Google的校园招聘计划——编者注)?我今天面试了10个学生,见到了第一批有可能成为我的关门弟子的学生。

    记者手记:关于李开复的评论、争议有很多,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都说于细节处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那么,从下面的文字中,你又能看出什么?采访结束后,为保证图片效果,摄影师提出再为李开复拍几张照片,但李开复看看表,拒绝了:“对不起,有一个学生在等着我面试,我不可以让他等太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0251.html

更多阅读

成长指南 李开复给青年学生的七封信 儿童骨骼成长指南

李开复曾表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不断创新,用最先进的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二是使自己的影响力最大化,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中国的青年学生。他曾真诚地说:“我没有能力改变现时的教育制度,但是希望能影响学生。”李开复给青

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

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有感09电子商务一班罗丽芬09251103132前段时间我读了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感触良多,明白了做人要做对世界有贡献的人,要让世界因为你的存在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开复的个人经历和品格魅力让我爱上

《十问李开复》 李开复对十问的回答

李开复先生:您好,由于您的志愿是成为中国青年的导师,那么我周小平作为中国80后青年中的一员,想来也是您希望引导的众多青年当中的一个,所以有些问题我想和您当面聊聊。我们在微博上这几年来从来没有过一次争执或者骂战,所以我向您提出的问

声明:《Google李开复访谈:我的人生很成功》为网友薄暮晨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