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为的股权结构――控制力问题
不容置疑,华为正逐渐步入“后任正非时代”,因为“任总的股份可能很低,如果上市,就可能失去控制权,华为还离不开任总”,就不上市理由并不成立,华为上市,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只要上市方式设计合理,并不会丧失控制权。华为完全可以将全部员工股份成立一个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这样华为高管就实现了间接上市。
而担心上市后,华为拥有“成千上万个千万或亿万富翁”,这些“富翁”们没有紧迫感,会像北电那样,也显得担心过渡。一个成熟的上市公司,应该可以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和老员工淘汰机制,将股东和员工分离,更好地实现员工的新陈代谢,这对公司发展有利。
2.产品上市初期的亏损――商业模式创新
大多数产品上市初期基本都是亏损的,电信设备更是如此。不仅是华为,也包括爱立信、中兴、高通、微软、INTEL,这并不影响公司上市,而这些上市公司也并没有因为上市,而退出市场。
原因很简单,就是多元化产品线,不同地区、产品形成互补,分属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同时存在,就可以保证公司的财务状况不恶化。由于上市后,要“对每季度的业绩负责,就不能站在一个产品5年或者更长时间能不能盈利来定价,从而去占领市场。”就有点多虑了。
但让如果五年前、十年前的华为的话,确实不上司可能更灵活一点。
3.靠培育出售子公司融资――融资模式创新
实际华为的融资方式远不只此,还有贷款、合资等。
华为出售电源和机房监控业务给爱默生,出售H3C企业网和数据通信业务给3com,计划出售终端业务(最终未能成行),确实可以带来大笔的先进收益,但应该看到,华为出售的大多是经过多年培育的关联业务公司,根据出售时的协议,华为短期内将不能在该领域发展业务,这可能成为华为的短板。而更重要的是,出售获得的回报是一次性的,合资、分拆上市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回报。
另外,我一直认为,不要仅把上市作为融资渠道,对于一些健康发展、现金充裕的公司来说,例如中国移动,上市的目的远不是为了融资,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上市会带来更多的好处。例如,更好地体现公司价值,从而使现有股东利益最大化;更好地进入目标市场,从而促进成为全球性企业;公司管理更科学,从而保证公司长期健康发展;获得更多正面的支持,减少负面的猜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