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百万:不要跟我说巴菲特



对话杨百万:A股泡沫还没挤净 建仓还要再等等

 杨百万:不要跟我说巴菲特
    杨百万最近有点忙。

    杨百万:A股建仓还要再等等

    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散户"、"中国股市不倒翁"的老股民,自从1月推出新书《要做股市赢家之二》、有意无意之间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之后,除了天天例行公事地看盘、天南海北地演讲之外,每天还会接到几百个电话、几百个短信,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他应接不暇:"深度套牢,怎样解套?""我有5000元,什么时候能挣到100万?""救救我吧,我借钱100万炒股,现在赔了70万,一家老小没法活啦"……

    杨百万之所以突然又变得炙手可热,是因为去年神奇地两次预警了股市的"见顶":2007年5月,他跳出来高调宣布说,自己已经全部空仓,几天之后,股市遭遇印花税调高之后的盘整,一度跌破3700点;2007年9月28日,他再次预言说,股市又到了"5·30"前夜,之后的10月、11月,股指从6000多点的高位一直调整,最低跌破了4800多点的半年线,调整点数甚至超过了"5·30"。

    1月21日、1月28日连续两个"黑色星期一",两周10个交易日,几度出现千余只股票齐跌行情,上证综指直落千余点,尽管春节之前的最后两个交易日出现了反弹,但未来究竟会何去何从,依然没有多少人心中有底。而杨百万的说法是,这次大跌依然在他的意料之中,"1月8日,我就清仓了。"

    "不倒"秘诀:

    信奉"落袋为安",不把钱全投进股市

    "发迹史":

    做国库券异地交易赚"第一桶金"

    "杨百万"绝对是中国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跟很多日后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样,杨百万只是因为"穷则思变",开始了他"从没想到过的"人生,那时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会广为流传。

    杨百万原名叫杨怀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一个普通职工,干"第二职业"赚外快积累了两三万元余款。有一次他管的仓库被盗,他因出手"大方",常买烟请厂里的工友们抽而被怀疑是监守自盗,公安局还请他"谈话"。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强的杨怀定,他一横心就辞职了。那是1988年2月。

    辞职后杨怀定开始从订阅的几十份报纸信息中埋头搜寻致富的机会。4月的一天,一条"上海将开放国债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杨怀定的关注,他在4月21日开市第一天一早,买了10000元三年期国库券。"银行利率5.4%,三年期国库券年利率超过15%,为什么不买?"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过来开始纷纷买入时,价格一下涨到112元,杨怀定抛掉了。半天时间,他赚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资--800元。

    很快,杨怀定发现全国8个城市的国债价格差异很大,他开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国库券异地交易。他带着全部的积蓄前往全国其他省市,在当地银行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国债,然后再带回上海,以较高的价格卖给银行,赚取差价。为了赶时间,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没有睡觉。

    1989年,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杨怀定,转身投入炒股。杨怀定的第一只股票是"电真空"。半年后,股票大涨,杨怀定在800元以上价位抛掉,净赚150多万元,"杨百万"的外号,就此不胫而走。一年后,"电真空"跌到了375元,他又买了回来。在股市行情低迷时,杨百万的"绝招"就是全部卖光,远离熊市,"2001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的四年大熊,我一直远离,直到2005年1月份,虽然四年的时间我每天还要去股市上班。"

    从做"倒爷"到炒股:

    一直坚持低买高卖

    杨怀定还有段"倒爷"生涯。早期骑自行车去炒股的他,1992年买了一辆夏利车,后来他把这辆车的上海牌照卖了20万元,买了辆7万多元的小车,换了浙江牌照,赚了13万元。1993年,杨百万以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的价格,买下了上海闸北区两套房子,后来以每平方米7000元的价格卖出。2002年,又买了三室两厅的新房,当初单价仅每平方米4900元,如今价格早就翻了一倍。很多人嫉妒"他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点"。但事情当然不会是仅仅用"运气"两个字就可以解释的。杨百万说,他喜欢在冬天里买名牌T恤,在夏天里买刚流行开的羊绒衫,坚持低买高卖,已经成了他的兴趣所在。他坚信自己不会轻易破产、不会一无所有的根本原因,其实也就在于此。

    在当年上海的第一代股民中,曾经有8位"大哥级"的人物,备受股民追捧,被称为"八大金刚",炙手可热,如今,只有杨百万硕果仅存。"这么多年我能不倒,重要的一点是信奉"落袋为安",赢了钱就从股市抽出来,而不是全投进去,这需要抑制自己的贪欲。"这是杨百万对自己在股市近20年遨游的一个总结。

    事实上,被称为"不倒翁"的杨百万,也并非没有马失前蹄的时候。1993年股市大跌时,"基本上和2007年5月30日这次大跌差不多,上午买进,下午跌了,跑也跑不了。第二天开盘我就亏了8万元,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一晚上亏8万元。"2005年时更加惨烈,股市从1200点跌到1000点,杨百万被套了40万元,这是他炒股历史上最大的损失。就算在今年,他也有失手的时候,中了四千股中国石油(601857行情,股吧)(601857)之后,杨百万又在低位买入了一点,而后中国石油继续下跌,不断破位。但在谈及这些失败时,杨百万很坦然,"我们老股民有句话,牛市挣钱,熊市挣股,这样想,心里就坦然。"对于在中石油上的"失手",他说:"我之前的四千股已经为我赚了12万多元,现在买的股基本都是赚的,中国石油这只股票我的成本价摊平了不过几毛钱。"

    杨百万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传奇,说他只是勤于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没有大输过。"期望值越提越高,就走向崩溃,我和失败的人区别就在于,我期望值不高,我是以一个下岗职工的心态在买股票。"而对于被股民们称为"神来之笔"地准确预言"5·30"大跌,杨百万说,道理说穿了也很简单,把最后的利润留给别人,同时把风险也留给别人。"人挤得水泄不通,就要出事了,因为贪婪的人进来了,像房子一样买得发疯排队的,就是要离下跌不远了。"

    应对"过时"质疑:

    只想把经验与股民分享

    如今的杨百万有一个证券工作室。据说有100多名学员,他教学生只教方法,不包输赢,因为"输赢是教不出来的"。杨百万还开了个软件公司,"我将多年积累的许多特有指标编入软件中,反映我的一些看股、选股、炒股的思想,既是帮助散户也是对社会的反哺。这个软件的名称叫做"杨百万证券及时雨软件",现在这个软件已经注册,正在销售。"

    杨百万讲述其炒股经验的图书在市场上受到热捧。但有投资者公开质疑说,如今已不是散户占主流的江湖,杨百万是否能够再立潮头值得怀疑。一位证券分析师更说,杨百万本质上是"一只经验主义的老狐狸",注定了不会成为巴菲特那种价值投资的大师。杨百万已经"过时"了,并不值得学习和借鉴。

    对于质疑,杨百万说:"生命很短暂,我只想把我的经验与股民分享,也为自己留下点东西。讲得大一点,这是我的事业,讲得小一点,老了以后,我把炒股、带学生、给人家讲课当成锻炼脑力的活动,预防老年痴呆症。"

    关于未来,杨百万也基本设想好了,他现在只投很少一部分钱在股市,"我已经快60岁了,我不会为了后面花不到的钱再去积累太多财富。"

    杨百万小传

    原名杨怀定,人称"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原上海铁合金厂职工,在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随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当时与其同时代的那批大户们,现在只剩下杨百万一人还活跃于证券市场。杨百万被认为"具有江浙上海人特有的精明与金融意识",从而成为"中国证券历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个人物"。

    对话杨百万

    "不要跟我说巴菲特"

    记者:你目前的持仓状况如何?最近做了些怎样的操作?

    杨百万:除了一部分中石油之外,其他的股票我都已经在1月8日清仓了。最近就是在中石油上做一些高抛低吸,不断降低成本,其他没有什么操作。

    记者:你目前中石油的成本是多少?怎么看待中石油这只股票的前景?

    杨百万:目前是32元,但由于我在48元多的时候抛过一笔中石油,所以现在所持有的中石油基本上就是股市免费送的,谈不上什么成本。这只股票我是打算长期持有送给孙子的,从长远来看,中石油到100元甚至200元都没有问题。我有自己的选股原则,中石油30元不算贵,但全聚德(002186行情,股吧)(002186)即使是30元我也不会买。

    "建仓还要再等等"

    记者:你打算什么时候再建仓呢?

    杨百万:这个我不能说,等着看吧。

    记者:能不能谈一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A股走势的看法?

    杨百万:我觉得从短期来看的话,指数不会再有太大的跌幅。但是从中长期来看,A股的泡沫还没有挤干净,以道琼斯理论来判断,低点不断下移的局面已经是事实,当前市场可以说已经是熊市,而且正处于熊市的第一阶段。不过,散户也不必过于恐慌,因为后面并非就没有大的反弹行情。2008年将是一个宽幅振荡的格局,高抛低吸,短线依然有机会。

    记者:也就是说,你不认可A股"黄金十年"的说法?

    杨百万:我觉得,"黄金十年"、"奥运会前不会大跌"之类的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A股牛市基础没有动摇"这样的说法是在骗人。

    记者:现在,很多股民把你看成是"股神"。你怎么看?

    杨百万:我从来都没有认同过这个称呼,说我是"股神",那是捧杀我也,折杀我也。我走进证券市场时,金融意识等于零,完全为养家糊口,是逼上梁山,但投资证券20年,我一直用心在做。我不想拔高自己。

    记者:有一种说法认为,投资股市的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注重公司本身价值的"价值派",像巴菲特那样的;一种是注重技术分析的"技术派",您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

    杨百万:我不属于这两种的任何一种,我是在价值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和自己的经验投资。不要跟我说巴菲特。中国的股市跟美国的股市不一样,大家的基础不一样,美国股市是没有"特色"的股市,而中国股市则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巴菲特的理论不完全适合于中国市场。

    记者:有一种说法认为,你初中毕业,学历低,会有自己眼光上的局限,甚至有人说你的理论已经"过时"。你怎么看?

    杨百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局限。严格地说,我只是没有文凭,不等于没有文化。至今我出版了5本书,写每本书都是将股市的经验、经历系统化、理论化的提升过程。至于电脑高科技,儿子有专业基础,可以弥补我的不足。"过时"还是"不过时",去年已经证明过了,至于将来,大家等着看好了,事实将证明谁对谁错。

    记者:你现在除了炒股之外,还办研修班收学生,到各地讲座,出书、开发光盘,似乎所有赚钱的路数都做,有人说,如果炒股真的足够好,根本就不屑做这些事情。

    杨百万:我出书只是拿稿费而没有拿版税,去年那本书只有3万元,今年这本书也不过4万元,因为获奖出版社又奖励了2万元,正在印刷马上要出的一本书也只要了8万元稿费。我的主业肯定是炒股,写书、讲座主要都是想留下一些东西给散户股民,而不是为了钱,那些钱我根本就不在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50323.html

更多阅读

这一次,请你不要对我说再见 如果爱你只有这一次

这一次,请你不要对我说再见告别校园,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往事如尘,随风飘散。记忆的洪流,在离别的时候狂乱飞泻,直至内心深处。他,她、他们——都已在我记忆中深埋,宛如肌肤上的

西安李彤律师 我看李彤对赌巴菲特

    无意间看到《商界评论》2010年第12期的一篇文章:10万美金对赌巴菲特——本刊主编李彤约战股神!    咋一看煞是那么回事,分析貌似也很透彻,说得似乎头头是道,至少当时我是被忽悠住了,也觉得巴菲特这次恐怕是失策了。但是一段时

巴菲特减持比亚迪 巴菲特来华,比亚迪成最大赢家

一位媒体同行在新浪微博上如是留言——比亚迪这次赚大发了,老巴、芒格和盖茨三位巨头联手助阵……虽然此次巴菲特来华主要目的是慈善晚会,但种种迹象表明,其投资的比亚迪已成为最大赢家。在巴菲特来华之前,曾有国外媒体报道说巴菲特到

杨百万巴菲特 巴菲特为何不像杨百万那样收徒

美国“股神”巴菲特一直没有收徒弟。虽然前段时间有消息说巴菲特要收徒,但新闻内容说的却是巴菲特有意找个接班人。收徒与选接班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世界上想找巴菲特拜师学艺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但巴菲特从未收过徒弟,为何?因为收

巴菲特访谈 巴菲特和赵丹阳他们都谈了什么

 据赵丹阳介绍,他们谈的话题很广,包括通货膨胀、美元汇率、公司治理结构、教育、慈善等等方面,他向巴菲特提出的问题包括:挑选公司是行业重要还是管理团队重要?如何与那么多ceo和高管相处?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看待

声明:《杨百万:不要跟我说巴菲特》为网友感谢有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