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共同举办了“破解迷局:聚焦中国宏观政策———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论坛围绕中国经济面临的诸多两难困境及未来走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新的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我认为是重点、精确地打击了大型城市的投资性买房行为,未来市场或许会出现一部分的退房现象,不过,房价依靠这个政策打下去的可能性很小。而此次调控政策带来的近期房价下降的情况可能更多的出现在二三线城市。”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在论坛上表示。 房价调整出现在一年后 对于近期出台的诸多楼市调控的货币政策在潘石屹看来还依然只是中国房地产这个大病体的“创口贴”,只能止血,不能治本,房价依靠这个政策打下去的可能性很小。 他给出上述论调的理由在于,由于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异常火爆,开发商目前手里的资金都非常充裕。 “目前在大陆和香港上市的中国房地产公司中,有70%的地产商手里有超过100亿的现金。”他说。“开发商既然不缺钱,为什么要降价?” 为此,他判断未来几个月市场的成交量会降低,甚至会出现“退房潮”,但是房价依靠这个政策打下去的可能性很小,还需要一段时间。 时间会有多长? 李稻葵将政策对房价出现明显效果的时间放在了未来12至18个月内,他目前的身份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我作出上述判断是由两个‘从未’决定的,一方面是民众对现在房地产价格过高过快增长的呼声从未如此强烈;同时中央高层领导在房地产价格上表达出来的意愿从未如此明确。不能只看现在出台的政策,还要看到现在政策背后各式各样社会力量的推动。”李稻葵强调,他还指出政策见效后会出现更加有力的宏观经济改革措施。 上述判断的有趣之处在于,政府的意愿已经开始成为经济学家判断宏观经济的一大重要考虑因素,的确,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政府出手之猛、出手之快的确让很多人都跌破了眼镜。 不过,来自市场方面的潘石屹表示对于上述论点并不同意。“我虽然不同意论点,但是对于一年后房价会出现调整这个结论我还是认同的。”他说。

“房价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在于土地的供给问题。即使今天土地供给增加了,但是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在北京至少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候才能拿到预售证,所以从拿到土地到在市场上形成供应量的平均时间需要十六个月。只有市场上供应量增加了,才能把房价压下去,只有声音大是没有用的。” 潘石屹表示。 近期降价更多在二三线城市 此外,潘石屹还表示,此次调控政策带来的近期房价下降的情况可能更多的出现在二三线城市。 “我们公司的投资重点主要是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尽管这两个城市的房价已经非常高,但是这两座城市因为奥运会、世博会大量带来的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使得这方面比二线城市好很多,房价不容易轻易下调。” 潘石屹说。 同时,他还表示目前北京、上海更多的都较大型的房地产公司,手里的资金比较充裕,因此如果降价,可能更多集中在二线城市。